05.07 智能音箱硬件和軟件的發展趨勢「上」硬件篇「Soomal」

智能音箱硬件和軟件的發展趨勢「上」硬件篇「Soomal」

DingDong 叮咚 LLSS-A1 語音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Amazon 亞馬遜 Tap 便攜式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Google 谷歌 Google Home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Harman/Kardon 哈曼卡頓 INVOKE 智能音箱

從2015年亞馬遜在美國推出基於智能語音助手Alexa的音箱產品Echo開始,智能語音產品就被視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智能加點有機結合的代表性產業而備受關注。依靠著發達的歐美網絡銷售渠道,至2017年末,亞馬遜Echo系列產品累計出貨已經超過3000萬臺,成功開拓了一個新的“智能音箱”市場。在智能音箱市場被開拓後,谷歌、微軟、蘋果等IT巨頭也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統計,在2017年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約2400萬臺,相比2016年增長了3倍;中國市場銷量大約176萬。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2017年智能音箱出貨量 - 數據源自Strategy Analytics

智能音箱也是我們很早就關注的內容,在2014年,科大訊飛就開始在在智能音箱領域發力,展示了通過語音命令通過智能音箱控制家電的技術展示以及國內量產的首款智能音箱VBOX。從2016年起,科大訊飛首先和京東合作,將智能語音助手叮咚整合進京東微聯智能家居系統,支持插座、空調、風扇甚至窗簾等各類智能家電設備。2018年,中美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巨頭們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產品,或是直接參與到智能音箱和智能語音的產業鏈當中,亞馬遜Alexa、微軟Cortana、谷歌Home Assistant、蘋果HomePod。在國內則有京東/科大訊飛的叮咚、小米小愛、阿里天貓精靈、百度DuerOS和騰訊聽聽等。智能音箱隨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的興起成為了更熱的話題。在Soomal編輯們3年來累計體驗了20餘款智能音箱,並對其中15款進行測評後,來簡單總結一下智能音箱產品目前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本篇主要為硬件部分。在[Doc]Link=00007730[/Doc]中,我們已經介紹了一個主流的智能音箱系統必備的硬件組成,不再進行重複說明。

性能和穩定性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谷歌 Google Home mini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的核心硬件通常是產品設計初期就決定的部分,在消費者購買智能音箱的售前參考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通常來說,智能音箱的語音識別、處理主要是在雲端的服務器,而本地運算只佔了很小一部分。因此智能音箱對性能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處理的響應速度和運行穩定性上。

穩定運行和待機是幾乎所有家電器設備的基本需求。然而,在個人使用過的智能音箱產品中,的確有相當數量是不穩定的,掉線、死機、重啟始終伴隨著這些音箱產品。例如數款於科大訊飛叮咚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以及亞馬遜Tap等,都有典型的不定期斷線和重啟現象,無法穩定待機一週時間。在死機重啟後,這些“智能音箱”往往會用很大的音量不停地重複提醒用戶聯網失敗,甚至是意義不明的語言,在夜裡能把用戶嚇醒,這種不穩定很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極不愉快甚至是夢魘般的使用經歷。

而在智能音箱開始普遍支持802.11n/ac等5G頻段後,這種不穩定現象已經明顯減少。例如Google Home、哈曼Invoke等就從未出現過類似現象,雖然不能直接確定音箱不穩定的因素是因為2.4G網絡所致,但雙頻WLAN模塊價格已經貴不了幾塊錢,也減少了周邊的2.4G和藍牙設備互相干擾。亞馬遜、Google、微軟Invoke的智能音箱在5G網絡下的響應速度要遠比2.4G下快。

個性設計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JBL Go Smart 音樂魔方便攜式語音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EDIFIER 漫步者 MA5 語音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EDIFIER 漫步者 S1000MA 智能有源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天貓精靈 X1 智能音箱 - 對比蘋果iPhone X

智能音箱的設計語言也一直隨著時間而變化,在兩年前,傳統音箱音頻品牌還對參與智能音箱產業有一定積極性,JBL、漫步者、創新等都推出過合作產品。這時期智能音箱的外形延續了音頻廠商的傳統音箱產品樣式設計,或是直接拿現有音箱產品改進為智能音箱,例如JBL的Smart系列,漫步者S1000MA等等。但這類產品的麥克風靈敏度和識別距離、角度範圍都比較小,在非常近的距離才能準確進行語音識別。

隨著MEMS麥克風陣列和遠場語音識別[FAR]的普及,規則的柱型單箱體能較好地兼顧聲音識別、體積等因素,可以實現全方向的拾音和發聲,也成為了智能音箱的主流樣式。也是目前智能音箱最主流的樣式設計,RGB彩色LED、布料網等個性化設計豐富了產品的色彩和質感。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帶屏幕顯示的Amazon Echo Show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帶屏幕顯示的Amazon Echo Spot

在2017年末,亞馬遜推出了Echo Show、Echo Dot兩款帶彩色屏幕和攝像頭的智能音箱,在Alexa智能語音、麥克風陣列和音箱等功能齊全的基礎上,屏幕的出現增加了大量和交互方式,增強了影音等可視化部分。受此影響,百度也在國內推出了一款有屏智能音箱產品。

音質

無論智能語音發展到如何“智能”的高度,音質仍然是音箱產品的基本屬性,而且網絡音樂也是智能音箱聯網的重要功能之一。而一隻音箱的音質仍取決於聲學設計、揚聲器單元、功率等傳統音頻設備廠商擅長的技術領域。

智能音箱流行的圓柱形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全向拾音和發聲,聲音的立體感和結像等很難做好,但聲音的細節、頻響等聲音品質仍然是可控的。一款音質出色的智能音箱不僅能更好地欣賞音樂,也會增加用戶對廣播、有聲書、幼教等音頻內容的使用頻率。

在我們用過的智能音箱產品中,JBL Horizon智能版、Google Home和哈曼Invoke三款產品的音質在同行中較為突出,即使不具備智能語音能力,在同價位藍牙小音箱中其品牌知名度和音質水準也是物有所值,蘋果HomePod的音質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可惜的是這幾款以音質見長的智能音箱恰好無法在國內購買和正常使用。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天貓精靈 X1 智能音箱 - 對比哈曼卡頓Invoke

在音質上,天貓精靈X1則是一個優秀的反例。雖然通過雙11等各種形式的打折優惠,其實際售價經常遠低於499元的標價,X1市場銷量達到百萬級別。但過於糟糕的音質無法勝任音樂相關的應用,減少了用戶使用的熱情。

總結和展望

整體的來說,音箱是“智能音箱”的硬件基礎屬性,音質和音樂仍是智能音箱中比較核心的體驗和功能,即使為了全向錄音和發聲的柱形音箱設計,也不應當以完全無視音質為代價的智能化。但國內的幾大智能語音助手品牌的智能音箱產品對音質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並不足夠,國內傳統音箱設備廠商也缺乏深度合作,JBL、漫步者等與科大訊飛、阿里合作推出的智能音箱產品,實際市場表現不佳。然而即使音質、品牌、設計都具備的智能音箱產品也未必能大賣,蘋果HomePod目前在智能音箱的市場佔有率僅4%,遠低於市場預期。

智能音箱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上」硬件篇「Soomal」

百度 小度在家 帶屏智能音箱 - 圖片來自官網

而亞馬遜的Echo Show、百度小度在家則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畫風的智能音箱:通過攝像頭、屏幕等硬件,配合亞馬遜在音樂和影視內容上的優勢,增加電影、通話等視頻相關功能讓智能音箱變成性能強大而且功能更全的智能硬件產品。Echo Show內置的硬件已經是英特爾Z8350這樣級別的64位X86四核處理器,儼然成為了一臺性能強大的迷你電腦。這樣的套路其實在過去的電子相冊的硬件發展中已經出現過,也不失為智能音箱的硬件發展的另一種思路。那麼智能音箱的未來究竟是追求智能和音質並重,或是成為一臺獨立於手機或電腦之外的全能化智能語音影視設備呢?如果智能音箱真的變成了小電腦,又能如何拓展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