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口述: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 趙春麗

文字整理:幸知在線 子墨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對於孩子來說,怎麼吃、怎麼穿,影響其實非常有限。一個家裡和諧的互動關係,比優厚的物質條件更重要。”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關係,比想象中更痛,也比想象中簡單

我見過一位女士,從一結婚就和婆婆不對付。因為婆婆在一棟房子的所有權分割上偏袒了小叔子家。這位女士結婚十多年,一直對此耿耿於懷,那種不公平感幾乎每天都伴隨著她。

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她不讓丈夫和父母接觸。丈夫在壓抑之下,一度患上抑鬱症。

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她自己要上班,只能由婆婆幫忙帶孩子。孩子脾氣古怪,七八歲的時候還經常憋大便,有一次竟然連續憋了10天。去醫院檢查,後來看了心理科,才知道孩子的行為跟家庭關係有關。

那時候,她才突然頓悟:關係比物質上的公平重要。她主動讓丈夫去跟婆婆說,“那個房子我們不要了”。從那以後,整個家族都放鬆了,她自己也不糾結了,孩子的症狀也隨之消失。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家庭,因為媽媽要上班,都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婆媳之間的關係,會直接作用於孩子。我們都經常聽到夫妻關係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度,其實

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撫養人,婆媳之間的關係,同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婆媳關係上的問題,其實不是什麼大事,都是生活中很瑣碎的事件的累加。最常見的婆媳關係問題大概有四類——

01

婆媳衝突top1 婆婆偏心

婆婆偏心的問題,在婆媳關係裡算是比較常見。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十多年的糾結根源就在於此。

有一位女士,她的丈夫是家中長子,也是兄弟姐妹中唯一一個考上大學、最後在大城市安家立業的。公公婆婆在老家住的房子、每年生病住院的費用、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是她和丈夫兩個人在提供。

儘管如此,每次回老家,她感覺並沒有得到婆婆的尊重。在婆婆和其他兄弟姐妹眼裡,彷彿她和丈夫兩個人這些年在贍養方面多付出的那些時間和金錢,都是理所當然。

更可氣的是,老家的房子是她和丈夫出錢買給公公婆婆的,到頭來老人說以後這房子要留給小兒子。還有一次過年回家,她給婆婆給的過年費,婆婆當著她的面,就把這錢給了二兒子,讓老二替她保管。

遇到這樣的婆婆,因為心有芥蒂,關係很難和諧。在婆媳關係上,真正面臨的大事比較少。大事基本上都跟婆婆的偏心有關。比如我見過因為婆婆拆遷款分配不均,被媳婦告上法庭。像這樣的衝突,解決過程就會比較複雜。

02

婆媳衝突Top2:育兒分歧

婆婆幫忙帶孩子,一定要給孩子穿多,生怕孩子凍著;喂酸奶要熱了之後再喂。而在年輕一代父母的認知裡,小孩子運動量大,穿衣量應該參照正常的成年人;酸奶需要低溫保持乳酸菌的活性,熱了之後就失去了酸奶本身的價值。

雙方都抱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初衷,纏繞在“到底怎樣才是對孩子好”這件事上,每一次都因為這些瑣事據理力爭,每一次爭論都帶著情緒,兩個人的關係可想而知。

03

婆媳衝突Top3 衛生習慣

媳婦不愛收拾,覺得亂點兒沒事,舒服就好。但是婆婆從小愛乾淨,整天都拿著抹布,這擦擦那兒擦擦。兩個人彼此嫌棄,相互埋怨。

04

婆媳衝突Top4 消費習慣

婆婆總覺得兒媳婦浪費,盡買些沒用的東西。吃穿用度不夠節儉。兒媳怪婆婆不心疼自己,上班那麼辛苦,婆婆也不做點好吃的,還經常讓人吃剩飯。

“婆媳關係好不好,男人是關鍵”,很多人應該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我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現實,男人這個“關鍵”,大多數時候是不會在婆媳關係中發揮正向作用的。男性腦子裡的“孝道”、在關係上的界限感、矛盾應對的能力侷限等因素,決定了他們很難站出來去調和婆媳關係。

男人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我們更多地會從女性的角度去探索:我自己能做些什麼?我的心態、做法調整之後,相處的狀態會不會有改觀?

事實證明,作為“媳婦”的女性,一旦自己發生改變,婆婆自然而然就會有變化,老公也會跟著改變。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改善婆媳關係,認知比方法更重要

針對日常生活中的婆媳衝突事件,我們可以怎麼去解決呢?最重要就是要學會聚焦,看到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兒,判斷它到底屬於哪種類型的問題。

比如,在花錢上的分歧,婆婆節儉,媳婦相對來說大方,矛盾點其實就是“消費態度”。比如,有的婆婆“贍養靠老大,財產給么兒”,導致大兒媳婦常年不滿。類似的問題對應的核心詞就是“公平”。

因婆媳關係前來諮詢的女性,幾乎都是媳婦的角色。改善婆媳關係,如果一開始就寄希望於婆婆改變、丈夫改變,是不可能的。那麼作為媳婦的女性,如何來一步步改變這種狀況呢?

首先是認知的調整。對於消費態度、生活習慣類的分歧,我們必須看到背後真正的原因。難道就是因為對方看不慣自己、故意找茬嗎?這樣的情況或許有,但畢竟非常非常少。

婆婆和兒媳婦,兩個成年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又是成長與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兩代人,在生活習慣、處事方式上的差異是必然。

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案例,媳婦因為生活相對寬裕的年代,從小花錢就不受限制,認為賺錢就是用來消費的。別人怎麼花她不管,但她自己從來不會為花錢而糾結。

但是婆婆成長在很苦的年代,甚至小時候經歷過饑荒,吃不飽穿不暖。因為經歷過這些,她就不僅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當看到其他人不節儉的時候,她也會非常不舒服,忍不住就會說。

年輕一代奉行享樂型,有錢就該花;老一輩提倡有錢要攢著,不能總想著花錢。

很多人可能覺得老人不可理喻,但是當我們真正懂得了她的成長經歷,理解曾經的物質匱乏給她留下的那份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就可以不因她的幾句責怪而生出那麼多的牴觸情緒。

除了聚焦之外,還要學會把具體行為和問題區別開。很多人都喜歡把具體的行為和某一類問題連接起來,把單一行為擴大化描述,變成定性的問題、上升到人的本質。

比如媳婦不愛收拾,家裡弄得不夠整潔,婆婆可能就會指責說“你怎麼這麼懶”。這就把一個行為泛華到了對人品行的評價,甚至是對這個人的不認可。長此以往,就可能演變成婆家不認可兒媳婦。

問題出在一個具體的點上,我們可以通過溝通進行調節。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本身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經常亂放東西,也不太不愛收拾。但是我婆婆就習慣收拾得井井有條,所以結婚後,有一陣子就有很多摩擦,我總感覺她是處處瞧不上我。因為我自己不是北京人,這種摩擦後來就上升到“婆婆瞧不起外地媳婦”的高度。

後來接觸了積極心裡治療,我開始意識到:“哦,她不認可我亂放東西的這一點,而不是我這個人。”知道這一點之後,當她再說我的時候,我也還是會難受,但是我自己開始有了一個內省的過程。

後來慢慢地過渡到,她再說我的時候,我可以坦然地接受:“是是是,我確實這點做得不好。”

當我在認知上有了轉變,不再把她的指責當成是對我的身份歧視,反倒由於她的不斷督促,我自己慢慢認識到,井井有條其實很好,需要用什麼東西再也不用花時間去找了,我在她的潛移默化中得到了積極的影響。

雖然我做不到像婆婆那樣井井有條,但是後來她再也不說我了,因為她知道“春麗就這樣的人,她不是故意跟我擰著幹”。就這樣,我和婆婆的關係更親了。這個過程中,我自己的感悟挺深的,想讓關係變得和諧,總是有辦法的。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改善婆媳關係,收穫不止是自己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其實和很多來訪者面臨的情況非常相似。

當我和婆婆的關係緩和之後,首先我自己心裡舒服了、踏實了。緊接著,我的先生也跟著很踏實了,不會再為他媽和我的關係而緊張、擔驚受怕。

之前我跟婆婆衝突頂撞的時候,也曾經拉著我先生來評理,希望他“站好隊”。有一次,他說了一句話:“老婆,我過不了這一關,你在我面前說我爸媽不好,我不反駁你。但是你讓我站出來說我爸媽不好,我做不到,這是我底線。”

他的這句話,讓我非常觸動。後來我發現,這也是很多中國男人的心聲。當我明白這點之後,我知道,通過要挾男人,永遠不可能達到目的。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原來孩子夾在媽媽和奶奶中間,很難受。矛盾爆發的時候,孩子會跳出來保護媽媽。但平時又是奶奶在帶孩子,他跟奶奶其實又是很親的,所以就會左右為難。

現在女性越來越多地進入職場,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模式,當我們把婆媳關係調整好了,孩子也會很好。老人也會更加盡心盡力、心情舒暢地協助我們帶孩子。我們工作忙的時候,老人的付出真的能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

整個家庭的氛圍,因為兩個女人關係的改變,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主動改變的一方,我真的會覺得滿足而幸福。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問題解決的根本,在女性的自我成長

很多女性說婆婆不好,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希望得到婆家的認可,這種認可,既有對她個人的認可,也有對她家庭地位的認可。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這種心理需求。

事實上,哪怕是在那些矛盾激烈到要斷絕關係的家庭,媳婦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要被認可的訴求。

什麼時候我們會想去求得外界認可?當我們自身力量不足的時候。

一個人自我不強大,一旦被別人說一下,就會很在意,會不由自主地把這種細微的不認可放大,本能的反應就是對抗,用對抗來保護自己。

反之,當女性自身的力量成長起來,自我強大之後,她就不會看重外界的看法,對於婆婆一些不太認可自己的語言,她就能做到不往心裡去。沒有防禦,也沒有對抗,從而能夠很好地處理關係。

自我覺察力強的人,還會主動去換位思考,看看婆婆指責的言語中,有哪些是可以轉化成建設性的意見,然後沉下心來修煉自己。

當我們自身心理能量足夠,才能有“延遲滿足”的能力,才懂得用智慧去經營關係,而不是遇到矛盾就迫不及待地要逼著老公形成“統一戰線”。

太多活生生的案例證明,在婆媳關係的問題上,作為媳婦角色的女性如果走得太急,那她的期待就永遠實現不了。

婆媳關係,也需要“秀恩愛”

最後,我想再說三點——

1、婆媳不是天敵,不要讓男人選

“我和你媽掉到水裡,你先救誰”,這是一個很傻的話題。因為兩種關係沒有可比性。

什麼樣的關係才具有可比性?比如一個男人有兩個哥們,比一比哪個關係更親近。而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夫妻關係和母子關係,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親密關係,他永遠不可能比出結果。

婆媳並不是天敵,而是一種愛恨交織的複雜關係,千萬不要讓男人做出選擇。

2、婆媳不是母女,界限須把握

親生女兒,當媽的可以罵一下;親生母親,女兒可以任性,急的時候說話難聽也沒事。因為有血緣親情在,很多言語上的傷害,過後都可以原諒。

而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這個根本差別決定了,我們要彼此尊重,同時把握界限。

3、婆媳之間也需要“秀恩愛”

“婆媳難相處”是我們很多人的認知,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種成見。很多女性,無論是婆婆還是媳婦,從一開始就把這樣的認知注入了潛意識。還沒開始相處,就有了預先的評判。

我們看到像大S這樣的明星,在回應媒體的時候公開表達對婆婆的支持,就會引來網友的一些冷嘲熱諷。

婆媳也是親人,也有一種親情。是親情,就需要愛的表達。婆媳之間也需要“秀恩愛”,就像大S對婆婆表達的支持,不管怎樣,婆婆聽到之後她的心裡是暖的,這就是一個良性的互動。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