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濟南西客站比高新區真的差很多嗎?

用戶64718330847


濟南西客站所在的西部新城區與高新區的差別很大嗎?近日,有網友提問:想在濟南買房安家,是買西客站附近的還是高新區的?這一問題讓很多網友參與了討論,最終大家也沒有達成共識。

1、網友言論:濟南西客站所在西部與高新區的差別很大,表現了樓市中就更為明顯。樓市是地區發展水平的一個標誌,目前高新區的樓盤價格每平方米多在2萬至3萬之間,部分優質樓盤已到4萬。西客站附近的優質樓盤剛過2萬元,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東西部的差距來。

2、網友言論:西客站片區的未來潛力難以估量,隨著西部的醫療、學校、商業配套的完善,西部將會越來越宜居。儘管目前西部的房價還遠不如高新區,但是隨著吳家堡地塊的開發,西部房價已打開了上升的通道。同時,與東部房價不斷上漲的趨勢相比,西部房價也存在補漲的可能。

網友的兩方面意見各說各理,爭執不下。那麼西客站片區的未來會如何?與高新區的差別會越來越大嗎?

3、濟南東西部發展的不均衡有歷史原因。住東不住西,住南不住北——這曾是濟南人買房置業中流傳很廣的一句說。究其原因在於,西部、北部與東部、南部相比有著較大差別。而這種差別的發生是歷史原因所導致的。

濟南東部從明朝開府後,就一直是是山東省的傳統政治、文化區。加之泉水自然風景得天獨厚,城市配套齊全,因此始終比西部的發展速度快。濟南西部則是傳統農業區,直到上世紀80年代,西部過了緯十二路(當地人稱十二馬路)的城建水平、經濟結構都與東部有較大差異。

4、濟南北部長期以來是工業區,集中著一批工礦、化工、造紙等一批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加上小清河長期以來成為一條排汙河,地勢較低,雨後積水嚴重,城建檔次不高,棚戶區集中等原因,北部與西部一樣成為房價的窪地。

但是,西進、北跨戰略的全面實施,西部和北部面臨著歷史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今的緯十二路已成為西部重要南北商業帶,西客站的建設也帶動了西部的整體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以西客站為核心,形成全新的經濟、文化城市生活圈。

同理,北跨之後的濟南,黃河將變成“城內河”。商河的群眾現在感受較深的是,部分區域內的優質樓盤,房價也達到每平方米七八千。從這個角度上講,北部、東部的房價都在漲,西部沒有理由不進行補漲。

5、濟南西客站片區比高新區差很多的觀念,還是來自於歷史的經驗。其實,嚴格實行南控之後的濟南,東、西、北三面展開是歷史潮流和大勢,任何時候只要跟上潮流就不會落伍。為此,也有網友總結說:

因為濟南東部房價太高,所以你要買西部的;因為濟南西部房價還低,所以你要放棄買東部的——二手房中介業務員都這麼說。那麼,高新區二手房的中介在幹啥?都到西部中介就職去了……


指動濟南


其實我覺得很多外地人並沒有什麼東西部情結,我原先住在天橋的重汽翡翠郡,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人 後來有很多都在西客站買房子了,我也是知道好多要好的鄰居買了我也決定買的,西邊真的有好多有錢的,並不是像大家認為的買不起東邊的才買西邊的。


Zhouxianfeng721


大哥,這個話題沒有可比性啊,單方面從行政區劃上來講,高新區就比歷下歷城槐蔭天橋等區高出一個行政級別,所以政府重點投入高新區的比重肯定要大啊。俗話說,有錢好辦事,有了投入才能更好的吸金引人,有人就會走江湖,高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去年濟南高新區應該在全國行政區劃上產值應該排名全國第12位。現在拿全國排名第十二位的高新區去比較西客站,真的沒有可比性,試問濟南全國排名能到這個名次嗎?

這話說了吧,感覺我傾向高新區,但實際本人生活在西客站,定居也在西客站片區,從大學畢業,就一直在西客站這邊工作,時間久了,對著塊地方有情感了,所以也不願意換地方,區域發展絕對是跟著政策走的,政策是跟著領導走的,大家都明白,西客站13年是一個轉折點,之後文濤書記做了cbd,政府重點轉移,現在王書記重點在北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但是不管領導和政策怎樣變化,西客站確實一直在發展,只是發展的速度稍微緩慢一些,不過作為一直在西邊上學工作生活的我,對濟南西這種變化還是感覺到驚喜,當然,不管西邊發展怎樣緩慢,也都不能阻止本人對這個片區的喜好,因為親歷的這個片區的點滴變化。

當然,配套不足,工作崗位欠缺,教育資源稀少,商業基本是零,但完全不影響這個片區人們的生活,如果以泉城廣場為中心計算,距離市區也就十五六公里,開車正常情況下半個小時足夠,相對比高新或是唐冶要方便一些,這會肯定會有人說,高新區誰去泉城廣場啊,他們有cbd,有雨滴廣場,哈哈

可能從房價上來講,東西房價確實存在不小的差別,但是不要拿著房價來找優越感或是感覺自己高人一等,我只能說西邊有錢人真不少,開豪車的人也不在少數,真不是沒錢買高新或是歷下的房子,有很多東邊投資房產卻在西邊居住的人,沒別的原因,只是因為生活和工作圈的問題,安家基本也都出於這方面來選擇區域。

再強調下,東邊富裕人群相比較確實多一些,但瞧不起其它區域的人,首先三觀肯定有問題,再者看看到底自己有什麼資本來看不起其他人。

最好,期望西客站片區越來越好,也一樣其它區也都越來越好,濟南也真正成為一個大強美富通的城市,加油


波波的stone


久居濟南的人都知道,論綜合實力和發展現狀,西客站片區肯定是比不了高新區片區的,但對普通居民而言,就因人而異、見仁見智了。

從地理位置上講,西客站片區位於濟南西部平原,其中有濟南西站、長途汽車西站等交通樞紐,緊靠京滬高速公路,公交車線路也不少,交通十分便利,相比東部高新區,人們出行基本不用忍受堵車之苦。


從日常生活上講,西客站片區消費水平相比於東部高新區要低一些,房價也要低不少,生活成本較低,生活壓力要小一些。

從發展潛力上講,東部高新區各項建設已趨於飽和,而西客站片區既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之一,也是‘’西進北跨‘’的戰略橋頭堡,後發優勢十分明顯。目前看,除了已經建成的大劇院、圖書館等項目,宜家、迪卡儂、麥德龍也選擇在此落戶,恆大金融中心、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省科技館、會展中心正在建設,多處大型商業綜合體已經準備開工,配套的學校等服務機構也列入了議事日程。將來必將與東部高新區片區一起成為濟南建設發展的‘’雙子星‘’!



選擇在西部安家落戶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對未來生活更加充滿了信心呢?


泉事精彩


同一座城市,冰火兩重天,濟南東西發展本就不平衡

房地產商口號叫的震天,東部發展如何快!西部發展如何猛!北跨發展前景如何好!

還不是畫大餅,賣房子!

東西部差距確實是存在的,東部發展戰略要比西部要早一些。

尤其是全運會讓東部沾了大光,什麼奧體政商核心才在民間流傳。

要說起配套的話,

東部要比西部豐富,從奧體中心、龍奧大廈、省博物館、新東站、萬達商場、各種寫字樓商街’等一系列的配套設施都非常全;

西部雖然有什麼三館一院、西客站、宜家、麥德龍超市等配套,但是整體的成熟度方面沒法與東部相比。

要說起居住人群,

濟南買房有句話,東部房子的受眾是全市,西部房子的受眾是西部。

有錢人東部跑,沒錢人西部去,最剛需的去北邊。這足以證明東西部居住人群的差異。

很多人看好西部的發展,我個人認為西部發展在很長時間落後於東部,東聯章丘後,濟南這根油條會呈現東膨脹,西萎縮的趨勢。

西城的發展沒有像政府預期的那樣好。

現在的華誼影視基小鎮正在建設,未來西部會轉向旅遊目的地的大趨勢發展。

東西的發展方向不同,其可比性也沒有這麼強。就目前來看,東部與西部的差距存在,並且非常大。

想買西部房子的客戶一定要斟酌再斟酌。


競跡資訊


目前而言,濟南西客站片區跟高新區相比的確差距明顯。

1、起步與定位規劃上:濟南高新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批准設立的時間是1991年3月。西客站的起步就晚了20年。

東部的中央商務區在政策主導下,已經日趨成熟,從規劃之初到後期建設配套,都是高規格、領跑整個濟南的,自帶的基因就是濟南的智慧、金融、產業高地。定位直接決定了區別。

2、產業構成與人才上:看CBD的幾個關鍵詞,金融機構主聚集、省級總部企業主營業、高端服務業主發展區;再看高新區,有齊魯軟件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綜合保稅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國家級專業園區;全國軟件出口創新基地、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服務外包示範基地、遊戲動漫產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國家級招牌;聚集了浪潮、法因數控、LG、松下、百事可樂、美標、沃爾沃、三洋等一眾國內外知名企業。

高新區對於智慧型產業、知名企業的吸聚效應,西客站片區目前無法比擬。

3、生活配套上:高新區在人口大量入住的同時,配套是跟得上的。醫療上,有省立醫院東院;教育上擁有多所硬件軟件配置均過硬的中小學;商業配套上,有高新萬達、雨滴廣場、美蓮廣場、漢峪金谷•峪悅裡等多個綜合體。

而西客站片區,最近的綜合性醫院是距離西客站7公里的省立醫院西院;商業綜合體目前已建成數量為零,教育,不說了。

4、房價上:房價與前面所說各方面是相關的,也可以說是發展差距的印證。西客站片區的房價低於高新區30-35%左右。

差距擺在面前,同時我們也要客觀看待西客站片區的火速發展之勢。

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打造的重大健康產業項目;新的省科技館、新的會展中心正在建成,國際知名企業如宜家、迪卡儂、麥德龍也選擇在此落戶,多處大型的商業綜合體和寫字規劃已經確定,已現井噴之勢,其中遠大集團商業綜合體下半年將開工。就連一波三折好幾年的第一高——518米的恆大國際金融中心,也已經在半月前復工建設。前天下午,西客站片區中小學校建設工作專題會議也已經召開,強調把西客站片區教育設施建設當作槐蔭區當前頭等民生大事來抓。

差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不好空談什麼追趕,希望西部形成鮮明的特色,快速發展為濟南獨樹一幟的次中心。


濟南時報


濟南高新區已經發展了20多年了,最近2年內才大力發展中央商務區,20多年時間一家公辦幼兒園都沒有,直到去年才有一所,可見濟南高新區發展緩慢。濟南高新區是政府著力發展的一個區域,特別是中央商務區,集山東之力發展,王文濤書記來了之後快速發展,山東企業金融機構區域總部都設在這裡,未來5年內會形成大的氣勢,會成為濟南最重要的地方,會成為濟南經濟新的增長點!

濟南西客站發展至今不到10年,本來西客站規劃為中央商務區候選名單,但最終失之交臂,目前西客站配套設施很不完善,沒有大的購物廣場,但作為新區規劃還是比較好,東西中軸規劃商業中心,南北軸為藝術文化場館,我感覺10年內必定成為全新的新區,目前住宅開發基本完畢,人口入住率提高,著重建幾所好學校,商業跟上,前期規劃的中央公園和恆大518落地,都會成為西客站耀眼的地方!國際醫療中心就在附近,大大吸引醫學人才集聚一起,西客站高鐵優勢明顯!

高新區優勢:產業突出,金融扎堆,大企業集中!缺點:規劃早,交通肯定成為詬病,加上環境不是太好,

西客站優勢:高鐵直達,環境好,道路通暢,缺點:缺配套,產業不是很明顯!

建議:西客站大力發展藝術文化醫療等產業,高新區按計劃發展!我相信不到10年兩區都有有一個新氣象!


我知天下故事


濟南東西部之爭爭的是投資,是招商,也是人才。

但我覺得二者都不太有潛力,因為濟南本身所處的經濟環境不夠理想,根本上是沒有足夠的產業支撐。

我本人在高新區和西客站面試過很多公司,總體上說,高新區的企業相對正規,成規模,互聯網it行業較多,而西客站的企業普遍不靠譜,除了國資背景企業,很多企業在接觸後給人的印象是臨時搭建的平臺。

除了國企,濟南本地沒有大型企業總部,企業以經營邊角料業務和住本地分支機構居多,此外就是單一的消費市場。沒有足夠的民營企業支撐,高新區很多cbd辦公樓都在空置,而西客站周邊更可想而知。

我認為西客站的優勢就是交通樞紐,只有發揮這唯一的一點才可能撬動招商引資,槐蔭區財政收入有限,單獨支撐這麼大一塊造成的攤子,如果不能造血,難以為繼。

高新區吸引人才上有先發性,但受制於高房價等因素,優惠政策無法傳導到個體上班族身上,未來人工成本升高是必然。

關鍵還是看濟南的頭腦們如何經營這片土地。


Seth13


按照百度人氣地圖看,確實是東邊強一些,畢竟發展了20年了,但是西邊才8年!地鐵4月開通後就會熱門起來,讓濟南見識下什麼叫地鐵房!!地鐵效應。。開通後長清大學幾十萬學生對接。說到底還是人 沒有人什麼也創造不了。如果能對接齊河,鄭濟高鐵開通,518建設起來之日就是超過高新之日,畢竟西邊發展空間大! 人才是根本。 按照人氣地圖 老城區是遠超高新區的,地鐵開通後 趵突泉才是核心!沒有東西之爭。只有一箇中心 省政府。別提什麼章丘 tangye 位置比長清齊河差遠了。畢竟遠很多!北邊也會趕上章丘的


超全智能


其實這些比較都是不準確的,而且城市發展有很多維度,不能只看一個方面。如果都是產業趨同了,城市各個地方建成一個樣,那就沒有意思了。濟南西客站其實是最近幾年 才發展起來的,依託西客站,現在 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而高新區雖然建立較早,近年來發展尤其迅猛。所以說,濟南西客站片區和高新區發展各有特色,未來發展潛力都很大。

先說高新區,高新區位於濟南東部,因為有漢峪金谷等商務辦公環境,吸引了很多大企業入駐。這兩年高新區的交通環境越來越好,住宅小區也越來越多,可以說已經容納力在一步步增強。而且高新區緊靠濟南市政府,東邊有章丘,區域優勢逐漸顯現,可以想見,隨著將來濟南地鐵的建設完成,交通環境、人文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濟南高新區比較成為人才和高新企業聚集地。

再說西客站。現在濟南到北京上海,一般都要到濟南西客站坐車,西客站的地理優勢可謂明顯,不過由於以前西部發展相對不平衡,西部地區要想短時間內趕超,還需要很大的努力。不過現在西客站的商圈逐漸形成,很多大的商業機構也都落戶濟南西,加之未來長清的發展,濟南地鐵的開通,濟南西客站片區必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也會成為特色發展區域。

總體而言,濟南西客站和濟南高新區是濟南市區的兩翼,未來比將兩翼齊飛,濟南的發展才會更加有後勁,有力量,我們期待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