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到底是應該讓小孩有個快樂的童年還是應該讓他忙碌於各個培訓班之中?

五十椿育兒


我家孩子現在也是剛好三歲,身邊也已經有一些同齡孩子的家長在送孩子去一些興趣班,主要是畫畫、早教之類的,不過我還沒有給孩子去報這些課程。

感覺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總是想得很兩極化,認為要麼就是純玩,要麼就是很辛苦的學。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學和玩從來都是分不開的,孩子在學中玩,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同樣的,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遊戲。

不必把學習定義成枯燥的、乏味的、痛苦的過程,其實小的孩子很少會主動厭學,厭學的孩子大多是由於父母不恰當的干擾造成的。孩子有天然的求知慾,他們渴望更瞭解這個世界,渴望得到更多的技能和本領,這是一種本能。

我覺得沒必要一提到報班就認為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很多興趣班對孩子來說,是增長見識的一種方式,給孩子愉悅的、豐富的體驗,比如一些繪畫班、手工課等等。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好處的。

更不可取的一種方式是,以為給孩子一個輕鬆愉快的童年,就不去重視早期教育,完全的放任孩子自由玩耍。

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如果我們不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早期教育,耽誤的是孩子一生的發展。

這段時期的教育,以增加孩子的經歷為主,多帶孩子去見識廣闊的世界,去體驗不同的事物,從視聽觸味嗅等方面全面打開孩子的感官,都是重要的幫助孩子發展智力的方式。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給予孩子文字之美的薰陶、音樂之美的薰陶,以及陪伴孩子做手工等等,都是可以讓孩子樂在其中又至關重要的早期教育方式。

另外,我也覺得,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過急。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偏重於大量知識、符號的灌輸,讓孩子去學習運算、識字,逼迫孩子背誦等等,都得不償失,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沒有達到這個階段,這樣去逼迫孩子,傷害的是孩子大腦的發展,而且會損傷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是小樹媽媽佟霏,多家育兒媒體平臺特約專欄作者,寫原創走心文字。願以深度的思考,嚴謹的育兒知識,陪你走出困惑。


佟霏講學習方法


在孩子的一生中,童年的時光是最令人難忘的,也是最讓人懷念的。

記得我和弟弟小的時候,每天都是在外面玩耍,也沒上過幼兒園,也不學什麼美術,鋼琴、小主持人。

春夏的時候,去公園盪鞦韆、玩滑梯、捉迷藏、過家家、玩沙堆。秋冬的時候,就玩雪爬犁、抽冰嘎、堆雪人。

每天都很開心,5分錢的一個冰棍,爆米花的香味,小河裡的戲水,田地裡捉青蛙,牽著小狗滿街跑,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樂趣。

現在的孩子,戶外遊戲的時間很少,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很多。

現在的孩子,週六、週日在各種特長班之間穿梭,很辛苦。

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一起玩,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留守兒童),很孤獨。

教育界大聲呼籲,嚴禁幼兒園小學化,把童年還給孩子,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在遊戲中學習。

我們的孩子在學哆來咪的時候,別國的孩子也許在樹林中認識植物;

我們的孩子在學ABC的時候,別國孩子也許在戶外寫生。

孩子的特長班報了不少,可真正是自己喜歡的又有幾個,是自覺想要學的又有多少。

家長不應只讓孩子學才藝,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要教會孩子尊敬老人,愛護弟妹,體恤父母;

要教會孩子懂得分享,如何與小朋友相處;

要教會孩子遵守社會公德,懂禮儀,講文明;

孩子的教育,不能隨波逐流,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培養,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去塑造,才能事半功倍,心想事成。



蘇木妮婭


我家孩子今年六歲半啊,女孩子,目前的市場還是上學前班,嗯,報的興趣班呢,是舞蹈,還有珠心算,像我家孩子就是禮拜二和禮拜三呢,是在學校上珠心算,禮拜五呢是上舞蹈課嗯,星期六和星期日的話就是,自由了 這樣就挺好的嘛,老是上補習班的話,那看孩子是月影還是不願意的?單從報一門也是可以的,如果是報的多的話,我覺得是不行的,你太疲憊了,現在你看的好像不覺得怎麼樣?等到他上了小學的話,根本就沒有時間平時的課業還要補習的話,那報那麼多的補習班,培訓班的話根本就不行,時間安排不過來,而且還得學的太多了,你覺得這麼大的孩子他能應付的應付過來嗎?


半個月餅5325041


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說的是,作為家長你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你作為家長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你覺得別人的孩子都報各種培訓班,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報,肯定是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了?說的再直白點,你的這種就是攀比。你給他報的再多的培訓班,他不喜歡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對於培訓班這樣的事情,作為家長首先自己得有主觀意識,知道什麼樣的培訓班該報,什麼樣的不該報,而不是一味的全包了。

當孩子該享受童年的樂趣的時候,你強加的給他報了很多培訓班,剝奪了他該有的自由,也就失去的他作為孩子的童年。在他本該輕鬆生活的時候,你讓他失去了童年,這一輩將無法挽回。你不可能讓他二十多歲再去做一個童真孩子的事情吧?人這一生是平等的,如果你現在剝奪了他的童年,以後他還是會找回來的。

其次,作為孩子,他的智力心智一切都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中,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給他報了很多培訓班,你是為了他好,但不一定孩子也是這麼認為。很多東西,作為一個孩子,他的內心世界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過多而不及,適得其反”這樣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你不可能讓一個孩子掌握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為何不止挑其中一二,讓他們在享受快樂的童年的同時,學會呢?

所以,在給孩子報培訓班之前,先諮詢一下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然後作為家長你再斟酌一下,給他安排,切不可完全剝奪了一個孩子的童年。


愛分享的羊


首先要看他自己是更喜歡學習,還是更愛自由。我身邊就有小孩非常喜歡上各種興趣班,並且做得很優秀,因為她喜歡學習各種技能,家長已經從體力到經濟上很累了,但她是真的喜歡。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多培養。如果是反過來,天性排斥,那麼就要家長來幫他把握大方向,小孩子天性都是愛玩,但我個人並不看好那些為了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童年就什麼課外班都不報不學的,如今的社會生存壓力有多大,多一門技能就是多一分競爭力。遍地的高學歷,反正我身邊的90後都讀研了。到那個時候,你讓你的孩子拿什麼來競爭?如果你覺得孩子一生平安快樂,無論他將來的發展是好是壞都無所謂,並且你有把握他不會在日後生活艱難時,認為是你沒有花精力培養而導致他一生坎坷,那麼OK。可以任其
自由發展。可當因為輸在起跑線上,技不如人而使生活變成最基本的生存時,還有什麼快樂?另外就是,他是神童,也可以。如若不是,那就隨波逐流,該學什麼學什麼,按部就班,盡力為將來多考慮!盤他就對了……


昕小玉


我不認為帶孩子孩子上興趣班就無法享受童年的快樂了!但是有幾點的確需要注意。

1 要適當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兒童進入5歲這個年齡,就能夠比較準確的表達自己的喜好了。他們會告訴你我喜歡這個,而不喜歡那個。這個時間其實特別關鍵,家長和老師得根據對孩子的瞭解幫助兒童設定他們的興趣發展,

有些兒童在某些方面是有天份的,但是他們自己並不瞭解,就需要非常正確而堅定的引導,讓他們愛上並且自願學習。

2。選擇的科目真的不要太多,那種全面開花的情況就會造成哪個方面都是半斤八兩。每一個興趣班課後都需要時間回家複習和反覆練習,只有上課的時間,沒有覆盤的時間。這個課程註定學不好。

3 帶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不太繁忙的課外學習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是有一定程度幫助的。他們可以在課餘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會接觸到課堂以外的人或事,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心,激發探索的慾望。

現在,很多人在上班之餘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真正愛上興趣的人不會覺得那些事情佔用了時間和精力,反倒會樂在其中。

孩子們也是一樣的,幸福的童年也是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建立的,而不是每天在遊樂場裡玩玩滑梯和海洋球就能找到真正快樂的童年。

所有的事情都要適度!教育孩子也一樣!


用心看世界的小珠兒


我記得我之前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關於孩子童年的快樂和補習班帶來的智慧,二者選擇一個。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孩子喜歡做一件事,做家長的支持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家長孩子聯手去幫助孩子快樂的成長,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都想看到的。如果不喜歡,你卻逼著孩子做,還說為了他好,壓榨了孩子的童年,還說為了孩子,說來可笑。

是,現在社會發展是太快,要想讓自己的孩子領先於同齡人,就必須從小就穿插在各個藝術輔導班,他們童年已經不存在了,他們就是家長小時候用來彌補遺憾的載體,家長花大價錢是用來讓孩子覺得家長愛自己的孩子,正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才讓你學藝術,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家長有沒有認真的想一想,你做的一切是否真的為孩子著想,他們想不想要這種生活,機械一般的活著,如果喜歡還可以,如果不喜歡,那活著就是任人宰割,成為傀儡!


男孩的一句貓語


還需要去去辯證嗎?那自然是有個快樂的童年。

第一,讓孩子忙碌於各個培訓班,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降低家長的焦慮?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家長應該換位思考,具備同理心,擺正主次關係。

第二,繁忙的學習並不代表沒有快樂的童年。現如今人的普遍的觀念就是學習是很累的,沒有快樂而言的。在我高中時代我也是如此認為。可是現如今我已經工作了,但是我還是在下班後每天堅持閱讀,學習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我不覺得下班以後這樣很累,倒覺得充實快樂。所以對於孩子的童年,自主權給一點孩子,讓他們自己決定要進哪個培訓班。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學習可以是快樂的。

在我們校區,來學畫的孩子都是在家裡很喜歡畫畫,拉著爸爸媽媽過來報名的。這是他們主動的,想學的,可以讓他們堅持下去。這是很好的。我欣賞那些理性又聽取孩子意見的家長。

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患頸椎炎的猴子


沒必要二者選其一,完全可以魚與熊掌兼得。

快樂的童年並不意味著絕對的放縱,給孩子無限的自由,玩瘋了就是快樂的童年了。

定期的野餐或郊遊或帶孩子旅遊,陪孩子去遊樂園,陪她做她喜歡的事,這些都是他快樂的童年,做這些事情的他都是快樂的。

再者,興趣班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他感興趣的和他擅長的,重點培養,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啥興趣班都要去上,到最後廣而不精,孩子也累,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

找到一兩個孩子感興趣的輔導班,在業餘時間多陪陪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陪伴,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對孩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不要硬逼著他作出什麼成績,給他看世界和犯錯誤以及浪費時間的自由,這樣,孩子不會因為興趣班累,還會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一隻愛吃肉的兔兔


快樂的童年因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定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他們的快樂童年我覺得大多數是和遊戲有關是和手機有關。

所以說我們無法用我們以前的一些觀點來看待現在的孩子,不要把我們曾經玩的玻璃球摔泥巴的一些精力定義成快樂的童年。

在我們所看到的現在的孩子的狀態中,很多孩子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在不停的奔波於各個培訓班,當然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有一點可以確認的就是,大多數孩子都有一個輔導班,他們的學習時間大約是在半天到一天上,絕對不會是星期六星期天兩天的。

有的家長可能因為沒有時間去管理孩子,會讓孩子去上兩個輔導班,不過有一個輔導班肯定就不是學習知識的,只是有一種看護孩子的作用,讓孩子在另一個輔導班裡面可以找到很多小朋友在玩一玩。

關於快樂每個人定義不一樣,我覺得現在的孩子也是很快樂的,通常我們見到有些孩子窩在一起,抱著手機上了網,然後就開始連著網打遊戲,說一些不著東西的話,但是他們看起來很開心。

快樂是有時代基因的,這個時代的基因已經印在了孩子的身上,所以快不快樂孩子最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