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一碗熙粥 三劍客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文/一碗熙粥 圖/大唐 copyright©三劍客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劍客聲音 每個夜晚給你“心”感動

聽來自三劍客00:0015:44

主播/小方

0

總聽到有人在說:前路茫茫,一切未為可知。話音落地,便挪了挪發福的身體,掏出外殼泛黃的手機,推了推油膩的鏡框,然後低下頭去玩起了遊戲。

有沒有一個瞬間,你感覺人生大勢已定?未來怕是50年的格局都被你一眼看盡,“也就這樣了。”

你感覺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了。穿上軍裝渾噩幾年,脫下轉身還是前途未卜。

你曾想掛耀眼的高等軍銜,如今,每天困擾你的,卻是逃也逃不過的加班和自己何時能夠到線轉業。

你曾想做同學中最有前途的人,如今,你卻被遠遠拋下,害怕任何一次熟悉的聚會,你再也不是那個穿著軍裝閃耀出場的年輕人。

又或者是,你終於成為了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憤世嫉俗,放棄自我努力。沒有落編的你總是不忘意味深長的告誡學弟後輩,“那麼拼命幹什麼?差不多,就挺好”。

你曾經有夢,關於軍旅,關於奮鬥,關於愛情。如今,你在最不起眼的營房玩著手機,外面嘹亮的番號聲震耳欲聾,你聽到的都是夢想破碎的聲音,你成為了一個普通又平庸的中年人。

一個人,到底是怎樣變得平淡無慾的?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1.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五年。

如果把人生來分段,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五年,至關重要。

你離開自由閒適的校園,踏進充滿變數的基層。對多數年輕人來說,這五年極其不穩定。

你可能是一名基層排長,初來軍營,靠著一腔熱血起早貪黑,不遺餘力的發揮著自己的特長與熱量。偶然間,精心製作的板報或是報刊上小小的角落,再或是出色的指揮能力,機關科室將你選中,你一躍成為大家羨慕的最早進入機關的年輕人。兩年機關,你如願當上基層主官,或是走進學校提升學歷。

你也可能還是一名基層排長,新的環境讓你無所適從,你也懷著最初的從軍夢想,才發現身邊那麼多的“差不多先生”。

你開始隨波逐流,枯燥的生活開始慢慢磨平你們曾經的豪情萬丈。你的生活重心,逐漸成為了房子、工作以及養家餬口。

你盯著網上瘋傳的“漲工資”而信之鑿鑿,你望著轉改文職的推文而一聲嘆息,你不斷搜索著房價物價……

等你從高壓中抽身而出,“35歲危機”已經逼近。

畢業五年,無論是生活、情感,還是軍旅生涯,都充滿變數。生活壓力也會與日俱增,要供還房貸、要結婚生子,還要贍養父母。

只有那些懂得取捨、懂得平衡生活和事業的人,才會認真對待這五年。他們會時刻給自己定位,併為之持續努力。

如果你去觀察,你一定會發現,身邊存在著兩類這樣的年輕人。最開始,他們可能學歷、見識和能力都相差無幾,但五年後,他們進化為兩類完全不一樣的人。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2.對待趨勢的態度。

與趨勢為敵,往往是平庸人生的開始。

什麼是趨勢?就是那些正在靜悄悄發生,多數人卻依舊無法感知的潮流。或者是已經駭浪滔天,推著人向前走的風向。

這個時代,決定一個人優秀與否,早已不是挑燈夜戰、加班加點,而是對待潮流的選擇。

你如何對待改革浪潮?

如果說很多年前的軍隊,是權力和金錢浸染的低谷,那麼現在一定是實幹、清正和能力叫響的寰宇。

現在你必須有兩把刷子,要有金剛鑽,要靠素質立身。

現在你必須提高站位、講求奉獻,一聲令下,再多困難也嚥進肚中,背上行囊就是遠方。

現在你必須兩袖清風,心存敬畏方能輕裝前行,而順風順水。

而差不多先生呢?

抱著老算盤撥算著新賬本,癱軟在老位子,啃咬著最後的一點“甜頭”。

“太折騰了。”“挨一天是一天。”他們都掛在嘴邊。

轉業、轉改文職好還是自主擇業好,自己本職工作都沒有這麼清楚,而這些的利弊他們都有一本明白賬。

結果就是:因為對待趨勢的反應,少數人成了“優秀”的人,多數的你,一股改革的浪潮拍過,你就淘汰在在起點。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3.是否成為“早晨型人”。

一個人對待早晨和閒暇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我的科長,畢業10年走上科長崗位,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他晉升順利,領導賞識,誰也不曾想這個農村小夥會有今天的成績。

我曾經跟他聊過,我用驚異的眼神望著他,準備聆聽秘籍時,他卻告訴我們,秘訣只有一個:每天早晨提前1個小時起床。他用這1個小時學習法律知識和專業理論,或是趁著頭腦清醒完成昨天難啃的骨頭,或是看看新聞增長點見識。總之,就是早起加上勤奮。

我的大學同學蛟蛟,本科排名全校第一,榮立二等功。畢業義無反顧志願赴藏,又榮立三等功。上學期間獎項不斷,酷愛科學的他還拿到了近十個實用型發明專利。

這樣的軍校生活,確實像開了掛。我們沒人問他的成功秘訣,因為大家都看在眼裡。

蛟蛟閒暇時間利用的淋漓盡致。舉個他利用週末的例子,兩天時間被他分割的恰到好處。

一個晚上處理個人事務,一個晚上休息玩遊戲,一個半天拿出來外出逛逛,剩下的時間他都撲在實驗室、圖書館、學習室。大家都說,蛟蛟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室的路上。

他還喜歡帶本書,課間在走廊吹吹風看看書。真是小說裡一樣努力的人,就生活在我身邊。

我還認識很多這樣的人:每天早晨,他們都堅持在朋友圈裡打卡,做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無一例外,他們都過得非同尋常。

這些“早晨型人”,雖然只早起了一個小時,但努力在改變自己,事實上,他每天都比別人多“活”了一兩個小時。

他們的生命被拉長,活得精彩。相反,如果你不能利用好閒暇時間,自然只會越活越普通。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4.聽過許多道理,卻從來不讀書。

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他善待努力的人,懲罰懶惰。

我所見到的畢業五年還在排長崗位的,無一不是工作後不學習的人。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是在手機遊戲上呼風喚雨,是葛優癱。

他們當然也會說,自己在讀書。但他們僅僅是看手機,在朋友圈裡轉上許多文章,然後加上簡短卻精闢的點評,“好文,推薦給大家”。

這種點評還算中肯,可更多的人只剩下評論“666”“爆贊”的語言功能。

他們聽過許多道理,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學習,應當是終身的自選動作。閱讀,也是悅讀,說到底是一種精神勞動,不累的讀書和學習,註定沒有收穫。

他們更沒有意識到,只看朋友圈的讀書行為,充其量只是“集郵”,並無多少現實的益處。

我一直記得英國文學家葛勞德的一句話“生活最大的危險是一個空虛的心靈, 正象一所空屋子一樣, 容易被罪惡鑽進來, 好的書, 是最好的保障。”

我不敢說改變初心的人一定不看書,但是不看書的人一定會偏離方向。

讀書,也許不能迅速變現,但它能讓你舉手投足大方得體,眼界與眾不同,做事情專注度高,接受新事物更快。當機會來臨,你能夠緊緊抓住。

不堅持讀書和學習的你,人生不會熱氣騰騰。

拯救年輕軍官,年輕的希望不能丟

5.

差不多的人生,其實差很多。

這是隱藏在多數人心裡的思維陷阱。

你總是覺得差不多就好。微胖的體型,差不多;體能及格,差不多;每天朝九晚五,差不多;25歲結婚,27歲生小孩,差不多。

你覺得這樣的人生很好,你覺得不冒尖,也不是罪過。

你總是習慣給自己設限,從不做那些有難度的事,你覺得歲月靜好。然而,你不知道,自己慢慢成為了溫水裡的青蛙。

等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熟悉的人越來越優秀,你再也追趕不上了。

19歲大學二年級,你有個很好的接觸新媒體的機會,你覺得寫作好難而選擇放棄, 23歲軍校畢業來到基層,有個需要文筆很好的機會,你只能說“當初幹嘛去了”。

從不挑戰潛能,結局其實已定:只能變得平庸,和低成就。

為什麼你曾想仗劍天涯,如今卻臃腫肥胖?為什麼你堅持生活,還是活成了平庸的模樣?

其實,你每一個具體的選擇,都註定了要被遠遠拋下。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貧窮。平庸的最大原因,是你甘於平庸。

那些堅持一步步往前走的人,才能過上比以前更好的人生。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現在,就在此刻,只要你決心改變,一切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