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很多紅迷們都知道《紅樓夢》一書處處暗藏玄機:一個不起眼的物件,名稱都可能預示人物的命運,甚至全書的佈局。例如:蔣玉菡和襲人因為一條汗巾子,結為連理;巧姐和板兒互換了玩具(佛手和柚子),也為他們以後結親埋下伏筆。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寶玉曾兩次想把北靜王的東西轉贈給黛玉:一次是秦可卿出殯,寶玉路謁北靜王,北靜王送給寶玉的見面禮,聖上親賜鶺鴒香念珠一串。寶玉覺得此物非比尋常,就珍藏了起來,準備送給黛玉。當時黛玉剛好回揚州探望生病的林如海,黛玉從揚州回來後,寶玉就把此串轉贈黛玉,結果黛玉一句“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另一次是黛玉犯了舊疾,寶玉冒雨前去探望,帶著北靜王送的一套雨具:斗笠、蓑衣和木屐。黛玉發現寶玉披的斗笠不是尋常市賣的的,就問是哪裡得來的,寶玉就說是北靜王送的,非常精巧,你(黛玉)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了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那漁婆兒了。”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因此,就有人根據蔣玉菡和襲人的事情,推斷出80後北靜王有可能向黛玉提親,賈府迫於壓力,或者想要巴結北靜王,所以決定犧牲黛玉,把她送給北靜王。因為寶玉曾經轉贈北靜王的東西給黛玉,所以,北靜王向黛玉提親的事情,還是寶玉做的媒。因為黛玉沒有收北靜王的東西,所以黛玉為了反抗,在竹林裡上吊自殺,親事不成。

先說說寶玉會不會為北靜王和林黛玉做媒。寶玉和黛玉,那是前世有緣,今生有意。林妹妹非寶玉不嫁,寶玉非林妹妹不娶(雖然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和寶釵成親了,但是不久就出家了,可見寶玉心裡只有林妹妹),豈會主動把林妹妹拱手讓人?就算是寶玉無力阻止賈府其他人要把黛玉“獻出去”,寶玉也會去求北靜王放過黛玉的。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再來說說北靜王會不會向黛玉提親的問題。北靜王出場的時候是這樣描述的: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北靜王)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遠遠瞥見就覺得好個儀表人材,待到近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然而,這樣的人物卻並非“鑽石王老五”,而是一個“已婚青年”。

賈母八旬壽慶,南安太妃問起姑娘們,賈母讓請了寶釵姊妹與黛玉探春湘雲五人來至園中,其中湘雲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這裡,聽見我來了還不出來,還只等請去.我明兒和你叔叔算帳。”因一手拉著探春,一手拉著寶釵,問幾歲了,又連聲誇讚。因又鬆了他兩個,又拉著黛玉寶琴,也著實細看,極誇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誇那一個的是。"早有人將備用禮物打點出五分來:金玉戒指各五個,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們姊妹們別笑話,留著賞丫頭們罷。”五人忙拜謝過.北靜王妃也有五樣禮物,餘者不必細說。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這一段交代了兩個問題:第一,對賈府的姑娘們感興趣的人是南安太妃,這也為後文探春遠嫁埋下了伏筆(當然,也有說這次南安太妃其實是來賈府選兒媳的,看中的人正是探春,這個以後再談)。第二,北靜王已婚,而且是有正妃的。另外一回,寶玉有事外出,撒謊說是北靜王的一個要緊姬妾歿了,眾人都沒有懷疑過這個理由,可見北靜王確實還有其他姬妾。

通過上面的分析,北靜王作為有妻有妾的已婚人士,如果向黛玉提親,也就是說黛玉只能做“妾”了。黛玉再怎麼父母雙亡,好歹也是官宦之後,又養在國公府,豈能給人作妾?北靜王豈能幹出這樣的事情?又有人說,賈府敗落了,急於找個靠山,所以主動“獻出”黛玉的。北靜王府和賈府本身就是世交,賈府有難,北靜王除非已經無能為力,否則絕不會袖手旁觀,更不會要求賈府“獻出”黛玉作為交換。且不說賈府會不會不顧臉面,幹出這種齷齪事,就是賈府真這麼幹了,北靜王也不會答應。

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最後說說黛玉會不會答應給北靜王作妾。黛玉心裡只有寶玉,寶玉轉贈北靜王的東西,黛玉直呼“什麼臭男人拿過的!”。在黛玉心裡,除了寶玉,其他的男性都是“臭男人”,北靜王也不能例外。這樣的黛玉,就是北靜王未曾婚娶,想要求娶黛玉做正妃也是不能的,更何況是作妾?又有人說那時候是寶玉遇難,身陷囹圄,黛玉為了救寶玉才甘願“獻身”的。如果黛玉是自願獻身,又何必上吊自殺?如果是被迫,以北靜王的為人以及北靜王府和賈府的交情,又是為了救寶玉,北靜王需要賈府“獻出”黛玉作為交換?

逍遙子真的非常佩服很多人的腦洞。寶玉做媒讓北靜王向黛玉提親?這樣曲解寶玉,敗壞北靜王,羞辱黛玉,這是對他們三人有多大的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