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滸傳》中史文恭的槍法較林沖如何?

金陵獵奇君


豹子頭林沖是梁山上第一位正規部隊出身的軍官,充任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善使丈八蛇矛,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名字響亮、大氣,透著武將的氣息。因而,也深得《水滸傳》讀者的喜愛,在民間很有人氣,粉絲眾多,不可冒犯。

史文恭則是《水滸傳》戰將中少有的極端反派,是梁山泊的死敵。但是,施耐庵筆下的史文恭武藝高強,胯下照夜玉獅子寶馬,掌中方天畫戟、朱櫻丈二點鋼槍,力敵萬人。而且,小有智謀,臨陣有大將之風。施耐庵很喜歡這個角色,但因為與梁山為敵,令讀者愛恨交加。加之宋江嫁禍於人,把射殺晁蓋的仇恨轉嫁到史文恭頭上,從而,使這員智謀與武力均有極高造詣的好漢成了有才無德的宵小。

然而,僅以武藝衡量,史文恭卻一點都不輸與林沖,兩強相遇,恰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以下,簡要評析一番二人的武藝,雖然不一定能夠論出個高低來,但也表明一番綠野老道的看法,與列為看官共賞。

林沖深得高俅器重

《水滸傳》寫道,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本官乃殿帥府太尉高俅。這八十萬禁軍實則厲害,乃是北宋朝廷的正規部隊,國防的中堅力量。林沖能夠在國家主力武裝部隊中擔任教頭,說明他武功是相當了得的。

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林沖的“教頭”職務是有職責限制的,他只負責教習槍棒兩門課程。後來上梁山的金槍手徐寧,與林沖一樣,是金槍班的教練,只教一門課程。最早出場的林沖另外一名同事、九紋龍史進的師父王進則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地位顯然比林沖要高,屬於綜合能力更強的教頭。所以,史進學到的武藝涉及一十八般,不僅限於槍棒兩項。王進的父親王升更為牛逼,是八十萬禁軍督軍教頭,管著王進這些教頭,林沖、徐寧等單科教頭則差著至少兩個層級。

儘管林沖地位比較低,但卻深得高太尉的賞識和器重。林沖在高太尉那裡,享受著“大請大受”的高新待遇,這個待遇令比他官職高得多的同僚陸謙的嫉妒,也為後來遭遇陷害埋下了禍根。

林沖不僅薪金待遇高,而且和高俅走得很近。林沖之所以輕易中計,懷抱利刃誤闖白虎節堂,就是因為高俅非常信任和器重於他。私下裡聊天乃至喝酒吹牛時,高俅誇耀自己私藏一把寶刀,林沖大概也央求高太尉拿出來看看,始終未能如願。太尉和一個小小的教頭走得這麼近,說明高俅很看重林沖。高俅看中林沖不會因為是別的緣故,主要的是看中了林沖的武藝。高俅對林沖而言,是有知遇之恩的。歷史上的高俅也確實如此,曾經極力推薦劉仲武之子劉錡,使之成為一代抗金名將。這是題外的話。

從收到本官器重和賞識的情況看,林沖的武藝大概並不弱於上面的教頭、都教頭,在禁軍中當屬一流武將。

史文恭能進梁山五虎將行列

史文恭不過是曾頭市聘請的武術教師,地位遠不及林沖。但是,豪傑出自草莽,英雄拔於卒伍,雖然只是一個私家武裝的教頭,史文恭的武藝不一定就不及林沖。與史文恭一樣身份的,還有祝家莊的武術教練、病尉遲孫立的師兄欒廷玉。手下的徒弟雖然武功要次一點,但也不是白給,祝龍與林沖殺了三十餘回合,打成平手。祝虎則與梁山泊八驃騎戰將穆弘鬥了三十餘回合,也沒分出輸贏。徒弟這般厲害,師父的本事也不會查到哪裡去。欒廷玉曾經一錘打翻摩雲金翅歐鵬,大戰霹靂火秦明二十餘回合不分勝敗。

欒廷玉證明鄉間草莽也有武林高手,臨陣對敵絲毫不輸與林沖、秦明這等正規部隊出身的戰將。同樣,史文恭也是一員能征慣戰的猛將。

曾頭市是金國人經營的地盤,史文恭的來歷書中沒有交代,但卻教了五個弟子,曾家五虎武學成就雖然參差不齊,但也有十分能打的戰將。曾氏五兄弟中的老四曾魁曾與林沖鬥了二十餘合,不分勝敗。但是,曾魁卻自知料敵林沖不過,自覺的退出了戰鬥。曾魁的武藝應當在祝龍之下,進不了一流武將的行列。

老大曾塗武功最高,小溫侯呂方只能在他面前只能招架三十個回合。賽仁貴郭盛見呂方打不過曾塗,出馬相助,雙戟並舉還是打不過曾家老大。花榮一見情況不妙,下黑手發暗箭,射死了曾塗。曾家老大的武功實力應當與祝龍相當,大概也能在林沖面前走三十個回合以上。

手下弟子不弱,史文恭自然武藝超群。霹靂火秦明位居梁山泊五虎大將第三名,力壓河東名將雙邊呼延灼,與花榮、呼延、索超對打,秦明絲毫不落下風。即便如此,史文恭二十回合殺敗秦明,還在他腿上紮了一槍。史文恭可謂神將,若上梁山,必定可以位居五虎將之列,而且排名靠前。

史文恭武藝在林沖之上

林沖沒有跟史文恭直接交戰過,也不好論出個高低來。不過,林沖曾經與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敗,秦明也與呼延灼在青州城外惡戰四五十回合,同樣勢均力敵。如此,則林沖、秦明、呼延灼的武力基本上在同一檔次之上。那麼,如果單較武力,林沖恐怕要稍遜史文恭一籌。

整部《水滸傳》(不包括《徵四寇》),史文恭的武藝應當排名第一,盧俊義也要輸他一篾片。別看盧員外活捉了史文恭,那是在一種很特殊的條件下,讓玉麒麟一戰成名。倘若真刀真槍的公平對打,同樣是民間武師出身的盧俊義不一定能贏得了。

當初,盧員外被誆騙,從梁山經過時,就與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人有過交手。其中,魯智深的武藝與林沖、呼延灼、楊志差不多,與秦明打也可能是平手。但是,盧俊義卻贏不了魯智深。儘管魯智深奉命假打,但想打就打,想走就走,盧員外絲毫沒辦法。盧員外是鉚著勁的要捉拿梁山好漢的,竟然被魯智深等人完了一把狠的,還弄了一身臭汗。所以,盧俊義的武功不會高於史文恭。

盧俊義也沒和林沖打過,就以盧員外的虛名衡量,林教頭應當能夠與他打個平手。這樣,也就能夠比對出林沖與史文恭的武功高低了。大抵上是,林沖的硬實力要略輸於史文恭。

林沖能夠最終打贏史文恭

戰將臨陣,捉對廝殺,雖然以武功為先。但是,膽氣、智慧則可以彌補武功上的微弱差距。秦明綽號霹靂火,性格暴躁,打仗僅憑硬實力,顯得有勇無謀。所以,秦明武功雖然很高,但卻是梁山上最活捉次數最多的超一流戰將。清風寨被擒,祝家莊被擒,也就難怪在曾頭市吃了大敗仗。因而,秦明與史文恭之間的戰績,不能完全作為林沖與史文恭之間武力值的參照。

前文已講到,林沖是正規軍出身,臨陣打仗的套路非常嫻熟。刀槍往來之間,林沖能夠根據對手的招式,作出最正確的選擇。柴進莊上棒打洪教頭,施耐庵寫得清楚,林沖是先仔細觀察對手的招式,“看他腳步已亂了”才動手進攻,一招便將來勢洶洶的洪教頭打翻在地。秦明打仗,似乎與洪教頭大有一比,腦袋裡欠顆螺絲而損失了不少武力值。

林沖從出場時起就從來沒打過敗仗,這不單是武功很高的原因。在八十萬禁軍中,有很多高手,林沖有的是機會與一流武師切磋的機會,什麼招式沒見過?打架講究“一打眼,二打膽,三打手不善”,眼力見是最要緊的勾當。像《三岔口》那樣的對打,誰也贏不了誰。

史文恭固然武功要高出林沖,但論實戰,不一定能贏得了林教頭。假定這二人對戰,估計一百回合也難分出勝敗來。這樣,就看二人的必勝膽氣了。史文恭的心理素質肯定是不及林沖的,當曾頭市潰敗後,史文恭竟然不敢憑本事殺出重圍,選擇了最懦弱的落荒而逃的方式。遇到盧俊義時,絲毫不敢抵抗,心膽俱裂而試圖繼續逃命,最終落得個就擒殞命的下場。

林沖有英豪之氣,兩強相遇勇者勝,史文恭與林沖的差距就在“膽氣”二字之上。一百回合之後,必定是林沖勝出。


綠野萍蹤01


史文恭和林沖本是師兄弟,包括盧俊義,他們三人的師父同為北宋年間著名武師,被人稱為“陝西大俠鐵臂膀”的周侗!

“玉麒麟”盧俊義是天資聰穎,有習武的天份,拳腳棍棒雙絕,武功天下第一!史文恭和林沖的武功也是出類拔萃!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後被高俅父子誣陷,風雪山神廟後上梁山!後來,梁山排座次時,林沖排第六位,與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並稱“馬軍五虎將”,人說“馬上林沖,馬下武松”也是對林沖武藝的肯定!逼上梁山之後,林沖被委以重任!“祝家莊之戰”生擒扈三娘,打敗“祝氏三傑”之一祝龍;“高唐州之戰”刺死統制官於直,消滅太守高廉的神兵;“迎擊呼延灼之戰”與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之上不分勝敗;“曾頭市之戰”和“曾家五虎”之一的曾魁鬥三十餘回合不分勝敗,但是曾魁自認不勝;“迎擊關勝之戰”與秦明雙戰關勝,在即將勝利時宋江擔心關勝陣亡叫二人退下,後率部擊敗郝思文;“凌州之戰”與楊志殺散凌州軍馬,解救戰敗的關勝!

可見林沖的實力與呼延灼和關勝相當,絕不弱於他們!並且林沖更適合在戰場上,領軍作戰,沒有敗仗,這是他的優勢,畢竟林沖是帶兵之人!

作為林沖的師兄,史文恭在曾頭市一箭射中晁蓋,導致晁天王死亡!所以梁山對史文恭恨的咬牙切齒,勢必要為晁天王報仇雪恨!接著,梁山派重兵圍剿曾頭市,要抓拿史文恭!“霹靂火”秦明先上,但二十合不敵,能夠在二十回合內擊敗秦明的人,整個《水滸傳》裡面能挑出幾個?可見史文恭的實力!

但隨後,史文恭被大師兄“玉麒麟”盧俊義輕鬆拿下,而沒有和林沖真正交手!

綜上來看,盧俊義的實力絕對要強於林沖和史文恭,這是毋庸置疑的!

林沖沒與史文恭相比,我個人覺得林沖和史文恭單挑,五十回合內是不分勝負,五十回合以上,林沖的贏面要大一些!但至少在一百回合以上,才能看出破綻!最終我認為林沖勝!





忠肝義膽嶽老三


這個問題呢 先提一下電視劇98版的水滸傳,裡面有這樣一段:宋江派霹靂火秦明壓頭陣,陣中多是此番情景....上圖


電視劇中的打鬥片段來看,雖說二人也是槍去棒來鬥了數回合,但明顯能看出秦明攻少防多,最終..被史文恭挑於馬下。

陣前觀戰的林教頭這樣說到:這廝槍法好生了得!

單從這裡差不多就可以看出林沖認為史文恭的實力不在自己之下。



書中更是這樣寫道:
斯時史文恭出馬,橫殺過來。宋江陣上秦明要奪頭功,飛奔坐下馬來迎。二騎相交,軍器並舉。約鬥二十餘合,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踢下馬來。

我們都知道秦明慣使一條烽火狼牙棒,典型的力量型戰士,以往梁山泊的大小戰役多是秦明打頭陣,比如:vs呼延灼。在這裡卻被史文恭二十回合打的力怯,得見史文恭卻有兩把刷子。

而此後,電視劇是這樣演的:

我去會他!!結合語境可以看出林沖通過觀戰,史文恭的槍法雖了得,但自己非等閒之輩,也算是梁山泊的純武力擔當,並不懼他,說完之後提槍拍馬掩殺了過去準備和史文恭一較高下。之後我們也知道了,花榮加入混戰,(說實在的確實想看看他倆誰比較牛逼,花榮非要去攪和,也許花榮知道,林教頭縱然槍法了得,可史文恭刺傷秦明實力也不低,萬一林教頭有閃失。)林沖一個回馬槍刺死了曾家的一個兒子。武松魯智深攔路卻被史文恭縱馬逃脫。

而書中一干人等救回秦明,“收回敗軍,離寨十里駐紮”。並沒有林沖vs史文恭的描寫。
有一說法是盧俊義、史文恭、林沖、岳飛、武松這五個人或是拜師或是被指點,都是周侗的徒弟,單從水滸一書中並未提及。

而且之前有提到過,誰抓了史文恭,誰就是梁山的老大。在這裡呢,咱們拋開很多人提到過的宋江的陰謀論,只談武力,個人認為:


二人沒有正面剛過,林教頭在很多水滸迷中也是神一般都存在,而史文恭二十回合刺傷了秦明(雖說有坐騎夜照玉獅子馬加成),試問林沖在二十回合之內能做到嗎?答案是不一定。這取決於打法等多方面因素,林教頭的打法與性格一樣,基本是纏鬥。跟誰打不都是三十,五十回合左右,當然了,這個也不不同於中小學數學裡的

A>B,B>C,A>C。

況且梁山軍馬長途跋涉上門約架,曾頭市這邊本就是以逸待勞。誰強誰弱,需討論的更細化。


史文恭實力在秦明之上雖說是坐實了,但林教頭也是無敗績。


綜上所述:

林沖與史文恭五五開!

歡迎大家討論!


蓋世團長李雲龍


史文恭槍法十分了得,如果和林沖比較那誰更厲害呢?

史文恭只是曾頭市的一名教師,而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從名聲上來說,自然是林沖名頭更響。當然一個人的武力值也不能光看名氣,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事也不少。林沖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但當時北宋有上千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可見林沖充其量也就相當於一名教練,只不過林沖上班的單位比史文恭上班的單位級別要高一些。

英雄不問出處。史文恭是個不得志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如此武藝在曾頭市甘做一名教師。史文恭二十回合打敗秦明,林沖在馬上稱讚這廝槍法好生了得。林沖用回馬槍誘殺曾家一子,史文恭襲來被花榮一箭射去,史文恭一槍擋開來箭,接著又騎著夜照玉獅子躍過武松和魯智深逃回曾頭市。花榮之所以放箭是怕林沖萬一有失,可見史文恭在眾好漢心中也是十分了得。最後,盧俊義對史文恭。史文恭放暗箭被盧俊義用武器的木柄接住,然後就一下結果了史文恭。

這些都是老版《水滸傳》中所演。原著中史文恭還擅使方天畫戟,其也不是被盧俊義一人一招殺死。原著中史文恭是被一夥好漢圍攻沒了去路,盧俊義用一把朴刀擊中史文恭大腿,眾好漢才將史文恭擒住。可見,盧俊義並沒有電視劇中可以秒殺史文恭那樣誇張。一些演義中還有說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是一個師傅周侗,但《水滸傳》原著中從未提及。

不管怎樣,綜合來看,史文恭的槍法比林沖稍高,至少也是個平手。






醉臥沙場君莫笑啊啊啊


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兩個人沒有交過手。不過水滸傳原著在描寫這一段時,此處疑點重重,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

第一,史文恭“槍法無雙”的觀念是建立在二十回合刺傷率先退場的秦明之上的。秦明被刺傷,完全是因為馬沒有史文恭的馬好,說明秦明二十回合雖然落敗,但還是有能力保自己全身而退的。(原文:約二十餘合,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後腿股上早著)也就是說史文恭並沒有以訛傳訛的那麼神,畢竟秦明是退場的時候被史文恭趕上刺傷的,並不是交戰中被刺傷的。雖然結果一樣,但過程並不一樣,也就是說史文恭並沒有坊間傳聞的那麼神。

秦明確實不如史文恭勇猛,但史文恭也並非坊間傳聞的那麼神。所以看書要看透,切莫盲目跟風。

第二,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三下五除二便活捉了史文恭,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史文恭倉皇出逃,確實膽戰心驚。但在盧俊義面前十回合都沒撐上,盧俊義雖有心理上的優勢,但這裡邊的武評圈實在是蹊蹺至極。盧俊義確實比秦明厲害,但通過史文恭這一對比,盧俊義似乎十回合內活捉秦明,可能麼?很明顯,不可能,秦明就算再弱,都不可能在十回合內被活捉。而且秦明有後期五十回合打平孫安的光輝戰績,書中沒有任何誰不如誰的描寫,有理有據相信秦明和孫安同一個水平。即便如此,盧俊義活捉孫安還是廢了一番周折的,也沒有達到十回合或者二十回合之內活捉孫安。

秦明、呼延灼、林沖幾個人大致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並沒有差距特別大,甚至微乎其微。(為何說秦明、林沖、呼延灼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後續會解釋)

第三,宋江派秦明去打頭陣,本身就疑點重重。

晁蓋臨終的遺言並沒有說明是史文恭殺的自己,而史文恭從頭到尾也沒有說過是他殺的晁蓋。

另外,以史文恭的智謀,史文恭會傻到在自己的毒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麼?嫌自己的敵人不夠多麼?再一個,以史文恭的能力,殺一個戰五渣的晁蓋,犯不著毒箭吧?晁蓋中箭時是在深夜,亂軍之中,深夜裡一箭命中晁蓋,按這說法,史文恭的箭法都可以媲美花榮了。既然用的是毒箭為什麼只有晁蓋中了毒箭,別人卻沒有?

而且最主要的是原著裡在描寫晁蓋中箭時,絲毫沒有提到史文恭。所以史文恭在不在陣中都是一個問題。所以這是水滸傳中一個最大的疑點,卻最容易被很多人忽視。

所以晁蓋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到了宋江這,宋江是怎麼說的?原文中他是這麼和眾頭領說的:“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今骨肉未寒,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所以宋江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

所以,他讓秦明打頭陣,本身就是個疑點。秦明是誰?是宋江的親信。當時梁山上有三個一等一高手,一個秦明,一個呼延灼,一個林沖。宋江點將偏偏點的是秦明,而非曾經讓位晁蓋的林沖,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疑點。至於宋江有沒有授意秦明讓其假打來烘托盧俊義,那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了。

第四,林沖五十回合平呼延灼,而呼延灼在青州城下又五十回合打平秦明(筆者認為秦明佔了上風)

青州城下,秦明和呼延灼確實是棋逢對手,打的不亦樂乎。兩個人勢均力敵,打了五十回合,慕容知府怕呼延灼有閃失,率先鳴金收兵。筆者認為,論正面武力,秦明略勝呼延灼一籌。

慕容知府怕呼延灼有閃失,難道宋江不怕秦明有閃失麼?慕容知府一屆文官都能看出來呼延灼落了下風,很明顯呼延灼的武力是小於等於秦明的,但兩個人差距不大,基本上還是在一個水平線上。呼延灼說“秦明棍法已亂”,那畢竟是呼延灼一個人的說法,畢竟呼延灼連環馬被破,他是有求於慕容知府的,有理有據認為呼延灼說的這句話有水分。

但並不能因為呼延灼,而斷定秦明要比林沖強,畢竟兩個人都沒有交過手,但至少可以證明秦明、林沖、呼延灼三個人的武力雖然有高有低,倒也大致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秦明不敵史文恭,林沖、呼延灼也不見得能敵史文恭。

所以,史文恭的槍法究竟比不比林沖犀利,個人愚見,史文恭的槍法是要比林沖犀利的。因為秦明被刺後,緊接著宋江又急調關勝、徐寧下山,這一系列的舉動已經說明史文恭確實並非等閒之輩。如果林沖如果真的比史文恭強,宋江也犯不著在秦明被刺後,馬上調關勝、徐寧兩員猛將馬不停蹄前來助戰。

但是戰場上風雲變幻莫測,武將決鬥並非靠的武力,還是多多少少靠一些計謀的。比如石寶和關勝打了二十回合,石寶回馬便走,關勝認為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又怕他用計,就不追趕。至於林沖和史文恭誰的計謀更高一籌,這個書中沒做表示,也沒有參照案例,不做分析。


很多人搞不懂秦明的敗和盧俊義上山有什麼關係,我簡單的說一下。

首先秦明二十回合敗史文恭,確實烘托了史文恭武功蓋世,至少宋江認為秦明打不過的人,林沖、呼延灼、關勝也不一定能打的過。

其次,盧俊義在梁山上沒有任何根基,這跟林沖的晁蓋舊部、呼延灼勢力本身就是本質上的區別,也就是說就算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他也沒有資格去跟宋江爭奪老大的座位,所以才有了分兵打二府、盧俊義接連十幾天都不出戰的這一臺小丑戲碼。

最後,也就是說秦明二十回合敗史文恭,本身也有疑點。這就導致了秦明必須敗,史文恭必須贏,不然烘托不了史文恭武功蓋世,也不能讓盧俊義登場。如果秦明真的捶死了史文恭,按著晁蓋的遺言,則要立秦明為寨主,雖說是自己的親信,但宋江的“上位”會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因為宋江需要的就是盧俊義這樣的“煙霧彈”。

注:題目既然說的是《水滸傳》,也就否定了史文恭、盧俊義、林沖、岳飛、武松師兄弟一說。因為縱觀《水滸傳》整部書,都沒有一個字描寫師兄弟,切莫盲目跟風。


青衫素人


史文恭,是水滸傳中曾頭市“曾家五虎”的武術教師,其親手調教的五個徒弟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五兄弟,都有不俗的武功表現。

其中,老大曾塗僅在三十回合內,就將宋江的大內保驃守護中軍馬軍驍將呂方殺得戟法亂了,只辦得遮架躲閃。

(呂方電視劇圖片)

呂方,儘管沒排進36天罡星,但其武功之高強,絕對不在馬軍八虎騎之下,平定江南時,約鬥了五六十合,呂方將方天定手下二十四偏將之首的厲天佑一戟刺死。


此外,呂方直取石寶,兩將鬥到五十餘合,呂方方才力怯;那石寶可是方臘麾下四大元帥排名第一,稱南離大將軍,使一口劈風刀和流星錘,連續擊殺梁山泊索超、鄧飛、馬麟、鮑旭、燕順五員猛將,用五虎上將之首關勝的話來說,石寶刀法不在關某之下。

(曾家五虎電視劇圖片)

本領已是好生了得的呂方,僅過了三十招,就只辦得遮架躲閃,可見曾塗槍法不在梁山泊五虎上將之下,甚至比石寶都厲害,呂方與此兩將單挑時的回合數,就可以簡單類推,徒弟曾塗已經如此了得,想必師傅史文恭那是更加厲害。

(五虎將第三秦明電視劇圖片)

史文恭,果然是條好漢,與梁山泊五虎將排名第三的秦明單挑,僅鬥了二十回合,書中描述道:“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神槍到處,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下馬來。”

以書中秦明的武功來判斷,同為五虎上將排名第二的林沖,與秦明當在伯仲之間,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應該比秦明武功略強些。


(曾頭市武術教師史文恭電視劇圖片)

儘管林沖並未和史文恭有過直接較量,但從秦明要搶頭功,主動出馬單挑史文恭,僅二十回合就力怯,望本陣便走,力怯,就是氣力不加;望本陣便走,事實上就是撥轉馬頭逃之夭夭,並被史文恭一槍刺下馬來判斷,林沖頂多和史文恭能鬥三四十招,最終將被史文恭打敗。

(五虎將第二林沖電視劇圖片)

綜上,由於史文恭僅用了二十回合,就將梁山泊馬軍五虎上將排名第三的秦明刺下馬來,比秦明武功略強的五虎上將排名第二的林沖,與史文恭較量槍法,也頂多能堅持三四十回合,結論是史文恭完勝林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參與討論,發表你的高論。


國平軍史


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有很多人愛拿秦明、呼延灼對比。認為林沖與二人同水平,就推理出林沖不敵史文恭的結論。這種結論是科學的。應從兩人全部戰績結合當時壞境去分析才對。僅從水滸傳來看:史文恭武藝高強,是個較難對付的對手。但是並非無人可敵。只拿史個人的看法來說,他認為自己是不可能戰勝林沖的,從戰場表現也說明了這一點,每遇林沖史文恭便釆取避讓,即使退軍但有林斷後時史也不敢追。但是史有良馬佩備,林要秒殺史也是不可能的。再分析以下其它人的看法,首先晃蓋、宋江、秦明、盧俊義、這些人的觀點是認為林沖是勝過史文恭的。但是林沖為人善良,不到危急時機他是下不了殺心的,平時表現證明與一般無恩怨的江湖人物對戰,林沖太多是隻求自保,無心殺人。無論本領高下,大多戰平而已。假如對史有高球之恨的話。史定為林沖敗將無疑。


孔五英


林沖和秦明的武藝,我們可以通過他倆和呼延灼的交戰,來一看高下。“這裡呼延灼自戰林沖,兩個正是對手”,“兩個鬥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秦明與呼延灼廝殺,正是對手。兩個鬥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作者施耐庵給林沖、呼延灼、秦明三人的定位是“正是對手”,而不是“敵不過、不是對手、力怯、招架不住”,林、秦、呼三人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而梁山上的五虎猛將秦明,竟然被史文恭在二十餘合打的力怯,望本陣便走,太驚人了!全書正常交戰(排除暗器、法術),能擊敗五虎將的只此一例,史文恭憑此一戰足以傲視群雄! 史文恭的徒弟曾塗和小溫侯呂方交戰,三十合後呂方戟法亂了,只辦得遮架躲閃,抵敵不住,而呂方對陣石寶能力扛五十合才力怯,五虎將關勝對石寶的評價是“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由此可見曾塗是個武藝高強之人,具有虎、驃的武藝,也佐證了他師傅史文恭的武藝! 林沖起碼要有三、五十合拿下呼延灼或秦明的實力,才能和史文恭打個平手,然而林沖做不到。只能在林粉絲口中憑“林沖遇強則強,從無敗績”來意淫一下……


zjx花果樹


史文恭的槍法應跟林沖半斤八兩。因為講到秦明,悟空才有此一問,因為史文恭打秦明太過搶眼,20回合正面交鋒把秦明打得回頭就跑,然後被趕上一槍刺中大腿,這個武力差太大。而秦明跟林沖同屬於五虎上將,可以理解為武力同屬於一個層次,這下林沖的實力就不好看了。



我覺得史文恭打敗秦明時騎的照夜獅子馬,在水滸裡就是最牛的坐騎了,一個好的坐騎對單挑能力幫助是極大的,還記得關二爺騎著赤兔馬砍了顏良文丑吧,就是馬快。還有史文恭用的兵器是方天畫戟,能用畫戟的人都是力量和技巧並重的高手,要不然就是呂方郭盛這種花花架子,很顯然史文恭屬於前者。而秦明的兵器是狼牙棒,是勢大力沉但是靈巧方面不足的,遇到靈巧和力量並重的史文恭,又騎了寶馬,變成靈巧能夠壓制秦明瞭,遇到剋星了,於是敗的快。



換句話說我認為林沖是用丈八蛇矛的,也是力量技巧並重的,而且戰場表現要優於其他四虎大將。關勝雖是五虎之首,主要還是靠祖上的名氣大,還比較支持宋江。我覺得如果給林沖騎了寶馬,他也有20回合敗秦明的實力。至於史文恭與林沖的武力,差不多的。



憶秦皇漢武


水滸中,史文恭和林沖是最愛讓人拿出來比較的兩個人。


1、

史文恭神秘,邪惡,武功高深莫測。

林沖儒雅,正氣,曾做過高大上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一生未嘗敗績。

最弔詭的是,他們兩個曾經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大打一場,分出高低上下。

可是最終卻失之交臂。

他倆到底誰強誰弱就成了一樁懸案,也成為許多水滸迷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最後成了兩人粉絲的一次比拼和狂歡。

2、

如果按照“陰謀論”的邏輯來推理,(就是指如果晁蓋之死和盧俊義上山是一場陰謀的話)那麼,林沖肯定能打得過史文恭,不但能打過,而且還能生擒活捉。

因為按照晁蓋的遺言規定,哪個能捉住射死他的人就可以做梁山泊主。(現在先不討論射死晁天王的真兇是誰,暫且就認定為史文恭。而且宋江在晁蓋死後也已經定了調子,已經把史文恭認定為兇手了)

可是,晁蓋入土為安後,宋江卻遲遲不肯發兵曾頭市,為晁天王報仇,而非要等到盧俊義上山後才去。

這很值得懷疑。

是否可以這樣認定呢,宋江知道林沖有能力活捉史文恭。而此時一旦發兵攻打曾頭市,林沖免不了就要和史文恭短兵相接,如果林沖捉住了史文恭,那場面就很尷尬了。

林沖有資歷,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脈。現在他完成了晁天王的遺囑,那坐上頭把交椅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幾乎沒有任何阻止他當老大的理由。

當然,林沖也可能會像晁蓋剛上山的時候一樣,堅決推讓。可是,也有可能他不再這樣做,那樣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退一步說,就算是林沖推讓出頭把交椅,宋江坐上去也很尷尬,缺少說服力。

而讓盧俊義去幹這件事的效果則不同,他資歷淺,在梁山沒有根基,即使讓他當老大他心裡也不會踏實,兄弟們也不會服氣。所以不論怎樣,他都會堅決推讓這個位子,請宋江去坐。

此時宋江再順水推舟,就會顯得正當的多。

繞了半天就是為了說明,維護宋江的一些人確信林沖能夠活捉史文恭,所以不敢立刻發兵攻打曾頭市,而非要把盧俊義折騰上山才肯去。


這說明,林沖的武藝要比史文恭高出一截。

3、

如果排除陰謀論,就按書中給出的戰例進行硬橋硬馬的對比,那麼就可以推斷出,林沖不是史文恭的對手。

秦明和林沖分別都和呼延灼交過手,未分勝負。這可以看做三人的武力值大致相當,即使有差距,應該也不大,至少百十回合以上才能分出勝負。

但是,秦明和史文恭打了二十餘合就感到“力怯”了,撥轉馬頭想逃回本陣,這可是破天荒的唯一一次啊。要知道,秦明的綽號為“霹靂火”,說明他性如烈火,打仗就從來沒有認過慫,而且向來每次都要打頭陣。

可是這次,卻“力怯”了,還產生了逃跑的慾望。

這說明,史文恭對他具備碾壓性的優勢,他確實感到了死亡的恐懼。

就這樣,還沒有跑成,書上說:

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馬來。

這可是輸架又輸人!這事發生在秦明身上,只能說不可思議。

而前面我們說過,秦明和林沖的武藝大致相當,現在秦明敗得這麼狼狽。那說明,林沖也遠遠不是史文恭的對手。

無論史文恭的武藝具體如何,敢和梁山泊硬剛,他也算是一條漢子,直到最後被剮,也沒有說一句軟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