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深晚薦讀|神奇!“繡花功夫”接上斷指,用腳趾造出新手指

深晚薦讀|神奇!“繡花功夫”接上斷指,用腳趾造出新手指

神!"繡花功夫"接活斷指尖

5 月 28 日,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獲悉,該院近期接診一斷指保潔阿姨,骨科醫生在 3D 顯微鏡下,施展兩個小時的"繡花功夫",為患者成功接通兩根血管兩條神經,實現指尖再植。

5 月 9 日,一名 61 歲的保潔王阿姨做衛生時,手扶在門邊。這個時候外面風很大,被狂風吹動的門突然"砰"的一聲關上了,阿姨還來不及縮手,右手食指不幸被門夾斷,鮮血直流。

手指沒了,要截指?王阿姨很快被送到南醫大深圳醫院骨科,醫生說可以進行再植,但手指再植的時間不能超過 8 個小時。情況緊急,醫院迅速開啟綠色通道,為王阿姨進行指尖再植術。

據悉,普通的斷指再植對於骨科的醫生來說並不難,但是指尖再植術難度很大。指尖動脈的遠端分支血管越遠越細,這個部位的血管直徑只有 0.2 至 0.3 毫米,相當於兩根頭髮那麼細。醫生要將斷開的血管接起來,要用比頭髮絲還細得多的顯微線進行縫合。尤其是這樣的傷口屬於擠壓撕脫傷,參差不齊,難度更大。

該院醫生在 3D 蔡司顯微鏡的幫助下,進行了兩個小時的精細修復,成功接通了 1 根動脈血管、1 根靜脈血管和兩條神經,王阿姨的指尖接好了。經過一週的康復治療,阿姨的右手食指可以活動自如了。

南醫大深圳醫院醫生提醒,夏季颱風多發,一旦發生斷指或斷肢事故,應將妥善保管離斷肢體,切忌用消毒水浸泡離斷組織或斷肢直接與冰水接觸 , 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患者應儘可能用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將病人送至技術條件允許的醫療機構。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 通訊員 王小歡

奇!用腳指造出一根新手指

12 歲的小琳(化名)生來就患有罕見的先天性手指缺如症,左手只有一根大拇指,她從小到大都習慣把左手藏在背後。近日,深圳"三名工程"顧玉東院士手外科團隊專家為她把腳趾移植到手掌,幫她"長"出新手指。

據瞭解,在"潮醫會"慈善基金的支持下,"三名工程"顧玉東院士手外科團隊、深圳人民醫院手顯微血管外科團隊聯合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開展了"關注貧困地區先天手足畸形,‘三名工程’院士團隊潮汕慈善行"活動,為潮汕地區患有先天手足畸形,但因經濟困難無法得到及時治療的兒童提供義診及治療。小琳就是這場活動的受益人之一。

記者瞭解到,小琳腕部以外只有一根孤零零的手指,左手拇指指尖只能微微地小幅上下移動,此外,小琳還沒有掌骨,這樣的情況,十分罕見。但由於家庭困難,加上是先天罕見病,10 多年來,小琳從沒接受過任何治療。疾病不但給小琳帶來了生理上的缺陷,更帶來了心理上的陰霾。

雖然是罕見先天性手指缺如症,但經過"三名工程"專家會診後,小琳的左手可以通過手術治療"長出"手指。據市人民醫院手外科主任莊永青介紹,考慮將小琳第二根腳趾移植到手上。

"在移植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移植皮下組織,在小琳的左手上造出一個虎口。此外,在移植的過程中,還要測量好手指的長度,太短或太長,兩個手指不協調,也無法實現手部的功能。"莊永青說。

通過手術,專家團隊為小琳先移植了一個腳趾,希望小琳可以利用現有的兩個手指進行夾、扶的基本功能。接下來將根據功能恢復的情況,再做下一步判斷。莊永青說,如果一次移植多個腳趾,倘若功能恢復得不全面,也是一種浪費,且在移植腳趾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對腳部的影響。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