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貧困戶在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遷二選一的情況下,該如何選擇?

永恆的珍珠紅


問題:農村貧困戶在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遷二選一的情況下,該如何選擇?

我們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危房改造政策還是易地移民搬遷政策,都是國家用來解決貧困戶住房保障問題的好政策!

危房改造政策主要針對農村低保戶、分散供養五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家庭為主,而改造方式主要為維修加固和原址新建兩種,補貼標準國家要求戶均不低於1.4萬元,面積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三人及以上人口戶不超過130平方米。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相對危房改造政策來說,覆蓋的貧困人口面積更大,主要是那些居住偏遠,交通不暢,飲水困難,甚至一方水土無法養活一方人,地災洪災疾病多發地區,這個政策一般都是將貧困群眾安置到鄉鎮的移民安置點,面積同樣是按照家庭人口給,補貼標準全國各地不一樣,陝西商洛是一口人只需要繳納2500元,最多不超過1萬元,便可以得一套移民安置房。


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的區別在於後者需要簽訂舊宅基地有償騰退協議,搬遷4年後,如果生活穩定,原來的宅基地將要騰退但給補償。危房改造不需要簽訂騰退協議。

因此,對於家裡只有老人的人來說,或者人口較少的戶選擇危房改造比較適宜,老人去安置點居住多有不便,還是比較習慣於農村的鄉土生活。而對於家庭人口眾多,又有孩子面臨結婚或者剛結婚的情況,最好選擇易地搬遷。自己再把家裡的老房子自費維修加固下。這對於深山貧困地區的農戶來說,可以解決孩子的婚姻問題和小孩子的上學問題!但單從經濟利益考慮,我支持大家都選擇易地搬遷。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政策,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農村貧困戶在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二選一的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如果說這兩個項目讓小編來選的話,我一定會選易地扶貧搬遷,為什麼?因為補助太多了,基本上貧困戶自己掏不了多少錢,就可以住進新房。下面就來聽小編給你算一筆賬。

國家出臺的《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中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對一些地質災害嚴重、生活條件艱苦等不適宜生活的地方實施易地搬遷,所以,伴隨的補助政策肯定非常的多。就目前來說,易地搬遷的政策具體就是貧困戶人均補助8000元,一般戶人均補助6000元,還有無息貸款,貧困戶提供人均不多於3.5萬元的無息貸款,一般戶提供不超過10萬元的無息貸款。我們舉例來說,張三是村裡的特殊貧困戶,家裡有六口人,由於村裡實施易地搬遷,統一規劃的二層小洋樓,造價是16萬元,政府的補助就是人均8000元,總共4.8萬元,這個是直接給你打銀行卡上的,然後還有11.2萬元的建房款沒著落,怎麼辦,對,就是無息貸款,直接給你帶10.2萬,還剩1萬就要張三自己掏腰包了,你不能自己住房一分錢也不掏,說不過去啊,其實讓農戶自己掏一點錢,就是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在易地搬遷過程中,政府對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場地的都是有項目扶持的,而且綠化、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配套建設,想想建設成的新農村,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啊。


我們接著看危房改造的補助政策,對危房改造,是按照危房等級來補助的,主房屬於CD級危房的,才有補助政策,一是貧困戶D級危房補助2萬元,對五保戶、一二類低保特殊困難戶除2萬補助外,縣財政還有3萬元的補助,一般戶每戶補助1.5萬元,2017年起,還有5年的貼息貸款;C級危房改造補助是有縣財政補助1.15萬元。帳算完以後你心裡就會有一本賬了。其實老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如果能在家裡建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補助也是比較好的。


甘肅清水大小事


農村貧困戶在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遷二選一的情況下,該如何選擇?

根據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來看,選擇易地搬遷肯定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像貧困戶多的地方,基本是生活在交通不便,山高坡陡或是資源貧乏的地方。

如果只選擇危房改造,那麼各種交通條件到時候肯定還是很不方便,再就是其他人都搬走了,就餘你們剩餘的幾家幾戶在信息交流等方面便將落後別人一大段,對孩子以後的教育和看管也不方便。再就是老年人的生活和護理等各方面都只會顯得孤獨寂寞。



而易地搬遷之後以上的缺點就都能解決,且農村整體是向集約化的方向發展的,農民朋友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將自己再次陷入以後的貧困,一步錯就會導致步步錯。


湘村小之草


異地搬遷說起易,做起來唯,農村貧困戶,大都沒有額外收入,僅靠種地為生。易地搬遷雖然省錢省力,但搬遷後離土地就遠了,何況遷入地也不會給你劃方田地。口糧從哪來?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人均土地很少,即使流傳出去一年也超不過二千元錢,所以說不能搞一刀切,還是要因地制宜。


愛是寂莫人


字面理解的話,一個是原址改造修繕,另一個是換地點。

個人認為易地更好點。易地扶貧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重點是逐步脫貧致富!

地點優勢:實行“五靠近”(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鎮、靠近生態旅遊區、靠近產業園區、靠近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