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1949年9月4日,“海遼”輪正由廣州黃埔港運送國民黨軍隊前往海南榆林港進行增援。就在返航的途中,船長方枕流在“海遼”輪上向香港招商局發出一份電報,稱:為了軍運安全,請求進港多添燃油。方枕流之所以急著要去香港,並不是單純為了加油,而是急著去見中共地下黨員劉雙恩,希望能獲取有關起義行動的下一步指示。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停泊在黃埔港的“海遼”輪

來到香港的第二天,也就是1949年9月6日,方枕流走進南國酒家。他用事先約定好的接頭暗號,見到了劉雙恩。方枕流告訴劉雙恩,如果時間拖得越久,一旦“海遼”輪被調往臺灣,那麼,就很難有機會行動了。因此他建議,無論這次香港招商局命令“海遼”輪駛往何處,都要找機會發動起義。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海遼輪船長方枕流

一番思考過後,劉雙恩也同意了方枕流的意見,並叮囑他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計劃和萬全的準備。方枕流也明白,起義之舉不可魯莽行事。除了自己以外,“海遼”輪上其他船員共計53人,要想駕駛“海遼”輪遠行千里、去往解放區,絕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

那麼,怎樣才能帶領大家,和他一同起義呢?就在和劉雙恩見面的當晚,方枕流做出一個他不得不做的冒險行動,那就是在船長室召集了幾名值得信任的骨幹船員,向他們公開了自己打算駕船起義的想法。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當時海遼輪上的骨幹船員

這就是當年在船長室和方枕流開會的幾名骨幹船員。這張合影從左至右分別是二副魚瑞麟、船長方枕流、大副席鳳儀和報務主任馬駿。他們幾位經常在一起收聽解放區的廣播、交流進步書籍,因此,思想進步很快,當聽到方枕流打算起義的想法時,他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馬俊在海遼輪上給船員們做思想工作

有了幾位骨幹船員的力挺,“海遼”號的起義之路又多了一層保障。可船上還有大批普通船員。怎樣才能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呢?方枕流把做通船員思想工作的這個任務交代給了馬駿等人。當時,上海已經解放,而船員們的家.基本上都在上海以及其他解放區。馬駿知道大家思鄉心切,就把收聽到的解放區廣播向他們轉述。當大家聽到解放軍進城以後,晚上都睡在大街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時,都流露出敬佩之情。與此同時,強烈的思鄉之情也讓他們都同意了這次起義行動。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海遼輪船長方枕流在船長室內

雖然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但港口四處都是國民黨的軍艦,就算成功離港,天空中還有不少國民黨的飛機,只要發現他們起義,國民黨的飛機隨時可能對“海遼”輪發動攻擊。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作為一艘商船的“海遼”輪毫無還手的能力,只能面臨被擊沉的命運。那麼如何避免這種種情況的發生呢?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海遼輪起義的計劃航線

方枕流對著海圖徹夜難眠,反覆研究起義航線。最後,他決定“海遼”輪從香港出發,行至橫瀾島等他,轉向113度,避開正常航線上由國民黨控制的臺灣海峽,經過巴林塘海峽進入太平洋,遠離臺灣島東海岸繞道北上,穿過琉球群島北端島嶼,取道濟州島,然後沿朝鮮半島西海岸北上,最終衝過國民黨海軍在渤海灣入口一帶設置的海上封鎖線,到達大連港。這條航線全程2000多海里,需要連續航行8天9夜。

聽解放區的廣播後,53名國民黨水手決定起義!

海遼輪起義的計劃航線

而且,當時的海輪,既沒有雷達也沒有衛星定位,只能靠天文和陸標定位來確定方向。在茫茫大海之上,這注定是一次充滿驚險的航行。

那麼,這次起義究竟能否順利實施呢?請繼續關注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