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張軍文:永遠帶著善意上路的公益獻身者

數十年如一日從事公益事業,志願服務時累計達6000多個小時,服務對象達到數千人,將志願服務作為生命裡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廣州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和聽到一個人的身影和故事,在廣州很多市民的眼中,這個始終面帶笑容的“志願哥”,總是讓人感到無比親切。

張軍文,人稱“志願哥”,為中國志願服務培訓師,公益慈善學園熱點觀察員,廣州資深志願者領袖,現任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公共資源部部長,平安廣州志願服務總隊副總隊長。從十幾年前開始參加志願活動開始,張軍文用自己的行動,將志願服務當做自己“第二生活”,成為廣州時公益慈善界耳熟能詳的“牛人”。

做好志願者是張軍文畢生的事業,他的人生也因志願而無比精彩。十幾年來,他從事志願服務的經歷,為普通志願者提供了榜樣;他在志願服務領域取得的成績,給普通人帶來了感動;他對志願服務的思考,為志願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念和啟示。

張軍文:永遠帶著善意上路的公益獻身者

“把志願服務當作人生信條去堅守”

1979年出生的張軍文即將步入不惑之年,但對他來說,早在十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到公益事業,自己對人生的追求就已經不再有過困惑。

“我參與志願服務並不是為了獲得名利,而是把它當作一種人生的信條去堅守、去追求。”張軍文說。十幾年來,自己對這個信念從未動搖過。

張軍文回憶,自己與公益服務的“初次邂逅”源於一次社區組織的志願活動,正是那次活動讓他切身體驗到了以往所忽略的種種問題。當時,年紀尚輕的張軍文生平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真的有那麼一群人,他們風雨兼程只希望為更多人遮風擋雨,他們長途跋涉只希望讓更多人穩定安逸。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張軍文心生嚮往,而受助對象眼中的感激和快樂更讓張軍文從此堅定了方向。

那場小小的活動給了張軍文無限啟發,他相信,即使自己只是小小的一滴水珠,也可以在無數次堅守自我中匯聚成汪洋大海,將溫暖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在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中,張軍文赫然發現,他人臉上的真摯笑容就是自己最大的驕傲和最好的回報。

在這之後的十多年裡,張軍文先後組織了幾百次的公益活動,幫助了孤寡老人、孤兒、身心障礙的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無論每次的活動規模是大是小,張軍文都全心全意地投入,事事親力而為。他用他的激情和堅持,影響著周圍的人。他鼓勵了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也號召了更多的社會人士將愛心投放到公益事業中。

“從來沒有聽他喊過累”

在從事公益事業的十餘年間,張軍文如同一個衝鋒戰士,先後組織了幾百次的公益活動,不論大小事,事必親躬。

在福利院的孤兒眼中,張軍文是他們共同的“好父親”,他和藹可親但是卻也威嚴,他會孩子們做遊戲,給他們講故事,講道理,還會經常送給他們禮物。而在老人院中,老人們又多了一個名為張軍文的“好兒子”,他陪老人們聊天說話,逢年過節不忘去探望院中的老人,老人們看著他親切的話語和舉動連帶著心裡都是暖暖的。在醫院張軍文又是鼓勵病人,給予他們幫助的“好大哥”,帶給在病床上的他們更加明亮的希望......。

“張軍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志願哥,只要他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群,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佩服他,他每天都是充滿著活力、充滿著激情。”對張軍文這種無私的精神和實幹的風格,同事如此評價。而更令他們感到欽佩的是,無論再累的志願活動,也“從來沒有聽他喊過累。”

每當有人問起志願服務6000個小時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時,張軍文都會用四個字來概括:日積月累。他自己都沒有感受到,那些“零碎”的時間竟然可以累積到這樣的高度。有的人將志願者服務看做一次新鮮的體驗,還有的人對志願者的身份只能保持“三分鐘熱度”,但張軍文卻把公益服務當成了自己的第二份事業。

如果按照一天24個小時來換算,張軍文所付出的6000個小時相當於300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都說“偷得浮生半日閒”,可張軍文卻自發將這份“閒散”的時光轉化成了為他人服務的能量,雖然平時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但只要發現有人遇到困難,他總會第一時間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希望更多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縱然張軍文全然投入到了公益事業中去,但他仍然不能滿足於此。他不希望只是自己滿腔熱血地服務於弱勢群體,服務於大眾。他希望能夠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共同為祖國繪下美好的藍圖。於是,張軍文又開啟了對公益事業發展的思考,以及發展公益新興力量的努力。

2016年4月12日,張軍文應邀參加廣州志願者工作會議。作為廣州市的資深慈善領袖,他在會議上特別為參會志願者們點睛“慈善法”,解讀深入淺出,緊貼志願者關切,既有高度又接地氣,引發了志願者們對於自己所在機構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十幾年來的公益經歷,對張軍文自己對社會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不想自私地保留這份財富,想要無私地將其奉獻於後輩。

為了能夠將志願者服務從根本上有所進步,他結合多年的公益服務經驗編制了《志願者領袖創新資源公益系列課程》、《志願者工作的開展——邏輯模式的探討與應用》、《志願者工作組織發展價值與倫理》等30多種培訓課程,希望能夠為整個社會的志願者服務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開展公益事業的同時,張軍文兼顧團隊的培訓講師,將志願服務與教學培訓緊密結合在一起,雙管齊下,為志願者隊伍的進一步壯大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通過努力,他的身邊聚集了一批又一批充滿熱情的年輕志願者。向公益團隊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讓更多地稔瞭解公益,愛好公益,投身公益,服務大眾。

“公益事業並不是耗費一個人的生命去點燃另一個,而是將一個生命的熱度彼此傳遞,將小小的火苗聚集到一起,溫暖和照亮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去照亮彼此,將社會變成一個美好的人間。”張軍文說。

平凡的志願者張軍文,用自己的行動描寫著中國的公益,用自己十年的時間去訴說著自己對公益事業的熱愛和真情。而值得欣慰的是,在這條路上,像張軍文一樣的“志願哥”正在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