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國時期,為什麼曹操不敢稱帝,而是曹丕稱帝?

不吃老鼠的貓159


曹操並非不敢稱帝,事實上自赤壁之戰後,曹操一直在加緊稱帝的準備。

政治上曹操有以下作為:

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廢三公,自稱丞相。

公元212年,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公元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建都鄴城,設百官。

公元216年,曹操進爵魏王,行天子儀仗,次年立曹丕為魏國太子。



軍事上曹操有以下作為: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平定西涼。

公元213年,東線合肥徵孫權,未果。

公元215年,曹操徵張魯,得漢中。

公元217年,東線合肥再徵孫權,孫權稱臣。

公元219年,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曹操敗,將漢中人口內遷後,曹操撤軍,劉備得漢中。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終年66歲。



曹操並不是不敢稱帝,稱帝並非是你我想的那麼簡單,有一套非常繁鎖的程序,曹操可謂摸著石頭過河。稱帝首先要解決的是正統問題,也就是合法性問題,即從名義解決如何繼承帝位,想當年高祖劉邦也編了個斬白蛇起義,所以曹操首先解決合法性問題。

其次曹操從政治上解決稱帝問題,曹操的地位由丞相一步一步升至魏王,離皇帝只差一個名號,再多給曹操幾年,他必稱帝。

再次曹操從軍事上解決稱帝問題。要知道曹操所有的功勞都來自軍功,以軍事手段解決不臣服的勢力,但在219年與劉備的戰爭中,先是失了漢中,後又在關羽襄樊之戰前期節節敗退,軍事上暫時的失利讓曹操失去稱帝的機會,而襄樊之戰結束的次年,曹操就去世了。



最後還有個問題就是許昌小朝廷內部的人是否支持曹操稱帝,世家大族是否支持曹操稱帝?當然曹操也做了許多工作,如逼死了反對稱帝的荀彧和崔琰,但時間對曹操來說己經不夠了。

曹操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可惜身體不饒人,220年曹操去世,於是曹丕即位,為什麼曹丕敢稱帝?因為曹操把準備工作都做了,只欠是時間不夠,曹丕只需和世族門閥妥協換取支持,就能稱帝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很幸運看到您提出的問題,這幾天正在寫三國,我來給您解答一下,如您喜歡小編的文字,請加關注哦!

曹操問什麼不敢稱帝?

一、沒有武裝統一全國的實力

當時的三國都沒有人稱帝,而曹操雖然實力最強,但是也禁不住劉備和孫權二人聯手,即便曹操已經取得了對漢王室的絕對控制權,但僅僅是在侷限在中國北方,曹操如果貿然稱皇上,就給了孫權和劉備一個聯合北伐的好機會,這樣的話他苦心經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泡湯了,任其兵多將廣,如果以叛臣賊子的身份和天下英雄對戰,那麼勝算的幾率就太小了。

二、不喜歡虛名更注重的是實權

曹操為人比較實際,喜歡乾貨,能夠從亂世之中一個宦官之後走來,靠的不是壯志雄心,而是真真正正的過人手段和強人政治手腕。當時如果當皇帝無非就是個名號,因為實力還不允許,而到他兒子曹丕的時候,魏國經濟繁榮,兵精將廣,老百姓已經休養生息多年,而那時劉備還在征討南方各蠻族,孟德何等英雄人物,肯定早就料到了,所以等到那時曹魏實力大增,再稱帝也不晚。曹操是在用時間來換空間,所以很智慧。

三、害怕揹負罵名

曹操是靠匡扶漢室起的家,倫理綱常,忠孝禮儀俱全,偉大的人是絕不會自己打自己的臉的,而曹丕則不同,已經過了一代人所以完全可以稱帝,曹孟德深知,如果他廢了漢獻帝,自己做皇帝,會惹來追隨的名士、猛將唾棄,以及受到全天下人的指罵,所以寧可做一個像皇帝一樣的魏王,也絕對不能當天子,這樣的話就被落了口實,曹操還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的傳統人士,他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揹負那亂臣賊子的罵名。

曹丕為什麼敢稱帝?

一、曹丕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雖然他母親卞後不喜歡他,但是他母親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看出曹丕在治國方面的優勢,所以支持了他

二、到曹丕的時候,魏國已經早就是曹家的了,只不過換個名字而已

漢天子劉協早就名存實亡了

三、具備了稱帝的實力,吳蜀二國正在鬧矛盾

當時劉備孫權還在戰爭,在沒有聯盟的情況下,吳蜀兩國沒有任何一國具備單挑魏國的實力,所以即便他們有理由北伐,但是也不具備挑戰曹魏的軍事實力

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句話足以證明,曹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曹丕鋪路,但是曹操內心真實的想法,我想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歷經千年,但讓後輩評論吧!


鴻涵先生


其一、曹操之時,人心向漢,大漢才是人們心中的正統。

比如曹操的得力謀士荀彧,就因為曹操加封九錫而與曹操鬧掰,最後服毒而死。

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經過後世子孫三百多年的發展,儒家的忠君、忠國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諸如董卓之流,一旦有不臣之心都會受到各路軍閥的圍攻。

曹操自己也被稱之為竊國之賊,如果此時貿然稱帝,勢必會引起圍毆。

其二、兩者所處的環境確實發生了變化

曹丕繼位魏王之時,平定了西北的諸多叛亂,諸如張掖、酒泉等地方,北方的政權進一步加強和統一。其時,東吳也選擇了暫時的依附,九年後,孫權才開始稱帝。

加上他繼位魏王后,他開始管控朝政,諸如設立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員,一時之間可謂大權獨攬。朝臣中有誰敢說一個不字,所以政權的穩定有利於曹丕的稱帝。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百姓或群臣會慢慢適應掌權者身份的變化。當初曹操加九錫有人反對,後來人們就習慣了,不習慣的也不敢言語了。到曹丕之時,在這情理之中,承襲了魏王,再稱帝,別人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其三、曹操不想坐實罵名

正如曹操自己所說,如果不是他,這天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稱帝稱王。他被人罵為國賊、漢賊還是很介意的。

他是重名之人,當年許攸老是當著群臣或者士兵的面輕慢侮辱他,他就找準機會把許攸給宰了。

這是人之常情,用現代的話來說,誰還不要點兒面子。

所以曹操之時,時機還不是那麼成熟,不管是朝內的局勢,還是天下的大勢。另外看重名聲,也讓他顧忌頗多,不過他為其子曹丕鋪好了道路。曹丕稱帝,也算是了了他的心願了。

更多精彩歷史,盡在愚人之娛。期待您的關注哦!


愚人之娛


曹操沒有稱帝,並不是他沒有機會,而是時機未到,條件不成熟。

曹操是聰明謹慎的人,在他之前,想廢漢自立的人也不在少數。譬如董卓,被點了天燈,譬如袁術,成了墳中枯骨。

改朝換代這等大事,可是跟身家性命相關,不可不察。

曹操曾兩次通過“僭越”的方式試探群臣反應。一次是許田打圍,漢獻帝拿著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寶雕弓、金鈚箭去射鹿,結果連射三次不中,曹操便把皇帝的弓箭討來,一箭直接射中鹿的背部。周圍的兵丁臣子跑過去一看,見到鹿背上插著金鈚箭,以為是皇帝射中了,馬上向皇帝山呼萬歲。可曹操這時倒也不謙虛,騎著高頭大馬擋在皇帝面前,迎著“萬歲”聲走向眾人。這一下,“萬歲”成了給曹操喊的了。曹操這次的舉動,卻引得很多大臣不滿。

還有一次就是“白馬門事件”。曹操最寵愛的兒子曹植酒後駕車,擅闖了白馬門,這白馬門是皇帝權力的象徵,同樣只有皇帝才能通過。曹操知道後大怒,命人殺掉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對曹植也愈發不喜歡。但曹操藉此還是把白馬門拆了,這可真是把皇帝的尊嚴按到地上摩擦啊。事情一出,搞得曹操集團內部都不安穩了,老臣荀彧第一個跳起來反對,最終,曹操只得逼迫他自殺。

當然,這兩件事情只是表面,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第一,士大夫階層並不支持曹操稱帝。從上面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無論在曹操集團內部還是外部,支持漢朝統治的士大夫不在少數,荀彧便是一個。曹操篡漢稱帝缺少輿論支持。曹丕上臺後,才實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把世家大族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此來拉攏士大夫階層對自己的支持。

第二,天下未定,會給敵人討伐自己的口實。孫劉兩家當時聯手對抗曹操,西北、東北地區的諸侯和遊牧民族首領也蠢蠢欲動,在外部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貿然稱帝,周圍的鄰居可能會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來攻擊曹操,這是把自己推向危險之中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才是正道。曹操去世之前,孫權曾經寫書信給他,希望曹操稱帝,自己願意成為大魏的臣子。可曹操不傻,一眼就識破了孫權的小心思,笑著罵道: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第三,留給曹丕立威。曹魏的土地其實基本上都是曹操打下來的,即使曹操沒有稱帝,手下的將領大臣也絕對會聽命於他。可曹丕領兵作戰的機會少,在舊臣老將面前威望不足,再加之漢朝遺老勢力還很強大,所以曹丕只有通過稱帝來立威,一來可以鎮住父親留下來的班底,再者可以讓漢朝遺老死心。

第四,曹操本人曾經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赤壁之戰後,曹操已經感覺到在自己有生之年已經不能一統天下了,於是開始考慮自己在歷史中的定位問題。他發現只有周文王跟自己很像,生前未定大業,但依然有不世之功。且以曹操之文采,在古代帝王中,當屬第一,死後被追諡為“魏文王”“魏文帝”是綽綽有餘的,能與“周文王”遙相呼應。可天不隨人願,曹操去世後被追諡為魏武王,曹丕稱帝后又改諡號為魏武帝。

曹操雖然一天皇帝都沒有做過,但他已經是一位無冕之王了,他憑藉自己的個人魅力,在歷史舞臺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幕,被後世永遠紀念。

【喜歡的話 歡迎轉發或關注[玫瑰]】

天下各州形勢

曹操征伐其他諸侯


混世魔王大人


首先,漢獻帝本質上就是個傀儡。自從李傕郭祀等人驅逐獻帝之後,獻帝已經淪落到不名一文,不帶一兵,身無一糧的地步,與乞丐基本無異,如果沒有曹操援助,怕早就餓死了。至於獻帝的後期影響力,也僅僅停留在輿論層面,屬於對空發令,如果沒有曹操強大的威懾力量,根本不可能施行。所謂挾天子令諸侯的說法,實際上是基本行不通的,只不過是個後世的歌詞和戲文而已,屬於大眾娛樂事業罷了。

其次是當時的政治生存環境。一是格局混亂。軍閥林立,有兵有槍就是草頭王。不論文臣還是武將叛亂變節投誠都是家常便飯。關羽張飛張遼張頜等等,孫權劉備劉表呂布等等也都是投降主義,誰的實力大,誰就能獲得生存權力。曹操也是如此。在養護獻帝的同時也牢牢把持著權力。這也引來了後世那些鑽營溜鬚者的鞭撻,成為詆譭曹操的主要藉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個挾字。

第三是曹操和曹丕的不同。曹操是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是傑出的時代楷模。而曹丕則完全不同。也可以說,曹操的事業是毀在曹丕手裡的。曹丕本人也是一個文學家,文武全才,但是曹丕對權力的索取是無底線無廉恥的,曹彰曹衝曹植的死亡,他都脫不開責任,對於妹夫漢獻帝,他也絕不會手軟,不僅如此,他還殘酷迫害一干老臣,徐晃于禁張繡等等,很多人折在了他手裡,正是曹丕取消了曹操的九品官人制用人政策,導致世家大族逐漸把持了朝政,給司馬家創造了機會。換句話來說,曹丕連親兄弟都殺,還怕一個無權無勢的妹夫嗎?


小屋253315373


曹操不是不敢稱帝,他雖然也是看穿了漢朝病入膏肓的根本,但是還是對舊漢室抱有一些希望的;雖不是皇帝,稱魏公,表面比皇帝低一級別,實際上他已經擁有相當與皇帝的權利了。

那為什麼有何來曹操不敢稱帝一說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對漢室是有真感情的

早期的曹操,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在洛陽做北部尉的時候,很是敬業,嚴刑厲法,皇帝的寵臣因為犯錯就吃過他的虧,被活生生的打死。光合三年的時候,屢次勸進漢靈帝除宦官之禍,但是漢靈帝並沒有理會他,結果就有了黃巾之亂;後又隨皇甫嵩等人齊心抗黃巾軍,大勝後,被升濟南相,到任後大力整頓;可見他對漢室是有感情的,很是敬業。

第二點,人心還未真的齊心

曹操雖為魏公,但是底下還是有一些人並不是很認同曹操的稱帝的,比如他底下的謀臣荀彧,就是其代表之一,荀彧自認為,在戰爭勝利統一後還是要還與舊都的,雖然後來荀彧自盡了,但並不是代表底下的人就沒有忠於漢室的了。

第三點,天下並沒有真的穩定下來

這個時候正是三國鼎立之時,蜀國正是打算來要伐魏的,東吳也是虎視眈眈,坐等機會,這個時候急於稱帝時候還未成熟,漢室舊族還有餘下的人也是在偷偷竊竊私語使壞,所以時局未穩,稱帝不是時候。

那麼曹丕敢稱帝,相當於繼承權利核心罷了,他對漢室是絲毫沒有感情的,還會覺得漢獻帝是個很是礙事的人,所以絲毫沒有什麼不好意思和負罪感的,所以他敢稱帝。


呱聊


曹操並非不敢稱帝,也並非不願稱帝。

事實上曹操一直在為稱帝而做準備,從來沒有停下反而愈演愈烈:

建安十三年六月,廢三公、稱丞相

建安十七年,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五月,漢帝冊封魏公,加九錫、都鄴城、建魏國、設百官;七月建魏國宗廟社稷

建安十九年,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進爵魏王、行天子輿服儀仗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為魏王國太子


不過後來天下有變,曹操自稱王以後,東西征討,沒稱帝的時間,建安21年討孫權,23年西征劉備,24年還有襄樊之戰。

而且曹操末年的政局過於動盪,沒有一個相對安定的稱帝環境。

冒然稱帝,不僅沒有進一步勝利的功勳支持,也沒有“漢朝天命確實衰竭”的形勢佐證,更可能會失去剛剛與曹操媾和的孫權支持

再加上曹操內心深處是想為自己後世博一個周文王的美名。

到了曹丕的時候,已經徹底平定涼州,孫權稱臣,劉備也需要生息。內部也已基本肅清。這時候曹丕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稱帝了。


鼎醬全國後援團


其實,關於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稱帝的原因,我們從曹操晚年的一句話中,便能窺視一般。曹操在晚年時,面對手底下那些向他勸進的人,他說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稱帝”這事,對於曹操來說,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曹操之所以不願意“稱帝”,並非是自身實力不夠,也並不是時機還未成熟,而是因為他自己根本沒有完全跳出“漢臣”這個身份!所以,曹操奮戰數十年,統一北方,但最終都只是到了進封“魏王”的地步,離“皇”還差一頂“白帽子”。

曹操當初的人生志向,並非是要篡漢自立,而是為了匡扶漢室,平定天下。

“治世能臣,亂世梟雄”這句話,可謂是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最貼切的一句評價。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漢賊”曹操與志在中興漢室的劉備是勢不兩立的,但事實上,兩人早年起兵的初衷其實是一致的。

只要稍微瞭解下曹操早年的經歷,就知道曹操早年對漢室是很忠心的,也很有抱負。年輕的曹操在洛陽擔任北部尉時,不畏權貴、明令發紀,將違法的蹇圖(大宦官蹇碩叔父)用五色棒處死。在他的治理下,洛陽治安大為好轉,史書記載“京師斂跡,無敢犯者”。當然,曹操這麼做也得罪了不少當朝權貴。所以,他不久後便被調任頓丘令。

可見,早年的曹操可是頗有志向,想要成為一名忠於漢廷的治世能臣的。然而,漢末的亂世卻最終讓他成為了“亂世梟雄”。

時勢雖然把曹操塑造成“亂世梟雄”,但他卻並非“漢賊”。當初他散盡家財,在陳留招募兵勇起兵,也是一心想要挽救東漢王朝,安定天下,救民於難。而非是要推翻到漢室,取而代之。所以,曹操所說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句話應該說也是對自己早年人生指向的一種回應。

因為,曹操縱使已是東漢朝廷的實際控制者,已完全具備廢漢立國的實力,但那時皇位對於將近油盡燈枯的曹操而言,不過是虛無縹緲的事,他何必為了爭這個頭銜,而違背自己當初的志向,違背“漢臣”之人倫,在歷史上留下”謀朝篡位“的罵名呢?因此,曹操最終選擇讓自己兒子曹丕來完成稱帝的”臨門一腳“。

當然,曹操不稱帝,除了自己不願擺脫“漢臣”這個思想枷鎖外,也還是有別的顧慮的。

首先,是曹操當時稱帝還是有阻力的。因為,曹營裡頭,並非個個都是一條心的支持他稱帝。哪怕是曹營的核心層,也有反對聲音存在,典型人物的就是荀彧。荀彧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追隨他多年,但最終卻在這個問題上反對曹操。這也讓曹操意識到,自己稱帝還是有阻力的。而那時他已經老了,再也沒有這個野心和精力去為了”皇帝“這個虛銜而鬥爭。

其次,曹操心裡也明白,其實打心裡盼望曹操稱帝的,不光只有自己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將,還有兩個人——劉備和孫權!因為,那時三分天下的大局已定,佔據巴蜀的劉備和坐擁東南的孫權,他們也想當自己皇帝,都在等曹操帶頭稱帝。但是,曹操只要一天不稱帝,就一天都還在”挾天子令諸侯“,那麼劉備和孫權就不敢稱帝。



這些歷史要讀


曹操經歷多,做得多,有失誤,孫劉多鼓動嘴舌,又提反著作。曹操晚年像漢武唐宗用行動(言詞)在挽回,尚在必要作兩避孫劉風頭時(輿論與槍棒)。曹丕年輕氣盛,又以不同一人,用父功作梯子往上爬,百姓眾臣(不堅定支持者)在猶豫觀望,曹丕作有假象,又在親曹武將為主扶持下,認為自已正及時有必要去獻帝正本家自身名望,久了恐名聲會投向獻帝,自已基礎薄反不好相處。時機,分量逼著他當機立斷。不然不趁"天下大亂"儘早奪得自身形式的實權。形勢變了,暗藏的與論和孫劉會不會衝向他曹丕衝來呢?那時更不好奪權了,還是及早連根刨掉獻帝.這棵″大樹"也刨掉別人的幻想,早立曹家為好。人換新了也免了一連串的“跟蹤"指責,不必再像以前慎著作了。(孫權假意奉承就未變)因為自己也沒啥威望,資本,不能學父親要俠皇上。只剩″刀槍棍棒"了。那曹丕想來想去也只好來個當機立斷無功硬奪權,好歹若借父威,當時尚在。先曹之隱忍大家都曉得與知情,不說罷了。曹作秀子稱帝,獻帝被壓不出彩。


用戶9450977780495


我是柳影,我來回答。

一,曹操不是不敢稱帝,而是不屑於稱帝,大權在握,擁兵幾十萬,坐斷半壁江山,何用稱帝呢?務實的態度,帝王只是虛名而已;

二,曹操如果稱帝是會遭到萬人唾棄的,身為漢朝臣子,用那句經典的話說,世受皇恩。儘管曹操時不太在乎這個,但是江山還未一統,南方有孫權,西面有劉備在虎視眈眈,此時落入口誅筆伐是不明智的;

三,按照歷史的慣例,他曹操時不該稱帝的,但是如果是曹丕就另當別論了,三皇五帝時期就有禪讓的傳統,到彼時漢帝禪位於曹丕雖不符合臣子之道,但是如果用氣數已盡來解釋也還說得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