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一個人不願意與周圍人接觸時並且有意逃避現實時,該怎麼辦?

鬱一文


當一個人不願意與周圍人接觸時候並且有意逃避現實時,該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分析如下: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一個人會表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必然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而題主提到不願意與周圍人接觸,並且還會刻意地去逃避現實,因為沒有提到這種狀態是出於什麼原因,所以我們的回答方向並一定符合這種情況,但可做參考。

1.如果不願與周圍人接觸,是因為有一種恐懼感的存在的話,那麼可能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傾向,也就是對於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交往有著過分或不合理的恐懼體驗,並伴隨著焦慮、緊張等過分的情緒體驗,並且當事人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恐懼是不合理的,是過分的,但是就是難以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那麼社交焦慮障礙的產生原因有很多,比如早期關係受挫的影響、社交技巧的匱乏,個人自卑因素的影響等;要很好地去克服這種恐懼情緒,就需要找到問題的源頭,去理清楚事情對自己的影響,如此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2.客觀評價自己,並正確地理解人際關係於自己生活的意義,也就是糾正自己對自我和對人際關係的認識。一個客觀的評價可以促使自己更好地去努力,一個好的人際關係是幫助自己成長的重要部分,是需要我們去經營與維護的。對此,建議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自己在某些方面也許並沒有那麼優秀,但是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是我們應該做的,除此之外,也積極地激勵自己慢慢地去接觸身邊的人,慢慢融入身邊的交際圈子,慢慢了解他人並與之友好相處;

3.另外,還可以尋求家人或親近的朋友的幫助,與信任的其他人交流,可以使得自己得到某種程度上的發洩或是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許多時候,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去理順自己內心的想法。


總而言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去做到脫離人際關係,而將自己置身在一個小角落裡,也很難做到完美,因為人無完人,而這樣長期以往,會使得自己的心理狀態受到壓迫,從而影響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


每日談心


你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你解答。從你的問題裡,我感受到了你在和別人相處時的焦慮和擔心。

我們出了問題並不只是當下出了問題,更多是這問題形成會有一個過程和根源。所以當你已經覺察了自己症狀問題的時候,說明了這個問題是已經形成了很長時間,才逐步演變到今天讓你無法去忍受狀態。你說不願意和別人接觸和逃避現實,這會反映了你在和別人接觸當中不斷去觸及了你內心在曾經成長經歷中所經歷和形成的種種負面影響或感受,這當中就包括了自卑。

要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就必須明白自己是怎麼想的,特別是在自己和別人接觸當中是什麼原因讓自己逃離了和別人接觸,並逃避了現實。這當中有可能是因為自我價值無法在人際關係當中得以實現,也就說自己在和別人接觸當中覺得自己越來越無用或者越來越卑微。這就需要自己重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學會看到自己的優勢,而不是過分地將自己的劣勢和別人長處做對比。同樣自己很在乎別人的長處,也意味著自己內心會很在意這方面,比如家境的貧窮與富裕,待人處事的態度等等。而自己也需要根據相應的情況,讓自己從中得到改變和成長,比如父母的確沒有別人富裕,那自己可以努力掙錢讓自己變得富裕,比如自己待人處事的確沒有做好,那可以學習別人待人處事方法。
如果說一個人越是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也無法讓自己從人際關係中得以成長,自己就會把自己所有情緒寫在臉上的,期待別人能夠理解自己能夠照顧自己。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很好像自己期待那樣對待和照顧自己。此時的自己更加需要有自我覺悟,要在和別人互動中學會去改變自己,而不是完全期待別人來照顧自己。
只有學會不斷去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讓自己才能更好地在和別人相處當中遊刃有餘。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從我個人的觀點看我覺得挺好的!首先你必須要強大,你有本事了,求人辦事的時候就少了!別人就弱了!


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的,不願意與周圍的人接觸並且有意逃避現實,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是非!

我身邊有很多人喜歡抱團,八卦、嫉妒、盼別人倒黴,不希望別人過得好、各種問題、愛佔便宜、斤斤計較、負能量爆棚、刻薄...,我只想遠離與逃避!

一個人有時間看書、做手工、學習、購物、上網、做公益,和家人去吃美食,把自己喜歡的衣服買回來真是美美噠!

我主動遠離好多人,她們不僅不上進、各種見不得別人好、廉價還心靈醜陋,和這樣的人接觸你的生活也會灰暗!

一個人孤獨並不寂寞,我去了20多個國家,各種買,喜歡就去擁有,富養自己勝過取悅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