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哪國首先完成航上戰機電磁彈射起飛?

武器裝備小詞典


是美國,電磁彈射器需要跟航母搭配才行,我們的電磁彈射器進度應該不錯,但是航母至少要等到002型航母才行。

2017年7月28日,在正式服役6天之後,“福特”號航母(CVN78)進行了艦載機著艦和彈射測試。福特級進行首次電磁彈射試驗。

對比下尼米茲級蒸汽彈射器彈射的滾滾蒸汽


首先要承認的是,美國電磁彈射器開展進度要比我們早的多,由通用原子公司研發的EMALS電磁彈射器在2010年就開始進行實用化測試。從2010年開始到2014年,一共進行了540多架次的多機型陸上彈射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之後,再在已開工建造的福特級航母上進行安裝部署,其陸上彈射器彈射軌道鋪設比我們早了大約5年左右。2010年12月18日,首次進行彈射超級大黃蜂E戰鬥機的試驗。

某海軍研究院的衛星圖中的電磁彈射試驗裝置


另一個方面是,電磁彈射器上艦試驗,必須要相關艦載機和航母配合,這方面,我們航母進度遠不如美國,我們的航母才剛剛解決有的問題,航母使用還在摸索,航母建造剛完成從改裝到仿照建造的步驟。001A航母是在遼寧號/庫茲涅佐夫級的基礎上進行小規模改進,還是滑躍甲板,連彈射器都沒進行,想要電磁彈射,最起碼要等到002型航母才有可能。

不過,馬偉明少將的海軍工程大學電力技術集成團隊的確很牛逼,電磁炮已經上艦試驗,055大驅的下一批也將應用全電推進,而公開號稱比美國先進一代的電磁推進技術也在某核潛艇上應用,連電磁發射衛星項目也開始研究,相信電磁技術並不落後,相信到002型航母,應該可以實用化。現在的希望就是馬少將能夠給大家個驚喜,能夠帶來40噸級電磁彈射器。

因為要武器內置和不攜帶副油箱來確保隱身,四代重殲的起飛重量遠超前代,實際上美國海軍之前的第四代戰鬥機計劃A-12、NATF、F-22N都是死在起飛重量上,尼米茲級的C-13-2蒸汽彈射器最大彈射重量是34.5噸,福特級的電磁彈射最大彈射重量是35噸,只能夠滿足F-35C的33.5噸這一水平的最大起飛重量。如果想要殲-20這種四代重殲上艦,必須要開發出40噸以上彈射重量的電磁彈射器才行。


五嶽掩赤城


美國,只有美國

截至今日,只有美軍的最新型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裝配了電磁彈射裝置,且還在測試當中。(正在海試的美國福特號航母)

與磁懸浮列車的原理相同,電磁彈射器使用一臺直線電動機作為動力來源,這是與傳統蒸汽彈射器最大的不同。(美軍電磁彈射導軌)

電磁彈射器的優勢在於更加安全可靠,相較於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加速力度更加均勻線性,對飛機的結構傷害也更小。(美軍在電磁彈射測試中代替飛機的紅色測試車)

電磁彈射器的其他優點在於裝備重量輕,造價適中以及維護成本較低。相反地,相較於傳統的彈射器,電磁彈射器可以彈射更大型的飛機,並且系統的淡水消耗量也較少,更節能。(F/A-18F在2017年8月首次完成電磁彈射起飛)

(F/A-18F被彈射起飛的瞬間)

正在研製電磁彈射的國家

美國美國成為第一個成功研製,並已在航母上裝備測試。

中國湘電集團正在積極研發下一代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

在2012年已經制造出多臺樣機,目前在位於上海的海軍科研部進行地面測試。

可能今後會在國產的002號航母上搭載。


千佛山車神


這個問題問的似乎有些沒必要,隨著福特級的交付,這個答案已經明瞭。雖然福特級的問題還有好多,不過誰家巨型航母下水沒毛病呢。。看看伊麗莎白女王號,比福特還慘。。。之前要來南海轉一圈,我真是擔心他開不過來就趴窩。。。


陳非31


美國,只有美國航母使用。美國作為現階段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軍事技術研發,積累的確深厚,很多武器的設計思路,技術發展研判,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潮流。然而,隨著這些年我們國家對科研的不斷投入,科學家的刻苦公關,工業基礎的不斷增強,軍隊的軍事裝備性能大幅提升,逐漸縮小了與軍事強國的差距,更在個別方面實現了反超。國人為之自豪,軍隊為之滿意。在高興之餘,我們作為軍迷也應該正視我們的差距,像現在很多人關注的泵推,全電推進,矢量發動機等等,老牌軍事強國在這些技術上早已研究並裝備,並不是標題黨說的那樣一整就超越,引領,嚇哭。軍事愛好者發佈貼子的時候應該更加客觀,專業,儘量實事求是,對後來的愛好者做好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