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假如同工同酬,你還在乎那一紙編制嗎?

觀世事有感而發


先要搞清楚編制的含義和好處。編制主要有幾種,事業編制,行政編制,銀行編制,公益崗位。編制最大的好處是財政部門會根據有編制的人實行財政撥款,也就是說又編制的人收入穩定。



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當下非常普遍,主要是由勞務派遣制度造成的。

勞務派遣公司承包企業或事業單位的部份工作,再由招來的勞務派遣工去完成工作。企業或事業單位需要有人來工作,但是編制不夠,讓勞務派遣人員來工作,即不佔編制,又能為單位節約用工成本。所以,勞務派遣工和有編制的正式工就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同工同酬在當下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編制是阻礙它的最大屏障。就算在工資獎金上做到了同工同酬,但是在繳納的社保公積金,福利待遇上是不可能相同的。


不一樣的思考


編制和同工同酬不是等同的。

現在很多機關事業單位,使用編外合同制人員,一般來說合同制人員都待遇較低。遠遠達不到同工同酬的標準。

於是有些人就在想,如果能同工同酬,是不是大家就不在乎編制了。

其實,編制裡面還有很多的東西。比如說國家的認可,各種全面福利的保障。

事業單位的一些十三個月工資,未休年休假補貼, 精神文明獎等等,都是依據編制撥發。

還有,努力工作的獎勵。人應該有人生的規劃,不可能一輩子在基層工作上幹。如果有編制就可以得到職務級別上的提升,沒有就沒有那個資格。

比如說一些獎勵審批表,對於編制人員來說,這都是以後參考的依據。可是獎勵審批表需要組織部門放個人檔案裡。而非編制人員的檔案組織部門不管你,也沒法給你放,這些獎勵是無用的。

不要妄想著吐槽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既然編制的優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那就努力自己去考出編制,來享受努力帶來的成果。

我也該努力了。


暖心人社


有能力的人,不在乎編制,也不在乎同工同酬,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這樣。

編制的最大作用,就是保障,就是穩定,就是旱澇保收。有能力和混日子的人,在編制內收入區別不大,這可能是對能力平庸最好、不思進取的人的一種保證。對於國家來說,編制也只是一種統計管理手段,沒有什麼作用。

同工同酬,是勞動者追求的一種終極目標。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在國家成立之際這個大方向就已經確定了。在計劃經濟時期,什麼都是以保障為前提的,因此有了編制、有了體制、有了計劃內計劃外等一些槓桿。改革的目標,就是去槓桿化,就是公平競爭。

國家在同工同酬方面已經做了大量改進,也已經頗見成效,也形成了一個向好發展的大趨勢。只有一個例外:勞務派遣,這個怪胎,鑽《勞動合同法》的空子,監管難度大,是對同工同酬的破壞,是對勞動者權益改革的一種倒退,我有兩篇文章從兩個角度——積極和監管,對勞務派遣有論述,在此不作贅述。


職言管語


同工同酬應該是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臨時工、合同工等最關心的問題了,如果同工同酬,是否還會在意編制,筆者就自己的理解,來談談這個問題。

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合同工、臨時工與正式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是不一樣的,而且差距還特別的大,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合同工、臨時工沒有編制,就沒有資格享受和正式職工一樣的待遇。



其實,無論是正式職工還是合同工、臨時工,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待遇和提拔問題,如果在這些單位能夠做到同工同酬,可以在晉升提拔中沒有差別對待,那又有誰會在乎那一紙編制呢?到那時編制,筆者認為也是可有可無,不會有人再關注他了。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公職考試、體制內問題、農村問題答疑解惑,歡迎私信、留言。


東愛雨小公


題主的問題有點片面。同工同酬,指的是幹相同的工作,應該有相同的報酬。編制不同,除現時的工作外,還有對編制內個人經歷的記錄。與企業的合同相比,編制也有合同上的意義,不同的是,編制主要是表示與國家籤合同,只有國資管轄範圍的,才有編制這一說。進編制,就等於進了系統,為國效力。在企業內部,也有合同及臨時工一說,區別如編制。

編制,正式職工,都有個要求,即為了保證正常的運轉,在用人的進入,考核,選拔上,系統地有個制度規定。而非編制人員,最主要的,就是人員的進入上存在問題。以事實上的現狀,來改變制定的制度,還是存在很大的難度。

同工同酬,在用人上,人員會有相同的基礎,其中包括進入的選拔基礎。而臨時用工,或把臨時性變成了長期性,要做到同正式工的同工同酬,仍需要一個進入的門檻。對這部分人的進入,不論進入的形式如何變化,門檻是現實的存在,無法迴避。而依照臨時用工,用工的報酬,肯定會依照當時的市場來決定。存在比正式職工要多報酬的狀況,也存在比正式職工低報酬的現象。


呵呵說吧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

一是在黨和國家機關以及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裡,編制管理仍然重要。因為目前來看,編制管理是我國控制行政成本以及合理配置行政資源的一種重要手段。編制管理不會被取消,反而會隨著編制立法工作的推進得到進一步強化。因此,如果你在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編制還是非常重要,因為即使待遇提上去了,如果沒有編制,沒了這張身份的“金名片”和晉升的“通行證”,沒了身份認可和職位升遷,你依然還是會有二等職工的感受,所以你還是會在乎的。


二是在企業和其它社會組織,還包括不納入編制管理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我強烈呼籲消除“編內、編外”的雙軌制管理,實現同工同酬,優工優酬。我覺得這些單位應該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將目前的身份管理轉變為崗位管理,消除員工身份上的差異,讓大家都不要再去在乎那一紙編制,要通過完善激勵機制和動態崗位管理機制,形成一種奮勇爭先的氣氛。這個,大家可以想想,像今日頭條、阿里、騰訊這些偉大的公司,哪有什麼編制不編制的說法。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果你贊同,麻煩你花一點點時間為我點贊、評論,並且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注我國的機構改革和編制管理工作。


巖譚歷史


同工同酬,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我,在事業單位工作,但是屬於勞務派遣,我們單位是檢測,每個月要,檢測蔬菜,禽肉。每個月都會接觸到化學試劑,有毒有害氣體。活幹的最多,工資不如他們的四分之一。而且他們不幹活的還享有有毒有害氣體補貼。各項福利待遇,我們就沒有。所以有能力自己就要考,有機會就考。


A麥田守望者938


在乎!非常在乎!首先暫不說同工同酬這個詞是不是鏡花水月,即便是提高了合同工的工資待遇,也不能真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各種學習進修和升職的機會,合同工人就不敢奢望。第十三個月工資沒有,熱力補助沒有,車補沒有,很多待遇和福利都沒有。五險一金缺項,很多都沒有住房公積金,而且養老醫療是按照企業最低標準繳納的,將來退休開工資金額差距很大。年假休息時間少,工作任務多。幾乎有編制的都是不幹活或者是少幹活,工作基本都是沒編制的人去幹。但如果有壞事出現,就是沒編制的來承擔。最重要的是,有編制的人還總是憑著自己的編制優越感,來擠兌沒有編制的同事。希望改革真正能公正公平!取消編制!


福72983401


如果同工同酬那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工人工資都很低,我們單位就是這樣,臨時工工資沒法再低了,再低就沒人幹了,但是保險交的不一樣,正式工有事不開除,臨時工犯錯就開除,這就是差距,有人有錢就能轉正,沒錢沒人就幹臨時工吧!這社會早就看透了,下崗啥的經歷太多了,寧可相信這個世界有鬼,也不相信領導那張嘴(說好聽點叫嘴,不好聽那是*眼子)


一杯大高粱


為什麼有的人沒有編制也要去呢 因為他們幹不了別的 只能利用裙帶關係依附於此 實際上就是大蛀蟲 還想同工同酬?臨時工都覺得自己幹活多,累,可是乾的基本都是事物性工作吧,說白了就是組織根本不信任,重要工作也不會讓他們參與,更不會參加決策。兩千塊工資都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