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孫、黃等22名革命黨大佬險被袁世凱一網打盡,救他們的人出乎意料

五四運動中,學生強烈要求懲辦三個親日派,陸宗輿是其中之一。在擔任駐日公使期間,他出賣主權、大量借款,還簽訂了賣國的《二十一條》,受到萬眾唾棄。他的家鄉父老,甚至開除了他的鄉籍,樹立“賣國賊陸宗輿”的石碑。然而,歷史人物往往都是複雜的,這樣一個著名的賣國賊,人生也並非只有一面。

孫、黃等22名革命黨大佬險被袁世凱一網打盡,救他們的人出乎意料

陸宗輿與賣國碑

次革命失敗後,革命黨人紛紛逃亡海外。日本由於毗鄰我國,流亡者最多。近代以來,日本政府對華態度十分微妙。出於政治投機考慮,大量收容和扶持反對派。從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到革命派的孫中山、黃興,都以日本為大本營。各類革命團體大都在日本成立,得到日本軍方積極協助。日本駐華武官青木宣純致電參謀總長:“無論是站在人道或道義上,均應同情南方國民黨,並儘可能予以援助,至少應給予充分方便。”袁世凱大將倪嗣沖致函日本駐南京領事,要求派兵到日本商船搜捕李烈鈞等人。日方表示“礙難認可”。日本也有很多仁人志士積極支持中國革命,如宮崎寅藏、山田良政、梅屋莊吉、宮崎滔天、平山周。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黑龍會”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孫中山逃到日本東京後,立即組織中華革命黨,以推翻袁世凱為頭號目標,讓老袁如芒刺在背,寢食難安。1914年9月,袁世凱致電陸宗輿,稱孫中山是政府通緝要犯,現藏匿於東京,讓他與日本政府交涉,迅速辦理引渡事項。不僅如此,袁世凱還要陸宗輿向日本政府遞交一份照會。

照會內容都寫好了,措辭前所未有地強硬:

孫、黃等22名革命黨大佬險被袁世凱一網打盡,救他們的人出乎意料

《二十一條》簽約現場

一、日本政府對於中國重要亂黨,如孫、黃、陳(陳其美 筆者注)、李(李烈鈞 筆者注)及曾有令指捕之人之寄居日本者,一概正式宣佈放逐,永遠不準居留日本境內,其正式退出日本者,不準再行登岸,未在日本者一概拒絕來日。

二、日本政府對於亂黨之途眾,如有在日本作反對中國之行為,經中國政府之請求,即應按律懲辦;其有犯刑事證據,經中國政府請求引渡者,日本應即引渡。

三、不在日本之亂黨,如與日本人有秘密合謀舉動,日政府應嚴密取締,並按律懲治。日本人如有庇護或援助在日本和日本外之亂黨,日政府均應實行禁止。其遷居日本租界及租界地之亂黨,經中國請求引渡,日本政府應即交出。

陸宗輿曾被譽為“商界奇才”,始終頭腦精明。他沒有一味執行命令,在反覆研究電文之後,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調停方案。陸宗輿直接面見日本首相,提出:“使館方面籌措經費為流亡者提供生活補貼和讀書,同時給予安全保障,而流亡者也減少公開反袁政治活動為回饋”。說白了,就是花錢買革命。只不過,這樣一來,就不用引渡,不讓日本政府感到為難。日本對袁世凱本來就沒有好感,順水推舟接受調停方案。

這樣,亡命日本的革命黨人就避免了被引渡回國的命運。這些人包括孫中山、黃興、胡漢民、李烈鈞、柏文蔚、居正、謝持、許崇智、廖仲愷、熊克武、田桐、鈕永建、林虎、程潛、譚人鳳、鄒魯、方聲濤、李書城、陳其美、戴季陶、朱執清、李根源(至少22人)……可以說,基本囊括了國民黨的精華。

孫、黃等22名革命黨大佬險被袁世凱一網打盡,救他們的人出乎意料

革命黨人紀念死難同志

10月,孫中山專程拜訪陸宗輿,感謝他的調停方案保全了革命黨人,自己也有了安全環境,這些“都是陸公使的功勞”。臨別時,孫中山還贈送陸宗輿一張簽名照作為紀念。袁世凱如果得知詳情,大概應該吐血三鬥吧。

參考書目:

1.民國新聞,古吳軒出版社,2013年

2.民國秘史,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