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最強大腦對話百度科學家吳恩達:小度的技術難度勝過阿爾法狗

網絡上,新一輪“人工智能vs人類大腦究竟勝負如何”、“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如何影響人類未來”的討論來自於一個週五的夜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四季引入的“人機大戰”形式,人工智能“小度”為人類帶來了極大挑戰。

三場戰罷,百度人工智能“小度”兩勝一平,未嘗敗績。接下來,這個有著"呆萌"外表的人工智能將暫時把對決的舞臺還給人類,帶著三場比賽積累下的數據和經驗繼續學習和進化,直到最終一戰。

最強大腦對話百度科學家吳恩達:小度的技術難度勝過阿爾法狗

拋開節目本身的戲劇性效果,機器戰勝人類本身就充滿了反英雄主義色彩,但人們對此如何看?作為"小度"的製造者,百度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又是如何看待的?

吳恩達(Andrew Ng)是人工智能領域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也是百度的首席科學家。他擁有斯坦福教授、在線教育平臺Coursera的聯合創始人等多重身份,並於2013年入選《時代》雜誌年度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成為16位科技界代表之一。

在《最強大腦》的競技舞臺上,作為一名科學家,吳恩達對小度並沒有太多所謂“勝負”的執念。更多時候,他在乎的,是人工智能與人類互動的“過程和經驗”。但他也表示,與GOOGLE的阿爾法狗相比,百度的人工智能在“與人鬥”的過程中其實是處在天然的下風,“小度和人類比拼的,是人類在千萬年進化過程中,不斷強化演變的能力——語音和人臉的識別能力,而不同於阿爾法狗所比賽的運算能力。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小度的技術難度或許更勝阿爾法狗一籌。”

最強大腦對話百度科學家吳恩達:小度的技術難度勝過阿爾法狗

人工智能vs人類,究竟誰更強大?

吳恩達:計算機在執行某些任務方面一直都更具優勢,比如大數目的疊加等,而人類則一直在另一些領域具有優勢。《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比賽的方向其實是人類更擅長的領域,比方說人臉和語音辨識。實際上,這類任務在人類在進化和生存過程中至關重要,因此即便挑戰對手是普通人都很有難度了,那和最強大腦們進行對決就更可想而知。

作為科學家,我們的團隊真心地希望瞭解人工智能和人類競賽的過程和經驗。我們其實完全不在乎最後的輸贏,因為這都是人工智能和人類挑戰的結果,我們只是想知道而已。

吳恩達:百度本質上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搜索本身背後就非常依賴人工智能。因此從百度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一直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時至今日,我們的人工智能項目已經從NLP(自然語言處理,也是搜索的驅動基礎)延伸到了機器學習,圖像,語音和多種方面。今天,位於中美兩國的百度人工智能團隊擁有1300名科學工作者和工程師。

如今,中國的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已經世界領先,和歐美一樣,中國的人工智能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優勢。比方說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人工智能配置集成GPU(圖形處理器)的公司,同時也在為其配備HPC(高性能計算機)的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目前美國的一些公司也在緊跟我們的步伐。

同時,我們還擁有最先進的機器翻譯技術-又稱作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相比其他公司,百度是最早對該項技術投入使用的公司。

“小度”與“阿爾法狗”誰更強?

吳恩達:“小度”搭載的百度大腦是專門針對最強大腦設置的,它反映了許多百度大腦的核心技術,但許多技術早就已經在產品和生活中造福大眾了。關於阿爾法狗,下國際象棋、圍棋這樣的遊戲,對人類來說是很難的,實際上,能將這類遊戲玩好的人真的很少。但相反,幾乎所有人都非常擅長辨識人臉和聲音,因為進化迫使人類必須很好地掌握這些方面的技能。因此,我認為與人類在這些方面的競賽可能比在下棋玩遊戲方面更難。

“人機大戰”的意義在哪裡?

吳恩達:其實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在這裡不探討說人與機器的對決誰輸了誰贏了。機器參加比賽其實都是對背後科學家、技術人員的一個考驗。那如果機器輸了,我們的技術人員也會吸取一些經驗,繼續改良我們技術的性能;如果機器在比賽中贏了,意味的是人類技術的強大,代表我們中國最好的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一個巨大的進步。

其實,我們的技術在很多地方已經可以看到應用了。比如說前一陣子烏鎮互聯網大會的時候,人臉識別的機器就應用在了烏鎮很多門禁閘機上,不需要再檢票,你一兩秒鐘刷一下臉就可以通過門禁,是比以前檢票更方便也更安全了。再比如說之前開放的人工智能醫療助手,能夠幫助醫生蒐集患者的信息,智能問診,可以提前對患者先做出一個預判。這個其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問診的效率,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很有幫助。

據我所知,水哥王昱珩曾經利用辨識能力協助過警方破案。不過他只是隻身一人,分身乏術。如果小度能做到跟他能力相當,那麼它能夠在任何地方幫助警方破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