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三國演義

有這麼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不知大家知不知道為啥?

其實就是說:

青少年血氣方剛,學習水滸傳打打殺殺那一套,容易惹事,而老年人閱歷本來就多,三國裡面的一肚子謀略,操心不利於養靜

因此,這也是《三國演義》為什麼好看的原因之一,典型的智慧與權謀並立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呂布貂蟬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三國演義》中的一個膾炙人口的小片段:呂布董卓爭貂蟬,其中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了網絡用語!

東漢末年,董卓的勢力非常強勁,功勞蓋主,自然也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其中也包括皇帝

曹操曾經在《薤露》中這樣寫道:

“賊臣(指董卓)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曹操

但文臣看到這樣的現象是害怕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當時的四大勢力,軍閥,外戚,宦官,皇帝,猶如一個板凳的四條腿一樣,共治天下,相互制約,相互平衡,也沒什麼大亂子

但自從以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勢力被消滅後,董卓的軍閥勢力是直逼皇權

軍閥一旦掌權,必然民不聊生

臣子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壓,制衡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董卓

於是以司徒王允為代表的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連同那位身份及其複雜的美女貂蟬

貂蟬本是宮中“貂蟬”女官,就是掌管頭飾、冠冕的女官

後因十常侍之亂,逃出宮中,被王允收留,成為王允府中的歌姬

而後被王允收為義女,同時,她也是董卓呂布反目最重要的籌碼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貂蟬

王允先是把貂蟬送給了董卓,而後看見呂布對貂蟬很傾心,於是使了個美人連環計,讓貂蟬在二者之間糾纏

果然呂布為了自己的愛人,真的可以捨得一切(一貫如此,當時為了跟隨董卓,殺了義父丁原)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呂布董卓

《三國演義》第九回:

卓衷甲不入,傷臂墜車,大呼曰:“吾兒奉先何在?”呂布從車後厲聲出曰:“有詔討賊!”

董卓到死都沒有想到,日夜守在自己身邊的呂布,居然早已經恨自己入骨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貂蟬

一代梟雄,就這麼被結果在義子手上,也著實可悲

不過,董卓的這六個字“吾兒奉先何在”卻被廣泛流傳下來

一方面要因為遊戲《夢三國》英雄董卓的重度洗滌,早已讓大家耳濡目染

董卓死前喊了6個字,其實是遭遇危難本性使然,如今成網絡用語!

圖:夢三國董卓

還一方面是因為有時候網友遇到孤立無援的時候,便會說出這句話

“吾兒奉先何在”

不管怎麼說都是一種娛樂的方式罷了,笑一笑,就好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