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百姓看春晚


問題: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習俗和講究時值今日依然在沿用,在農村參加過葬禮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就是農村在埋葬老人時,當棺材由眾人抬起的那一刻,一般由家裡的兒子將燒紙錢的土瓦盆或瓦罐重重的摔在地上,摔的粉碎,那麼這個摔瓦罐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取義歲歲(碎碎)平安,讓老去的親人在天之靈保佑孩子們歲歲平安。


在農村摔瓦罐這個也是有些講究的,不是說那個人隨便就被叫來都可以摔的,老人去世後,給老人戴孝帽的都是孝子,而這個摔瓦罐的一般是家裡的老大兒子,如果沒有老大,那麼按照年齡順序,長幼順序來選人。如果家裡的男孩子還比較小,沒有力氣舉起瓦罐,而父親發生了意外死亡,那麼可以在妻子的幫助下一起抬起瓦罐摔下。對於家裡沒有兒子的,我們這裡可以由上門女婿來摔這個瓦罐。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孝子摔下瓦罐後,需要從棺材的下面有大頭爬進小頭爬出,這個時候就可以起靈前往墳地入土下葬了!這個每個地方的說法不一,有的地方只摔瓦罐,人不用爬棺材,有的地方說女婿不可以摔瓦罐,還有的說無子無侄沒有人送終的不摔。也不知道大家哪裡也是不是這樣講究的呢?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我國以前民間有很多習俗。大多都是有歷史淵源的。其中就有一個“摔喪”殯葬習俗。

有書君第一次見到“摔瓦罐”,是在爺爺的葬禮上。

那天,很多人把爺爺的壽材抬起來,準備把它抬到卡車上。

喊喪人問“抬槓的”(抬棺木的人):停當了不?答:停當了。

這時我父親把瓦罐高高舉過頭頂,然後把“老瓦罐使勁地摔到地上。只聽“啪嚓”一聲悶響,瓦罐落地,瞬間摔得稀碎。

然後,父親扛著靈頭旛坐在靈車,一群人浩浩蕩蕩開走了。

有書君曾經請教過父親“在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有書君的父親說:“摔瓦罐”可是有多年的歷史啦。”

在《紅樓夢》第十三回寫道:“又有個小丫鬟名寳珠的,因秦氏無出,乃願為義女,請任摔喪駕靈之任。”

看來清朝就有“摔喪”的習俗,只是每個地方“摔喪”用的器皿不同罷了。

全國大部分地區常用一種瓦盆兒“摔喪”,這種“瓦盆”是特製的一種喪葬用品。名稱有“吉祥盆”、“陰陽盆”、""喪盆子""、“牢盆”、“老盆”等。

一、“摔瓦罐”的由來有很多,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十分貧窮。父親去世後,兒子沒有錢給父親買棺材發喪。

家裡只有半瓦罐粗糧,他手捧瓦罐來到門外,用力摔碎,手捧糧食跪地求助,他寧願餓死,也希望大家能施捨父親一領草蓆裹屍。

鄉親們被他的孝心感動,紛紛往瓦片上捐錢,最後幫兒子買了一口棺材把老人安葬了。

後來,當地人在老人去世後,用瓦罐燒紙錢,然後在起靈前摔碎。表達的意思是就算再窮,也要安葬父母。

第二種說法:

傳說范蠡是陶業的發明者,他做了很多陶器出賣,掙了很多銀兩。

但是范蠡是個非常有愛心的人,他沒有忘記賙濟窮人,經常開設粥棚,向窮人施粥。

范蠡還把做陶器的手藝傳授給大家,因此深受百姓愛戴。

范蠡沒有兒子,他不知道自己死後,把家業交給誰呢。

一天他拿出一個瓦盆,跟鄉親們說:“我百年以後,這瓦盆咋處理?”

大家說了很多辦法,范蠡聽了都搖頭。有個小夥子說:“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時候,我給你摔了吧!”

范蠡聽了笑著說:“看來我這份家業有人繼承了。”

范蠡死後,大家在瓦盆裡給他燒紙錢,起靈前,小夥子把瓦盆高高舉過頭頂,把它摔碎了。

從此以後,村民們就紛紛效仿,在老人去世後買來瓦盆,在裡面燒紙錢,然後讓去世者的長子,在起靈前摔碎。

第三種說法:

民間還有一個說法,據相傳人死後,要去陰間。

在那裡,剛過世的人要用瓦盆把在陽間所用的髒水全部喝掉。

有一個孝子聽說有這個話,為了讓母親少喝點髒水,就在瓦盆地下鑿了一個洞。其他弟兄一看,也跟著紛紛效仿,一共在盆底打了七個洞。

後來,很多人也學著在盆底打洞,一個、三個不等,一定要取單數。

人們在瓦盆或者瓦罐裡燒紙錢,最後在起靈前把它摔掉。

二、摔瓦罐有講究

摔瓦罐就是“摔喪”,有的地方因為器皿不同,叫法也不同,分別叫摔老盆、頂老盆等。

1、摔瓦罐都是在起靈前摔,必須由家中長子摔,長子過世,就由長孫摔。

如果沒有長子和長孫,就讓次子摔……

如果沒有兒子,就由堂侄子摔。

如果沒有堂侄子,也不會讓女兒摔,更不能讓女婿摔。

2、摔瓦罐只能摔一次,講究摔得越碎越好,寓意“歲歲平安”。

如果摔不碎,有的地方讓“抬喪的人”過來幫忙踩碎。

有的地方把沒有摔碎的老盆叫聚寶盆,還要好好的收起來呢。

有書君認為:過去的人們講究儀式感,人出生了,半個滿月酒;人結婚了,舉行個婚禮;人去世了,用摔喪來進行告別。

如今,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摔老盆的習俗,無關迷信,只是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我們老家河南對這個叫“摔老盆”。其實沒多少含義的,就是孝子給自己先人送吃飯碗。人死了之後,總要帶著吃飯碗去地下吧?不然以後吃飯沒有碗筷。

起靈之前,會有這個儀式。一般是在大門外暫停的時候,有孝子的舅舅摔盆。有的地方說是孝子,可能規矩不一樣,都可以理解的,孝子也好,舅舅也好,都是最親密的關係。老盆一定是要摔的,不摔意味著這家沒有後人啊,就連死去也不得安寧啊。

摔老盆很有講究的,記得以前看過。孝子的舅舅端起瓦盆,先對著棺材把老盆旋轉三圈,然後高高的揚起,狠狠的摔在地上。越碎越好的,民間傳說這樣方便先人攜帶。就算沒摔碎也不能再拿起來再摔了,可以用腳踩爛或者拿磚頭敲爛。

還有一種說法,摔老盆是為了求乞先人在地下保佑後世子孫歲歲平安,永世吉昌的意思,另外還有說是摔老盆是為了讓先人不喝或者少喝孟婆湯,記得回家的路,來世還做親人。

不管怎麼說,怎麼理解吧。都說是一種民間對親人去世的祭奠和銘記。

摔完老盆就開始上路了。在摔碎老盆的瞬間,親人們是要痛哭流涕的,從此陰陽相隔,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來世為人能不能做親人,就看緣分了。


農村老俗話


中國的葬禮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其實說到農村這種起靈之前摔瓦罐的這種風俗也是由來已久,並且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習俗!在我們老家一般都是早上四五點鐘起靈之前由家中的長子來摔這個灰罐!

這裡其實還是有一個非常感人的傳說。說的是南北朝時候,由於連年戰爭,本來就很窮苦的老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戰爭,瘟疫,自然災害造成了很多老百姓家裡一貧如洗,人都生活不下來。

有一家四口之家,哥哥妹妹父親母親。在連年的戰爭當中,在連年的貧苦之中,母親妹妹父親相繼去世!父親去世的那一天,小夥子傷心欲絕。家中一貧如洗,連一口薄棺材也買不起,甚至連擺在靈堂的香灰罐也沒有。無奈之下。只好把家裡存放種子的瓦罐拿出來。他心裡面想把這個罐子作為香灰罐,然後把罐子裡的種子拿去換一張薄席子,好給父親安葬!

然後他就把家裡邊的種子罐子拿了出來,這可是家裡面唯一的希望,可是沒走幾步,一不小心把罐子掉地上打破了。罐子裡面的種子也撒得到處都是。小夥子看到此情此景特別傷心的嚎啕大哭。四鄰八舍的鄉親聽到之後就趕過來看問明緣由之後都大為感動。鄉親們你一文我一文,湊了一些錢,給他父親辦好了喪事。從此,這則故事被廣泛流傳起來,是孝子盡孝的一個典型事例。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無論日子過得富貴還是貧賤,為父母盡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而喪事又是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不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要把這件事一絲不苟地做完,才算給生命歷程畫上圓滿句號。否則,在世的和去世的人,都會落下詬病,被人們說三道四。


時光的小棧


摔瓦罐,就是摔盆子嗎?不知道風俗一樣嗎。我家就是就是我爸摔得,我爸是老二,。我大爺不管事。霸佔老宅基地。打我奶奶。我爸從小老實。我爸和我媽結婚都是自己掙得錢蓋的房子,結婚後。我爺爺奶奶就跟著我爸住了。我爺爺也是老實,跟著我姑父看廠子。自己人,也沒正式開工資。一年給個千把塊錢。我奶奶在家做飯。就這樣,從我記事,我爺爺奶奶,都和我們在一起。現在爺爺奶奶,都走了。留下的都是回憶。😂


努力為明天147230169



落英鄉間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每次看到關於農村喪事風俗習慣的問題我都在迴避,因為怕回憶到已經離我而去的親人,想把那份傷痛和思念埋藏在內心深處。今天鼓起勇氣償試回答這方面問題,不當請多指教。


喪事中的一切程序都有一定講究,雖然有可能帶一點點迷信說法,但大部分講究都是表達家人對去世之人不捨,是傷心及祝福的表現。比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盆,也是有講究的,不能亂摔,(1)摔盆之人一般選擇死者長子長孫來完成。如果自己沒有後代,那就得由死者侄子或親近人摔,誰摔了就要擔起孝子責任。(2)我們這的風俗是盆是去世之人到天堂的飯碗,裡面燒的紙灰越多越好,那是到另外一個世界的錢,而且盆摔的越碎越好,不碎帶不走,且要一次摔碎,不能摔第二下子。(3)還有一種說法與傳說中孟婆有關係。按傳統說法,人去世後靈魂都要要踏上黃泉路,在混沌中經過忘川河又來到奈何橋,會在這遇到孟婆,喝掉孟婆手裡的忘魂湯世間什麼事也不記得了,而親人不希望去世之人將今世親人忘記,因此孝子選的這個盆是底部有眼的,這樣可將迷魂湯漏掉。




總之,親人的生死離別讓活著人痛不欲生,所有的程序、所有儀式都是為了排解活著人內心痛苦而設置,年輕時我也曾不理解,後來經歷過了才明白。


山村梅花


葬禮時孝子摔瓦罐,是一個關於農村喪葬儀式的重要問題。

民俗過程很有意思,也是傳統村落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筆者的陝西關中老家,這個形式被稱為摔火盆,此類民俗從前很常見,至今在某些村落依然完整保留著,具有很強的傳承意義。

另外,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江西,甘肅等地,也有摔火盆的習俗,只是形式上略有區別而已。可見,葬禮摔火盆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全國性風俗。在死者入土之前,棺木要從家裡靈堂中抬出來,放到靈車,開往墓地,這個過程叫做起靈。

抬棺木人被稱之為祥奉。起靈之時,一般由死者的兒子摔破瓦罐。目前在北方農村的葬禮中,特別是土葬儀式中,廣泛保存著這個習俗。

那麼,被摔碎的瓦罐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呢?這裡的瓦罐,其實就是死者喪禮期間靈位下的燒紙盆。

往往是和長明燈擺在一起,有的地方是罐或瓦,也有的叫做紙錢盆,紙火盆,香火盆,表明後代香火旺盛,延綿不絕。

具體在名稱上,有的地方還叫摔瓦,摔老盆,摔喪盆,摔屍盆或摔火盆,地域不同,稱呼不同。大概在早上六七點,村裡幫忙的基本來齊,開始最終葬禮的進行。靈車準備好之後,壯年男子們進入放置棺木的房間,也就是靈堂。

由葬禮大總管或村裡的長者給棺木上貼上麻紙,蒙上繡有萬古流芳或其他字的紅色棺材罩,起靈開始,哀樂響起,吹鼓手也開始演奏。眾人抬著棺材走向靈車,孝子頭上頂著燒紙盆,在路過門口的時候,要將這個盆摔碎,並要大聲哭,表示死者在家裡的最後一天了。

死者生前吃飯,死後燒紙,燒紙盆的摔碎,也表明了陰陽兩隔的儀式性意義。一般來說,燒紙盆中積累著喪禮期間的紙灰,彙集著親友的思念和哀悼,散落一地,暫時也不需要清掃,讓風自然吹走。

而且,摔破那一瞬間,無法重圓,破碎不堪,也象徵著一個生命的徹底消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標誌作用。如果摔不碎,那就是家裡的聚寶盆。有的地方還會讓舅舅來摔。可以說,傳統中國農村有很多講究,很多儀式,非常樸實,都有一定道理和價值,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慎終追遠的智慧。

農耕文明的精髓就在於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動。可惜現代懂的人越來越少了,逐步在消逝,成為一個過去的歷史記憶。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科普傳播。


秦右史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對於這些習俗一些不懂的人會認為是迷信,而只有懂得其中特別含義的人才知道它多代表的意義。就拿農村起靈前,孝子摔瓦罐一事來說吧,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看到的只是去世老人的長子摔破瓦罐這麼簡單,有的人還認為這屬於一種迷信應該廢除,其實孝子摔瓦罐在農村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孝子摔瓦罐屬於我國的一種傳統喪葬儀式,在我國北方農村各地都有這種摔瓦罐的習俗,只是對於瓦罐的稱呼會有所不同,有的稱為摔瓦罐,有的稱為摔火盆,有的稱為摔老盆,有的農民還稱為摔烏盆,雖然名稱不同,但是意義卻是相同的。

摔瓦罐儀式一般是在起靈的時候進行的,起靈在農村指的是棺木從家裡的靈堂抬到靈車上,然後靈車開往墓地或者火葬場的過程。農村具體的葬禮進程是這樣的,一般在早上六七點的時候,葬禮各方面都已經準備好了,靈車開在大門口,由村裡抬棺木的青壯年進入靈堂,然後葬禮大總管或者村裡有聲望的老人主持葬禮,在棺木上貼上麻紙,並用紅色棺材罩罩住整個棺木,隨之總管會喊哀樂想起,吹鼓手開始演奏,棺木抬手開始抬著棺木走向靈車,去世人的長子頭頂燒紙盆走在最前面,在棺木上靈車之前孝子要將瓦罐摔破。

摔瓦罐並不能算是迷信,只是說算作死者離世還活著的親人的一種儀式。除了瓦罐農村喪禮上還有兩個離不開,一個是香草還有一個長明燈,各有各的講究,香是為去世人引路的,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香產生的煙飄到那個地方,魂就會跟到哪個地方,所以香是不能熄滅的,滅了去世的人就找不到方向了。而長明燈的說法是給去世人照明的,也不能滅,滅了去世的人就找不到路只能摸黑走路。摔破瓦罐之前瓦罐是用來盛放燒紙錢剩下的灰的,親戚們送來的紙錢都儘量在這個瓦罐中燒掉以幫助去世人攢錢用的。另外,摔瓦罐還要求最好是一次摔碎,代表的是一個生命的徹底消失,若是一次摔不碎那麼就需要抬靈的人或者其它人踩碎,而且踩碎的人孝子是要帶上禮物去感謝人家的。

有的地區還會要求在瓦罐上鑽洞,兒子和女兒都要鑽,有一個子女就鑽一個,而且必須是子女自己鑽,另外還要求兒子順時針鑽,女兒逆時針鑽。這個說法是去世的人在過孟婆橋的時候喝孟婆湯的時候可以少喝點,若是瓦罐沒有摔破或者沒有鑽洞,那麼喝孟婆湯的時候只能使用一個新的瓦罐,喝的孟婆湯就比較多,前世的事也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這些習俗在農村都有很多講究,很多儀式,雖不能用科學解釋,但是起碼是在世的人對去世人的一種美好寄託和祝福,希望去世的人一路走好,並不能當成一種迷信行為,畢竟人活一世在離開時總要有點儀式感。


果然悠


在農村民間風俗很多,尤其是喪事被看成一個家庭非常隆重的事情。一般會由最長輩的、或者“閱歷深、威望高”且能安排這些大事的“總管”、或者請喪葬禮儀公司主持完成。

喪事最講究的莫過於當鄉鄰抬起棺材,由“專門”的孝子頂著盆子(因為瓦罐頂在頭上不方便),行至路口時,並一次性摔碎這件事。

盆子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它是一個陶瓷盆,製作粗糙,最多在其表面有燒製的警示之類的字樣。在沒有鐵製面盆的時候,是農村人和麵、盛面的一種器皿,我們也管它叫和麵盆子。現在這種瓦盆已經很少有人燒製,大都是以往家裡用過一直留著,因為每一位善終的時候必須用到。那就是有人去世後,將其置於靈堂前,讓前來拜祭的親朋好友,燒祭的紙錢放在其中。且在喪事期間,紙灰不能倒掉。還有紙灰越多,子孫愈旺盛之地域說法。故而這盆子也叫“紙灰盆子”。


盆子代表著什麼?古代勞動人民吃飯不用碗,而是一種陶瓷盆子。認為這盆子是離世的人去天堂那裡吃飯的碗,裡的燒的紙線灰越多,也就是亡者到另一個世界的“錢”越多。

為什麼摔碎盆子?這個紙盆子由管事的人安排,一般由死者的長子來完成,且必須將盆子頂在頭頂,雙手按住,待到起喪行至路口時,由主事的從其頭頂取下盆子,朝地上提前準備的磚頭上用力一摔(父死用左手摔,母亡用右手摔)。如果長子已逝,便由其子與他母親一齊完成;若果沒兒子,便由女兒的兒子去做,但禁忌上門女婿親自參與;若果沒有後代,那就只能由死者的侄子或者最親近的人去做。也就是說這個摔紙盆子的是他的繼承人。盆子得一下子摔碎,萬一沒有摔碎,還得叫人扶著摔盆的這個孝子,用腳將盆子踩碎,才能繼續出殯。


摔碎盆子代表什麼意思?這個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為死者送的最後一頓飯,越摔得碎越容易攜帶,有的說誰摔碎盆子誰就是死者財產繼承人,也有人說亡者去了另一個世界,除非瓦盆重聚,不然到了陰間繼續用鍋做飯,好好“投胎”,更多的說法是碎碎(歲歲)平安,但我們當地都認為死者已與前世毫無瓜葛了,由此告別陽間步入陰間。一切都在“盆碎”中灰飛煙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