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前不久,主页君曾向读者朋友们发起一个征集:你曾遇到过哪些让你哭笑不得的翻译错误?收到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翻译错误,先摘几则让大家一乐:

1.“松下问童子”被译成“Panasonic asked the child”

2.“Dante”被译成“丹特”,“Divine Comedy”被译成“神圣的喜剧”

3.“蒋介石”被译成“常凯申”,“孟子”被译成“门修斯”……

然而笑归笑,笑完之后这一现象却让人深思,上述这些翻译错误我们可以一眼识别它的滑稽之处,可对那些不那么明显的劣译、欧化中文,我们又该怎么判断呢?

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果积四十年英汉翻译的心得和经验,写下《翻译研究》一书,他有感于劣质译文大行其道,甚至影响到中文的思维和创作,决心保卫他深爱的语言。

《翻译研究》中贯穿的思想是,译文一定要像中文。因此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大至行文的修辞、节奏,小至参考书、标点符号的用法、新词和专有名词的译法。这本书就像一本军用地图,可以告诉你哪里有地雷,哪里有险滩,哪里有流沙。

不少讲述翻译类的书都容易用词太过专业,然而《翻译研究》读来却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艰涩。余光中先生曾如此评价《翻译研究》,“针对畸形欧化的种种病态,不但详为诊断,而且细加治疗,要说救人,真是救到了底。照说这种‘临床报告’注定是单调乏味的,可是一经散文家娓娓道来,竟然十分有趣。”

本期推送,我们选摘了书中思果先生对好译者的看法——都说读译本首先要选好译者,这样可以极大降低读到劣译的频率,那么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思果先生给出了他的见解。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把英文译成中文的基本条件

本文摘选自《翻译研究》

文 | 思果

一、能用中文写作

这种能力不仅是能写一种中文文章如随笔、游记,还要能写各种中文文章,如政府公告、商业文件(包括合约、书信、保险章程、提单条例、发票、广告等)、私人函牍、游戏文章、学术论文、新闻文字(消息、社论、时事评述)、诗歌等。译者虽不一定是大文豪、大诗人、新闻记者,但至少要词能达意,别字极少。这种本领说来也不太难,只要能写文言和白话,略有些作新旧诗词的底子就行了。难就难在那点底子。中文好,英文略差,译出来的东西还有可以采用的地方;中文太差,不管英文如何精通,译出来的东西,就全部要别人重写了。如果不能用中文表达意思,就不必翻译。

二、懂得英文

谁都懂一点英文,但译者却要懂得透彻。英文的种类也真多,和中文一样,而且每一种都有整个历史为背景,关乎学识方面很大,不是轻易学得到的。随便说吧,英美文学已经把人吓死,不知要读多少书才能略知皮毛,还有各种运动,如拳击、网球、足球、棒球、骑术,如果不是经常阅读某一门的,就无法了解清楚。有时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而西洋人大多喜欢运动,无意中会用一些术语,表示某一个和运动有关的意思。

西方是商业国家,商业术语更是人人皆懂一些。至于儿童歌谣,美国西部拓边淘金故事、政治斗争、科学发展等等,无一不和日常生活有关。懂英文,实际上是懂西洋生活、历史、地理等。又因为英文已经是世界性的文字,懂英文就等于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世界上的许多东西。这可真不容易。我们当然懂不了许多,不过至少要能用参考书。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家、翻译家,多年担任香港《读者文摘》中文版编辑,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研究员,教授高级翻译。抗战时期开始发表文章,出版散文集二十多种,曾获1979年台湾中山文艺奖、1996年台湾文艺奖之翻译奖。译有《西泰子来华记》《大卫·考勃非尔》《力争上游》等,并撰文专论翻译,结集为《翻译研究》《翻译新究》《译道探微》等,备受同行称誉。

就英文本身来说,有古英文、中古英文、近代英文。莎士比亚时代(即伊丽莎白时代)有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文,18世纪有18世纪的英文,没有注释的话,我们未必能懂。有方言(小说中最多)、有俚语、有文雅语;有英国英文、美国英文、加拿大英文、澳洲英文、新西兰英文……做翻译的个个都要懂得。

翻译的人应该什么书都读。这句话太不实际,但实情就是这样。英文书如童谣(nursery rhymes)、民歌(ballads)、连环图书(comics),当然小说、诗歌、政论、散文都要看。一句英文读起来没头没脑,和上下文也毫无关系,常常是童谣里的,那一句虽然和上下文无关,但和童谣里的下一句有密切关系。这是很难应付的,因为除了在外国念幼儿园或小学的,谁也不敢说他会背童谣。碰到这样一句,赶快查一本Dictionary of Quotations的索引,如果运气好,你可以找到那下一句。

三、有点治学训练

从上面的话看来,懂英文要懂很多事情,所以译者多少应该是个学者,当然不是了不起的学者(否则他就不做翻译了),但至少要能查书(有些人,书在手上,也不知道里面有他要查的东西),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他要懂的东西,向哪些师友求教。在文字方面,他应该有些语言学的修养;在一般学术方面,他应该有些考据求证的经验。至少他有一两门是比较精通的,譬如说,他是个文学家(文学家做翻译占许多便宜),或教过书,或做过新闻记者、商行秘书、会计、公务员,或玩过一种球、田径赛,等等。当然,科学家译科学文字最好,历史学家译历史文字最好。译者的常识、学识越丰富越好。新闻记者的常识就很丰富,这是很可佩的。

四、对文字的敏感

译者要有对文字的敏感。他要懂得作者在每个字眼、段落上的用心;他要预先感到读者对他译文的反应。有时在他看来,译文已好到极点,谁知读者看了,要不就不懂,要不就觉得好笑,或者以为他别有所指。敏感固然和天资有关,但也可以训练,加以发挥。人不是天生就能干的。

译者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向人请教、多练习,然后才谈得上有敏感。往往以为简易的英文,就有陷阱在下。敏感的人就会不放心,再去查书,再去细想。

五、想象力

译者要能设身处地,想象文章里面人物的身份、心情、口吻。把小孩子的话译成了老夫子的话是很可笑的,反过来也一样。喜欢装腔作势的人绝对说不出直截了当的话来。很多译者和拙劣的小说家一样,从头到尾,说话由他一个人包办,无论是无知的小孩或有学问的大学教授,用的字眼全一样。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事实上要用想象力的地方多得很。

六、勤劳精细

这也许是做任何事都不可少的美德,但译者更需要具备。多查字典,多请教别人,多想,多把原文和译文对几次,多修改译文。译好就送出去是很危险的,错落在别人手上,白纸上写黑字,赖都赖不了。你本可做个一流的译者,因为偷懒粗心,结果就沦为三流的了。

思果先生谈翻译

本文摘自《翻译新究》

孙仲旭选抄

1. 翻译不像打铁、走索、造桥;那三行要学会了才可以干。而翻译却不是如此。人人可以说自己会翻译,其实不一定;稍微懂一点外文,就可以觉得自己会翻译;稍微译过一两本书,就可以觉得自己译得很好,其实都不一定。一般翻译不能达到水准,也是因为好多译者没有认清这是件相当专门的事。

2. 中英文都好的,能翻译,自己却以为不能;中英文都不很通的,不能翻译,自己却以为能,只要买本英汉字典就行了。因此也有些译者是不合格的。

3. 高明的译者并不是魔术师,他只能苦干——苦想、苦找、勤改、比较、试验,对自己一点也不慈悲。

4. 翻译不是创作吗?在心灵迟钝、精力不足的时候,拼命也译不出的,等到神清气爽,体力恢复了,可能轻易译好。如果翻译是死工作,别人已经写好的东西,你只要把“相等的”词句填在纸上就行了,又何至于如此艰难?

5. 翻译是创作,至少是另一种创作,除了不要布局,构想,一字一句,都要创作,而且很难,因为没有自由。作家而又懂外文的,是理想的翻译人才。

6. 你想译得高明,只有跟自己学。先把中文写通,无论什么意思大致可以表达;读懂英文,能利用参考书。然后多用心译,多改、多试、多想、多留心。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刮刮叫了。凡是一流译者,都是时时觉得一筹莫展,改得辛勤的人。

7. 我们很容易受到外文束缚,捆得紧了,就会忘记自己的想法、说法,跟着外文的字词表。我们找适当的译文,像捉迷藏。大多数译者懒得去找,照原文字面译,读者懂不懂、读来舒服不舒服,他们不管,反正把外文翻出来就是了。只是少数认真的不肯马虎,他们要译文译得像中文,要读者读起来舒服。这种译者自讨苦吃,作兴别人并不感激他。不过,读者是最公正的人,他们会欣赏像中文的译文。认真翻译久了,自己也有进步,否则译一辈子也只是个翻译匠。

8. 每人的译文里有他自己,其实也非他不可。也可见这是半创作,是重写。译文好过原文,确也不免;不如原文,往往如是。

9. 翻译的事谈起来各有各的意见。不过我看近代名译家和译学家说的话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译文要通顺,不必死钉原文。必要时增添的增添,该扩充的扩充,该删的删,不要给原文捆死。要用想像的就用想像,不必怕人指摘,说原文并不是这样说的。译者应有胆量作主,担当下来。

10. 真正的译家一定不怕费神,千辛万苦要读者读得舒服,更传出原文的精神。

11. 好的译文贴得原文很紧,如影随形,而译文又明畅如同原著,这是件辛苦事情,也要肚子里有点书,还有创作力和想像力。

12. 中文写得好,一种外文如英文也能懂,已经有了基本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够翻译,因为译者给原文限制住,该不理的不敢不理,该改写的不敢改写,该添的不敢添。要译了几十万,上百万字,经过了若干年,才能摆脱原文的桎梏,大胆删、增、改写。

13. 翻译这件事做起来没有底,好了还可以好;精确了还可以精确;贴切了还可以更贴切。几乎谁也不能说,他的译文可以悬之国门,没有人可改一字。我潜心思考,逐字推敲,总可以改得更好读一点,容易懂一点,更接近原文一点,找到更好的中文;正好像别人也可以这样批评、修改我的译文,所以尽管大家的译作,我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译法来。

14. 翻译是艺术,要动手做的,不是谈理论,研究一下,思想一番,就可以学会。翻译不像洗一件衬衫,可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翻译像琢玉,可以琢磨个没完。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翻译研究

著者:思果

本书是翻译家思果先生关于英汉翻译的心得。他有感于劣质译文大行其道,甚至影响到中文的思维和创作,决心保卫他深爱的语言。全书贯穿的思想是,译文一定要像中文。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大至行文的修辞、节奏,小至参考书、标点符号的用法、新词和专有名词的译法,像一本军用地图,可以告诉读者哪里有地雷,哪里有险滩,哪里有流沙。

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专文推荐,可以当成不可多得的翻译教材,也能为一般作家和有心维护中文传统的人士提供借鉴。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翻译新究》

著者:思果

本书是《翻译研究》的续编,思果先生积累将近十年,再次对劣质译文发起挑战。书中有对翻译的宏观认识,解读中英文之间的区别,也通过大量案例,引领年轻译者在何种情况下要遵循原文的语序,何种情况下可以改动原文,甚至进行适当的增删,进而通过剪裁、锤炼、深思,让译文变得像散文一样流利清通。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071次推送

一名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即可购买《翻译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