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又到了每年麥子的收穫季節,西峽縣重陽鎮上街村的麥田裡,成熟飽滿的麥穗在太陽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交映生輝,輕風吹過,起伏的麥浪到處散發著濃郁的麥香。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麥田地裡,有三位身淺藍制服的民警,戴著草帽,正在和村民們談笑風生,一起共享收穫的喜悅。---他們就是西峽縣公安局駐重陽鎮上街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的民警,自去年年底駐村以來,經常會在鄉村小路、村民門前看到他們的忙碌的身影。走訪調研、瞭解民情,落實扶貧政策,怎樣解決老百姓迫切的實際困難,一直是他們最牽掛的事。

“該收麥子了,咱們也得下村走走看看去,看有什麼能幫上忙的。”前幾天,第一書記劉德峰帶著扶貧工作隊員們拿著包和筆記本,入了村,繼續著他們的日常走訪。

他深知上街村地處深山,山坡面積多、耕地少,道路交通不便,村裡大多數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和小孩較多,正是收麥子的時候,他放心不下。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經過兩天的走訪,他很快就有了新的“收穫”,一是村裡割麥機急缺,都是靠村民們“截獲”路過的割麥機,豐收的季節,割麥機不好找,也不好遇,往往是一個割麥機,十幾家輪流等待租用;二是上街村山坡面積大,有很多村民的小麥都種植在半山坡上,這樣的山坡丘陵割麥機無法到達,只能靠村民自己手動割麥,但是有一部分家庭精壯勞力都在外打工,家裡留下的都是孤寡老人和孩子,下地勞動非常吃力,收割慢,效率低,收的太晚影響收成。

當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同是西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教導員的駐村第一書記劉德峰,立即聯繫到交警隊的同志們,運用掌握的車輛資源,很快便協調到了一批外地的割麥機隊,第二天,7輛割麥機便浩浩蕩蕩的開進了村,受到了村民們的夾道歡迎。與此同時,劉德峰在村裡主持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號召村裡的黨員同志和村組幹部一起行動起來,到那些割麥機去不到的山坡麥田裡,幫助那些家裡沒有勞動力的村民們一起割麥。就這樣,在第一書記劉德峰同志的帶領下,在上街村的小山頭的麥地裡,駐村工作隊、村組幹部和村民們在一邊拉著家常,一邊熱熱鬧鬧的割著麥子,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就將上街村需要幫助的16戶村民半山坡上的麥子40餘畝麥子全部收割完畢。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通過這次真誠的幫扶,駐村民警們和村民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和信任,有村民來地邊給民警送水,有村民硬拉著民警要去他家吃飯,在家常閒談中,村民也對一些扶貧政策的有了更熟練的掌握,對村裡的河道治理、秸稈禁燒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劉書記真是好人,不僅為我二爹家找來了割麥機,還幫我們割麥子,我們怎麼能不支持人家,他說不讓俺們燒秸稈,不讓俺們亂倒秸稈和垃圾,俺們咋能不聽哩!俺們一定堅決聽黨的話,堅決跟黨走!真是太感謝了!”上街村十二組貧困戶黃運江激動的說。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

穗穗金麥枝,交映警民情,看著村民們家家戶戶門前晾曬的麥子,和村民們開心的笑臉,第一書記劉德峰對村裡今後的工作開展也是信心滿滿。西峽縣公安局駐村民警們就是這樣用實際行動貫徹著“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踐行著為民宗旨,用敬業精神詮釋著勞動美,用真誠奉獻編織著警民“魚水情”。

監審:張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