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帶你走進三明這位老刑警的日常|他這麼從凶案現場找到蛛絲馬跡

又一起兇殺案!正合衣午休的王新華麻利地翻身起床,抓上包,一邊打電話一邊直奔市公安局。幾分鐘後,王新華和法醫、痕跡檢驗人員帶上器材,駕車飛奔大田縣。

這是2018年4月13日,當天上午,大田縣城一家麵包店內發生一起兇案,一死一傷。

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戰,現場勘驗的結果讓案件的性質逐漸明確:情殺,男的先用匕首殺死女的然後自殺未遂。

“一個犯罪現場,就是案犯給痕跡檢驗人員佈下的一道謎題,痕檢人員的工作就是解謎,直至嫌疑人落網,謎底才會揭曉。但是,每一次謎底揭曉,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每個案件都會看見醜和惡的侵襲。你會感覺到痛。”王新華說。

正是這種痛,讓王新華髮力於刑事痕跡檢驗學,從一個普通的痕跡技術員成長為物證鑑定高級工程師、三明市刑事技術帶頭人、刑偵支隊副支隊長、聲名赫赫的刑技專家,2017年9月,他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優秀刑事警察。

關於他,有許多傳奇——

上世紀80年代,刑偵技術手段相對落後,市區發生多起襲擊女性案件,他憑不同現場兩種鞋印,判定為一人所為,併成功將搜捕範圍鎖定一隅;

月黑風高夜,受害人被發現死在家中。僅憑一串腳印,他就能夠讀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讓疑犯浮出水面;

……

“沒有那麼神奇,設謎和解謎,藏匿與尋找,這是一場不見面的戰鬥,需要做很多工作和團隊的協同作戰。”對於外界的傳聞,王新華很低調,他始終堅信“現場的一切會還原事件的真相”。

從警36年來,王新華憑著這份執著,利用痕檢技術參與各類重、特大案(事)件現場勘查2000多起;主持各類刑事技術“會診”50餘起;參與各類案件現場痕跡物證檢驗鑑定及複核鑑定3000餘起,被人稱為三明警界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痕跡鑑定的“定海神針”。

帶你走進三明這位老刑警的日常|他這麼從兇案現場找到蛛絲馬跡

神秘的鞋印

1991年12月5日晚,當時的三明鋼鐵廠動力分廠動力車間一位上夜班的女性被強姦;

1992年1月1日晚,該廠二軋分廠一位女工被強姦後殺害。

之後,三明鋼鐵廠連續發生10多起針對女性的強姦、殺人、傷害的暴力性案件。

警方成立了“1·1”系列案件專案偵破組。當時還是一名痕跡檢驗員的王新華在第一次發案就到現場勘驗。

每起案件的現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壞。幸運的是,王新華從第一起案件中提取到了一雙可疑的三明產的“佳迪亞”牌皮鞋印2枚(左右腳各1枚)。在第二起案件中,提取到了泉州產的“康姆斯”牌旅遊鞋4枚(左右腳各2枚)。限於當時的條件,也無法蒐集到更多的證據。

腳印,成了破案的關鍵!

提取到的這些腳印會透露什麼信息?各種猜測都有。但是,沒有誰能拿出有力的證據。

此時的王新華剛剛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步法檢驗技術”研討班學習歸來不久。

“在人的群體中,有85%以上的人生長是有規律有比例的,還有少於15%的人是特殊的,不在正常比例之中,有的人是因受遺傳基因不同……”

他平時的學習積累派上了用場。

“利用鞋底磨損特徵來判斷是否同一人。”王新華有了方向。

通過對現場鞋印進行步伐技術檢驗後,王新華髮現,兩次提取的鞋印磨損程度、壓力面相同,從疑犯“右腳掌重,壓力面外側偏重,左腳比右腳長了3毫米”等特徵,王新華刻畫出:此人身高在1.72米左右、穿40碼鞋子、年青人、踝關節突出,可能經常踢球等特徵。

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個可以左右偵查方向的檢驗結果,讓很多刑偵老將將信將疑。

但是,王新華的每一個推斷都有科學的數據支撐,專案組採信了王新華的分析判斷。

很快,專案組確立了“以鞋找人”的偵查方向。刑偵人員發現,這兩種品牌的鞋子為當時三明化工廠給員工發的勞保鞋。偵查範圍一下子縮小到了三明化工廠1.72米左右的、穿39碼至41碼鞋子、經常踢球的青年工人身上。

通過找鞋,專案組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並將逃到貴州省的嫌犯吳某抓獲。

據吳某交代,他是因為專案組開展全面查鞋心虛而逃跑的。

1.72米、穿40碼鞋、經常踢足球。吳某的一切特徵都與王新華根據鞋印得出的推測驚人地一致。

“1·1”系列案件,前後歷經56天。專案組成員基本吃住在三鋼一個臨時指揮部。

在當時刑事技偵水平普遍不發達的時代,王新華在此案中的表現得到了全省業界的關注和肯定。他因此榮立二等功。

彼時,王新華兒子才兩週多,妻子的工作需要三班倒。

“她不在家的時候,兒子就寄在鄰居家。”王新華至今覺得很愧疚。

此後,王新華在“步法檢驗技術”上越走越遠,並以此破獲了許多大案要案。

地漏裡的血跡

手機鈴聲急促地響起,他的手像條件反射般地抽搐了一下。

“又有情況了!”王新華想。

果然,沙縣警方請求援助。王新華馬上帶著法醫、痕檢員,駕車出發。

這是2013年4月16日凌晨。就在前一天,沙縣東門安置房工地一名粉刷外牆的工人墜樓死亡。

事發當天傍晚5時多。沙縣警方第一時間介入。

現場,墜亡的粉刷工仰面躺著,身邊還有墜落的粉刷桶。工友、周圍人的供述和現場大致情況均指向失足墜亡。但沙縣警方的刑偵技術人員在現場勘查中發現多處疑點:如現場起墜點遠處存在微小血跡;一同墜落的水泥漆桶與屍體身上被濺灑的水泥漆不相符等等。

現場勘查發現與意外高墜的情況存在矛盾之處。

早春,寒意正濃。風聲穿梭在建築物內的空屋子裡,聽上去像尖叫。現場拉起了警戒線。王新華站在陰冷的犯罪現場,腦海裡卻刀光劍影。這是他的職業病。“每一起案件,我都會在腦海裡模擬。每次出現場時,我都會思考,如果我是罪犯,我是怎樣的心理,會作出怎樣的舉動。”正是這樣的工作態度,在勘察燈下,王新華總能讓痕跡無處遁形。

隨著勘查的深入,他發現了距離17樓的墜落點兩個毛坯房間之隔的地板上有一處地面,上面用薄薄的沙子覆蓋著,很可疑!他小心地撥開沙子,發現下面有幾處血跡。王新華和法醫會同沙縣的刑偵技術人員,對墜樓點附近的幾間毛坯房地毯式地勘驗過去。在一個衛生間的地漏內壁,他們發現了一處濺上去的血跡。

經過DNA檢驗,這些血跡正是墜樓死者的。

法醫的屍檢還發現了許多除了墜落傷外的附加傷,那些都是被外力擊打所造成的。

所有的勘驗證據,都指向了該案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

沙縣的刑偵人員在偵查中還發現,死者生前為智力障礙者,進入該工地剛剛工作一個星期。並且,死者的身份也是他所謂的親友假冒的。

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認定該案是一起故意殺人偽造工傷意外騙取賠償金的惡性案件,最終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成功破獲該案。

這個案子,讓王新華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釋懷。

高牆上的一抹擦痕

“沒有不留痕跡的現場,找不到痕跡,只能說是我們無意中將證據丟失了!”

這是王新華在每次給學員授課時說的一句話。

現實,每一次都在驗證著王新華的這句話。

2017年8月31日上午7時30分許,大田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該縣建設鎮中圓珠寶店報警稱:一樓店鋪內價值100餘萬元的黃金首飾被盜。

此時,正值金磚會議期間。

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立即成立聯合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案發於一棟三聯排5層樓民房。珠寶店位於中間一樓店面,左右分別出租給一個糧油店和一家酒行。

經對案發現場勘查檢驗發現,進出店鋪的門窗均完好,未發現可疑痕跡。

珠寶店內有監控視頻,記錄了疑犯在店內的作案過程,但是,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帶手套、面部用針織品覆蓋、腳穿襪子,且影像模糊,不能明確嫌疑人身份信息。

珠寶店內沒有指紋、鞋印、甚至連一根髮絲都沒留下。查看房屋周邊監控,沒有疑犯的任何蹤跡。

疑犯難道是飛進去作案不成?

一個情況,引起了專案組的重視:民房5樓樓頂是互通的。中間有一個樓梯通道,通道的門一般沒有鎖。酒行的樓上,住著許多來打工的外地人,其中有幾個,在案發後的早晨,就離開回江西老家去了。

這幾個回老家的外地租客有重大嫌疑!

熟悉店內情況的店主的親朋好友也有嫌疑!

一方面,專案組多路部署安排警力進行偵查。一方面,王新華帶著痕跡檢驗技術人員對案犯現場和周邊勘查,查找疑犯留下的蛛絲馬跡。

“如果疑犯是從外部進入,那幾個外地租客的嫌疑就可以減輕;如果沒有任何痕跡可以證明案犯從外部進入,那麼偵查重點就要放在住在這棟樓的每一個人身上。”王新華深知,技術人員對案犯進出口的確定,關係著整個案件的偵查方向!

現場沒有痕跡、周邊沒有攀爬的痕跡,疑犯進出路線到底在哪裡呢?

正值盛夏,下午,溫度不斷攀升,樹葉都捲曲了。王新華注意到,該棟民房一樓有5米左右的高度。前門有監控,案發時沒有人進出的影像;樓後面是一片雜草,還有一個排水溝。因為案發後的清晨,店主和周邊群眾在此觀望,樓後方的草地已經遭到嚴重破壞。

“排水溝靠牆這邊的雜草沒有遭到任何破壞。看不出有人攀爬的痕跡。會不會藉助梯子呢?”王新華和一同去的刑偵技術大隊長陳友生嘀咕著。

二樓樓道的窗臺上沒有提取到有梯子架過的痕跡。

“如果是梯子不夠長,然後再攀爬,走的時候清理掉痕跡呢?”王新華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如果設想成立,那麼,牆上一定會有痕跡!

王新華和他的同事們架著樓梯,在民房後面的一樓外牆上一遍一遍尋找。

在老舊粗糙的水泥外牆上要找到一點有用的痕跡,無異於大海撈針。一整個白天的勘驗都沒找到有用的任何痕跡。

王新華心有不甘。

入夜,王新華叫上技術人員,打著強光燈,架著梯子,再次對外牆進行勘驗。盛夏的夜晚,強光手電一照,草地的蚊蟲忽地湧過來,王新華和同事們全身都被蚊蟲叮咬得一塊塊紅腫難忍。

“蚊蟲多,但是顧不上,有的痕跡要在夜裡用強光才能顯現出來。”王新華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

突然,可謂驚鴻一瞥,就在王新華抬頭伸展僵硬脖子的一霎間,一抹非常模糊的擦痕被王新華捕捉到了。擦痕上的物質感覺和牆上自身的物質不同。

真相常常就在毫釐之間。經過立體顯微鏡觀察,這抹擦痕上的微小粉末是新附著到牆上的。

憑藉這一抹擦痕,王新華這樣推斷疑犯進出路線:民房後,疑犯用梯子攀爬,梯子不夠架到樓道轉檯的窗口,那一抹擦痕位於樓道轉檯的窗口下70公分處,正是梯子留下的印痕。疑犯再從梯子爬上窗口……

疑犯進出口的確定,讓警方把重點偵查對象轉移到了對珠寶店熟悉的外圍人員上。

經過刑偵人員大量的走訪摸排和研判分析,犯罪嫌疑人被成功鎖定,9月1日22時,一副冷冰冰的手銬戴在了犯罪嫌疑人的手上。

被盜黃金首飾全部追回。疑犯的供述一一印證了王新華團隊根據那一抹痕跡做出的判斷。

痕檢專家成長記

中等身材、眼神堅韌。這位嘴角掛著微笑的“痕檢專家”,曾經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獲得個人嘉獎。2005年9月,王新華被省廳聘為刑偵行家,2011年11月,被省廳聘為福建省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專家,2013年至2016年連續4年被公安部聘為全國公安機關物證鑑定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過人智慧和專業絕技並非天降奇才,而是王新華36年來在痕跡學方面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36年前,王新華還是一個僅有一腔熱血的毛頭小子。

1980年7月,王新華從福建省公安幹部學校(現福建省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到三明市公安局報到。領導一看,19歲,科班出身,難得!

“刑偵技術沒有人,你去那裡幹吧!”領導手一揮,王新華還沒機會體驗刑警的威風,就被分到了技術崗位從事痕跡檢驗工作。

當時的福建省公安幹部學校沒有教痕檢這一塊。一切都還是個空白。

容不得半點喘息,王新華被硬生生摁在他需要面對的現實中。他只好一邊跟著前輩學習,一邊參加各類痕跡檢驗專業培訓班學習。

“剛開始,什麼也不會。膽子還小,每次外出看現場,進行痕跡檢驗,面對血淋淋的兇案現場總是嚇得腿腳發軟。”王新華回憶。

1982年5月,王新華參加了福建省公安幹校第一期的痕跡檢驗專業培訓班學習。

最練人的都是實戰。當年11月份,永安市火電廠附近,一對母子被發現在家中死亡。接報後,王新華和同事立即趕往現場。在一棟普通的民房裡,他見到了母子二人的屍體,母親躺在床上的血泊中,兒子滾落在沙發旁的地上,牆面、地面殘留著大片血跡,這是王新華從警後見到的最駭人的場面!

忍住心理上的巨大沖擊,王新華繞著房間四周認真觀察後,根據收集的痕跡證據判斷兇手應該是熟人,最終辦案刑警依此排查,將兇手成功抓獲。

1987年3月,王新華參加了公安部第二研究所舉辦的“人工編碼計算機檢索指紋系統培訓班”學習。

學成歸來,他遇上了一樁大案。

1989年6月15日,永安市發生一起殺人案。死者是福州某大公司的總經理、優秀女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

各種猜疑四起。此案被給予高度關注。

王新華沒有理會社會上的謠言和猜疑。他堅信,“痕跡會告訴答案。”

經過多次細緻的現場勘查,王新華在被犯罪分子移到現場衛生間浴缸並撬開的死者的密碼箱箱釦及箱內一些物品上,發現了犯罪分子遺留的微量灰塵痕跡,並在現場的出入口處發現提取了罪犯遺留的指紋和足跡。通過反覆細緻地分析,王新華力排眾議,認定該案是一起謀財害命的兇殺案。

後來,經過偵察,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袁某,通過與袁某的指紋與足跡的比對檢驗,認定王新華在現場出入口處提取的指紋與足跡是袁某所遺留。袁某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供認不諱,證實了王新華對案件性質等的分析判斷完全正確。

1990年8月至1991年2月,王新華參加了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痕跡室進修學習,1991年9月,參加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警察學校“步法檢驗技術”研討班學習。

王新華的兒子1990年3月出生,“這兩次的學習,我兒子都還很小,老婆的工作要三班倒,小孩經常寄在鄰居家。”對於老婆孩子,王新華懷著滿滿的愧疚,“好在他們一直都支持我的工作。”

幹刑偵技術工作,奔波辛勞,是家常便飯。2013年4月29日,永安市大湖鎮嶺幹礦區“三同時”礦山的炸藥和雷管被盜,現場痕跡物證極少,當時的王新華身患帶狀皰疹,但是他誰也沒告訴,帶著刑偵技術人員趕到永安,經過晝夜奮戰,終於在中心現場和外圍現場發現了犯罪嫌疑人遺留的半枚指紋和車輪印、腳印等重要痕跡物證,專案組根據這些痕跡物證巡線追蹤,3天內成功破獲了這起各級關注的重大案件。

“王新華不僅自己技術過硬,還善於積累總結。”徒弟洪鵬輝這樣評價。

“每辦一次案件,我自己就會寫一個總結,哪些是新發現新運用,哪些地方有疑慮,有缺陷。”正是這種總結和反思,王新華先後有8篇論文被省、部級刊物採用,他參加的課題《信息通信網絡安全接入應用技術研究》獲得2013年度三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除了鑽研業務,王新華一直在做刑事技術“傳幫帶”工作。近幾年,王新華不僅總結出《命案現場處理工作若干規定》《刑事技術規範化建設標準》等規定,並帶領三明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連續7年獲得公安部考核滿意結果。

按照國家規定,再有不到4年,王新華就要從崗位上退休。

一身絕技,可惜了!

王新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管退休不退休,都要做該做的事。”

(三明日報記者 王豔蓉 通訊員 肖敏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