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一隻雞能賣150元,年入可達20萬!貧困戶的生活正發生鉅變……

甘肅省慶陽市是我國西部的貧困地區之一。到2017年底,仍有貧困人口21.48萬人,由於自然條件艱苦,農民缺乏技術,當地很多農戶生活非常困難。然而,最近幾年,依靠農業科技的引領、特色產業的帶動,當地很多貧困戶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木缽鎮劉家塬村。一大早,村民姚天旭就在養雞場裡忙活起來,用特製的鐵鉤熟練地把雞腿鉤住,然後再一隻只裝進籠子。今天,他要去鎮上趕集賣自己養的這些土雞。

一隻雞能賣150元,年入可達20萬!貧困戶的生活正發生鉅變……

今年28歲的姚天旭,是甘肅環縣木缽鎮劉家塬村的村民,也是村裡的貧困戶。去年才開始養雞的姚天旭,已經在周邊村莊小有名氣。每隔一段時間,他就要到鎮上的菜店或者集市,銷售他養的土雞。

甘肅省環縣木缽鎮劉家塬村村民 姚天旭:大雞以前就有一千來只,現在幾乎賣光了,剩下這是最後的五十幾只,小的現在還有二百多隻,再有兩個月基本上就長大了,就能賣了。

小姚是木缽鎮上一家菜店的常客,這家菜店他賣了500元錢,剩下的土雞小姚送到了鎮上的集貿市場。每三天一次的集市是小姚家的土雞銷售的主要場所。市場裡賣雞的商販都是小姚的老主顧,由於姚天旭的雞是散養的土雞,品質好,價格也實惠,小姚的土雞在市場上總是供不應求,在這裡,他賣了1640元錢。

一隻雞能賣150元,年入可達20萬!貧困戶的生活正發生鉅變……

姚天旭一家的貧困源於3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2015年,剛剛大學畢業工作不久的姚天旭,被檢查出尿毒症,讓這個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一下子跌入生活的谷底。2016年,姚天旭用父親的腎源進行了腎移植手術。手術成功了,可是家裡也欠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父子倆,不能外出打工,姚天旭的母親又常年患病行動不便。苦於生計的姚天旭想到靠養雞掙錢養家,一年毛收入能有20萬元。

提起自己養雞的經歷,姚天旭坦言,自己原來並沒有養過雞,既沒技術也沒經驗。能有今天,一切都離不開一位“馬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甘肅省環縣木缽鎮劉家塬村村民 姚天旭:馬老師一直給我指導,從小雞到大雞,全程跟蹤服務。雞有什麼問題了,這段時間該用什麼疫苗,吃什麼料,該怎麼防疫,該怎麼消毒他都給我講,有時候晚上半夜就上來,給雞解剖、檢查、開藥。

甘肅省慶城縣蔡口集鄉六河灣村村委會,一場別開生面的培訓正在進行。這一天,慶陽市的幫聯單位到六河灣村給貧困戶發放雞苗。而科學養雞的技術培訓是貧困戶領雞苗前十分重要的一課。正在給農戶培訓科學養雞技術的人叫馬偉斌,是甘肅省慶城縣畜牧站副站長,也是一名農業科技特派員。他就是姚天旭說的馬老師,幫助指導姚天旭辦起了土雞養殖場。

談起科學養雞就滔滔不絕的馬偉斌,在慶陽當地可謂是鼎鼎大名。做了12年科技特派員的馬偉斌,像這樣的農業科技培訓,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大家都習慣叫他“馬老師”。而正因為他精通科學養雞技術,又曾經自己辦過種雞場,三鄉五里熟悉馬偉斌的農戶,又都戲稱他為“雞司令”。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科技特派員 馬偉斌:養雞你一定要相信科學,今天這些雞捉回去以後,咱們農村肯定拿雜糧喂,要記著小麥不能直接喂。

“雞司令”馬偉斌一邊向參加培訓的貧困戶講解科學養雞的技術,一邊耐心地解答農戶們的疑問。培訓結束了,農戶們都來到村委會大院領取雞苗和飼料。

來領雞苗的貧困戶,大多都養過雞,但能養好的寥寥無幾,缺少技術,讓這些農戶對土雞養殖望而卻步,有了馬偉斌的指導,這些農戶又重新有了信心。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科技特派員 馬偉斌:做技術推廣要改變農村傳統的方式,得一段時間,也有個過程,推廣也有一定的難度,還是要上門去手把手地教。

馬偉斌今年38歲,已經從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20年。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走村串戶下鄉指導農戶養雞,是馬偉斌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天下午,馬偉斌接到農戶楊正坤的電話,他家養的雞最近出點問題,馬偉斌趕了過去。經過詢問,他發現可能是雞的飼料配比出現問題,於是趕緊配藥並指導用藥。

楊正坤是慶陽市慶城縣土橋鄉南莊塬村的貧困戶,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無法外出打工,平時還要照看身體殘疾的哥哥。原來家裡的收入全靠種地,而如今養雞成為楊正坤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

南莊塬,是慶陽市慶城縣土橋鄉的一個小村莊,也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子裡大部分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留守的村民大都只能依靠貧瘠土地上的微薄收入生活,靠天吃飯,沒有保障。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科技特派員 馬偉斌:2015年167戶人81個貧困戶,這些困難群眾盼望啥,今年地裡打上的糧食,肚子能吃飽,就算日子過得不錯了。

2015年,馬偉斌來到楊正坤所在的南莊塬村擔任第一書記,同時擔任村裡的科技特派員。看到當地條件艱苦,收入單一,馬偉斌萌生了幫助村民養雞增收致富的想法。可是想法一提出來,幾乎遭到全村人的反對。原來村民們都沒有技術,以前養過雞基本上都死了,所以他們不接受養雞。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馬偉斌專門申請經費,給農戶免費發放雞苗,並承諾全程指導,養不好責任自己承擔,村民們這才嘗試著養起雞來。楊正坤就是南莊塬村第一批嘗試養雞的農戶之一。經過馬偉斌的指導,南莊塬村農戶們養的雞在第一年就試養成功。楊正坤從第一次試養,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年養雞的收入達到4萬元。

一隻雞能賣150元,年入可達20萬!貧困戶的生活正發生鉅變……

如今,南莊塬村的村民幾乎家家都養雞,村裡已經有39戶貧困戶成功脫貧土雞養殖成為這些貧困戶重要的收入來源。

從楊正坤家出來,馬偉斌又趕到南莊塬村的另一個養雞戶。村民楊正虎家散養了300多隻土雞,最近他正因為雞打架互啄而著急。

馬偉斌一眼就看出了端倪,原來由於夏季光照強烈,雞的情緒會受到影響,雞和雞經常會打架,甚至有些雞會啄得頭破血流。為了阻止這種現象,馬偉斌掏出一個神奇的小物件,給雞帶上了個“眼鏡”,又遮光又不會影響吃食走路,關鍵是把鬥毆的光線擋住了。

一隻雞能賣150元,年入可達20萬!貧困戶的生活正發生鉅變……

楊正虎今年56歲,三年前,在馬偉斌的幫助和指導下,開始養雞。他養的都是市場上稀缺的烏雞,雖然量不大,但是價格卻比普通的土雞還要高出不少。兩年前脫貧的楊正虎真正嚐到了養雞的甜頭,他打算明年擴大養殖規模,辦一個更大的養雞場。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土橋鄉南莊塬村村民 楊正虎:公雞賣150元一隻,母雞賣100元一隻,準備明年養2000只雞,技術這一方面,有馬站長給我們做後盾,如果2000只雞銷售了就能賺20來萬。

科學養雞,疫病防治十分關鍵。因此馬偉斌幾乎都是手把手教給村民如何給雞注射疫苗。不僅如此,馬偉斌還幫助村民建起育雛室,飼料、飲水、保暖、防疫,都嚴格遵循科學規範,養雞致富了,也讓村民真正認識到科學養雞的重要性。

據悉,慶陽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始於2002年。截至目前,已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8251人次,實施科技開發項目150個,推廣新技術新產品449項,培訓農民21.03萬人次。

如今,在甘肅慶陽,像馬偉斌、馮鵬翔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共有736名,他們分別駐守在全市537個貧困村,針對當地不同產業的發展需求,用科學技術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甘肅省慶陽市科技局局長 張和先:他們下去以後就是培訓人才,然後就是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科技扶貧。一個有人才優勢,我們有三區人才和科技特派員,第二個有項目優勢。這兩個優勢發揮起來,科技扶貧效果還是明顯的。

半小時觀察——科技扶貧要重基層接地氣

扶貧扶智,科技先行,依靠科學技術推動扶貧攻堅進程已成為扶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農村地區的扶貧工作,關鍵在基層,重點是要接地氣。

甘肅慶陽科技扶貧見到了實效,其原因是打造了一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農民一心一意服務的科技隊伍。他們瞭解農民的需求,提供的技術簡單實用,因而受到了農民的歡迎。貧困農民最需要的是那種沾著泥土、冒著露珠的農業技術,科技之花只有深深扎入貧困的土地,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