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她是陶華碧,

也是老乾媽。

那個活在辣椒醬瓶子上

全中國最辣的女人!

“老乾媽”是怎麼煉成的?

看到”老乾媽“三個字,你的唾液腺分泌有沒有突然增加?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關於老乾媽有很多傳說,以下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一位雲南的重刑犯,自知來日無多,臨死前向監獄提出的唯一請求,就是能吃點老乾媽。但當時雲南市場上一時之間買不到老乾媽,接到監獄的請求後,老乾媽廠含淚寄去了一箱。

以上故事的真實性存疑,因為這已經非常接近電影《食神》中醫院的厭食症者某天突然聞到星爺獨家秘製的“撒尿牛丸”後胃口大開的情節了。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電影《食神》劇照

但這個故事也說明:老乾媽的味道有多麼深入人心。

老乾媽的創始人叫陶華碧, 20歲那年,陶華碧嫁給了貴州206地質隊的一名地質普查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留給她兩個還沒有拉扯大的孩子。

為了生活,陶華碧在地質隊所在的龍洞堡街上靠賣涼粉、米豆腐維持生計,由於常年接觸石灰等做豆腐的原料,到現在她的手一到春天就會蛻皮。

1989年,她用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在當地開了個專賣涼粉和冷麵的“實惠飯店”。

因為她不欺客,做的米豆腐價低量足,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經常來光顧,這家路邊小店生意居然還不錯。

幾年後,當地修建環城公路,很多途經此地的貨車司機也經常過來吃飯。

陶華碧這時展現了她的商業智慧: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家釀製的豆豉辣醬,她的辣椒醬口味獨特,經過貨車司機們的口頭相傳, “實惠飯店”的名聲不脛而走。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有一天中午,陶華碧的麻辣醬賣完後,吃涼粉的客人就走光了。她意識到,原來客人們是衝著麻辣醬來的,這也讓她有了專門做辣椒醬的想法。

1994 年11月,“實惠飯店”更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辣椒醬系列產品成為主營產品。

而老乾媽的由來則是這樣的:

陶華碧開飯店時經常照顧一些貧困學生,還幫助了一個成天打架鬥毆的學生,讓他打消輟學的念頭並完成了學業,這個學生很感激她,親切的稱她為“老乾媽”,附近學校其他學生也都跟著喊起了“老乾媽”, “老乾媽”就這樣喊出去了。

1996年8月,陶華碧借用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帶著40多名追隨她的工人,辦起了辣椒醬加工廠,牌子就叫“老乾媽”。

“老乾媽”的瓶貼是由大兒子李貴山設計的,經過21年的苦心經營,瓶貼上那張陶華碧繫著白色圍裙的著名肖像慢慢成為全中國最熟悉的面孔。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有國外網友說,“當你和中國女人結婚的時候,等於娶兩個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華碧”。

2017年, 老乾媽年營業收入45.49億元;年納稅額7.55億元,排名貴州民營企業100強第二位。

老乾媽的成功之道

在今天浮躁的商業氛圍下,老乾媽的一些經營之道很值得研究。

首先,一技傍身,餓不死人。

陶華碧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就因為家裡貧困輟學,但是在圍著鍋臺做飯時她嘗百家味,討眾家技,表現了製作調味品的天賦,這也會她日後創業打下了“絕技”的基礎。

其次,當你用30年專注於做一件事時,不可能不成功。

這麼多年來,陶華碧不去追風口,不搞多元化經營,也無心天使A輪B輪地融資,只專注於做辣醬醬。如今,老乾媽就是辣椒醬的代名詞,老乾媽的標準就是中國辣椒醬的行業標準。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第三,誠信經營。

幾十年來,她一直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長期以來,只有供應商欠過她的錢,她從不欠供應商的錢,所以供應商給她辣椒時從不敢大意,因為只要出一次錯,以後再想與她交做生意就難了。

這一點,跟董明珠的格力極其相似。

第四,適中的定價。

210g的老乾媽現在定價8元,小康牛肉醬175g肉醬定價也是8元,李錦記340g風味豆豉醬為19元,不得不說,老乾媽的定價還是很有優勢的。

當然最重要的,質量至上!

印象中吃了這麼多年的老乾媽,從來沒有一次吃出過砂子或壞掉的豆子,每天200萬瓶的供貨量啊,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有絕技在身,又誠信不欺客,專注產品研發的同時還不為名聲所累,所有這些,都是老乾媽讓後來者無法企及的“秘密”。

但這個“秘密”即使說出來了,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成功的背後:每一天都是幹仗

在陶碧華看來,老乾媽每一天都是在“幹仗”。

早年開飯店時,有時城管工商過來“打牙祭”,和辣椒一樣火辣的陶華碧拿起炒瓢就要和他們幹一仗:“是不是來白吃的?我不是隨便可以欺負的,我就要打你!”

她還曾為了納稅和當地稅務部門“討說法”:有一年稅務部門少統計了老乾媽30萬,老乾媽廠成了南明區納稅第二名,陶華碧不幹了,直接找上門:“給老子查清楚!”

但工作之外的陶華碧一直保持著低調的行事風格。

即使是作為兩會的代表出現在媒體面前,她仍然惜言如金。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她的兩個兒子也繼承了她低調的性格,以至於到現在,很多人除了知道大兒子李貴山當過兵,在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過,後來回老乾媽擔任第一任總經理,以及小兒子李輝自2008年接棒成為總經理,就根本挖不出更多消息。

陶碧華的“幹仗”性格還體現在她對融資的態度:不管市領導怎麼勸說,就是不上市、不融資:“上市、融資這些鬼名堂,我對這些是懵的,我只曉得炒辣椒,我只幹我會的。”

這一點,跟華為的任正非極其相似。

老乾媽為什麼幹不倒?

其實在老乾媽之前,還有一個著名辣椒醬品牌:湖南雙峰縣的“永豐辣醬”。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這個品牌已經存在了300多年,它曾作為貢品進獻給咸豐皇帝而名聲大噪。

1980年代的永豐辣醬暢銷全國,還漂洋過海到港澳臺及日本、美國市場。

但永豐辣醬犯了兩個不可的錯誤:

其一,為迎合市場需求盲目擴張,甚至不惜以外地辣椒代替本地辣椒、縮短工藝流程等,品牌形象大大受損。

其二,沒有像老乾媽那樣投入現代化生產線的建設,最後陷入產能不足和品質下降的下行軌道,被老乾媽迎頭趕上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老乾媽”取代永豐辣醬成為市場領導者後,也有一大批人想取而代之。

比如說,老幹爹,和老乾媽在同一個市,不知道底細的人還以為這是老乾媽的子品牌。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還有些公司專門組織了科研人員,準備以老乾媽為基礎試製辣椒醬產品,“超越老乾媽”——如果這樣真的可行,可口可樂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這些希望和老乾媽幹一仗的企業,最後紛紛敗下陣來。

老乾媽的完勝也給我們一些啟示:

其一,產品是一切營銷的源頭,產品都做不好,天天在營銷上花工夫有什麼意義?

其二,商業需要回歸本源,只有你提供了極致的用戶體驗,用戶才會用腳為你投票。

其三,做企業需要耐心和堅持,動不動想著融資10億,成為行業獨角獸的公司,最後的結局肯定是來得快也會去得快。

當然,陶華碧之後,本來是老乾媽的一些優勢,也有可能成為它的劣勢。

她把一瓶8塊錢的辣椒醬一天賣出200萬瓶,年銷售45億還堅持不上市

比如說,過於專注,有時就察覺不到變化;不做廣告營銷,也容易陷入營銷觀念上的守舊——特別是在陶華碧交出股權功成榮功後,老乾媽能否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經受住各種誘惑,其實也很難說。

如何在這個變化發展的時代,堅持老乾媽的“變”與“不變”,很考驗陶華碧和其繼承者們的商業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