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我料到了像趙男男這樣牛逼閃閃的職業經理人一定會出來創業,但沒料到是以這種方式。

一般來說,房企高管創業,排除掉那些轉行的,不外乎兩種模式:一是進入到風口上的細分市場做產品,比如毛大慶之優客工場,蔡雪梅之eLab;二是成立私募基金公司,募來錢後繼續做房地產投資和開發,比如金地張華綱和趙漢忠。

但趙男男、馮勁義和周德康仨人的模式有點獨特。簡單來說是這樣的:趙男男、馮勁義和周德康原來都是龍湖地產的高管,後來分別到新華都、升龍和俊發做了總裁或CEO。這兩年,仨人呢,一直有合夥創業的想法。

機緣來自去年的一天,馮勁義因為項目融資的事見到了宇通客車的老闆湯玉祥(宇通客車是國內最大的客車製造商)。湯玉祥大致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投資你一個項目沒多大意思,乾脆就把宇通旗下的綠都地產交給你來管吧!我猜想,湯的最初想法是把馮挖過來做綠都地產的總裁。

跳槽到綠都地產做總裁,這對馮勁義當然沒什麼吸引力,因為本來就是總裁了嘛。這仨人一合計,創造出了房地產界的一個新模式:仨人一塊兒空降綠都地產,成立一個管委會(這個管委會,目前就他們仨),管理綠都地產的所有業務。

新在什麼地方呢?5月16日,他們三個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辦了一個發佈會。當時我提問了兩個問題:你們仨是不是以一家公司的形式與綠都地產合作的?如果是的話,這家公司未來會不會和綠都地產以外的房企合作?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趙男男沒有回答第一個問題,對於第二個問題,他回答說,不會。

也就是說,他們仨應該不是以個人身份入職綠都地產,而可能是成立一家公司,然後以公司的形式與綠都地產合作。而作為約束,他們仨的公司,不得與綠都地產以外的房企合作。

我覺得這件事的標誌性意義在於,這是我們公開知道的,房地產界,“人”第一次與資本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他們仨以前雖然年薪千萬,但與企業還是僱傭關係。但從現在起,不是了!

故事到這裡還沒結束,如果是接管綠都地產,一個人就夠了,為什麼要仨人都去?這是因為,他們仨的目標不僅僅是做綠都地產的“接盤俠”。

5月16日,他們仨在發佈會上展露了一個更大的目標:要在宇通這個金主的支持下,做一個房地產投融資平臺,做中國的“黑石”。

具體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呢?趙男男在發佈會上講的PPT很簡潔,以下是我的理解:

一是搭一個投融資大平臺,建立一個從投資、開發到退出的完整產業鏈。(“退出”很關鍵,即使宇通客車現金流很牛,也不可能把錢都長期沉澱到商業地產裡。)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二是以這個大平臺為基礎,吸收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優秀創業公司進來合作,然後擇優孵化。(這比黑石還多了個創業孵化器功能。)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在具體的做法上,趙男男講了幾點:

一是組織變革。趙男男說他讀了三遍《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這本書。他認為,房地產業過去是“趨勢賦能”——我們以前是沾了行情的光,也即吳亞軍所說的“不要把行情當能力”。而未來是“組織賦能”——谷歌式“去中心化”式的組織形式,而非傳統的金字塔式管理結構,是未來推動房地產業繼續發展的驅動力之一。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二是聚焦創新。趙男男認為,未來在紅海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在於“創新”,而非以往的產品線複製和高週轉。比如綠都地產在上海近郊收購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原來的設計很常規:一半是低容積率的普通住宅,一半是高容積率的商業。他們仨接手後,根據項目位於迪士尼東南五公里這個優勢,把市場定位調整為迪士尼的一個“補缺者”——把住宅拔高做成高層,把商業低容積率化,做成新天地那種石庫門式的的商業街和客棧——玩完迪士尼,可以接著來這裡逛上海老城廂、住個性化客棧。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趙男男說“模式”是他們仨創業的核心競爭力。趙男男說的“模式”,其實就是指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能力。(從上述內容中,你讀出了哪些趨勢?歡迎在文末寫留言。)

下面再來說說他們仨的創業團隊本身。我覺得,他們仨很符合《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出品人吳伯凡講過的一個創業團隊的“3H”理論:第一種類型的人叫Hipster——時尚潮人。這是在美國的嬉皮士文化的影響下產生的一類獨特的人群。他們有一點異類,有一點桀驁不馴。但他們對時尚的品位,對流行趨勢的把握卻是非常獨到的。他們不循規蹈矩,也不會古板地依據市場調查來做判斷,而是被內心的某種直覺所指引,敏銳捕捉方興未艾的時尚元素,率先引領這種時尚潮流,是時尚前沿的“弄潮兒”。

那麼,在他們仨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趙男男就屬於這種“時尚潮人”。

第二種類型的人叫Hacker,是一種掌握極具突破性變革性技術的人。這些人,能夠發現現有技術的某些漏洞。並且能夠點“漏”成金,把漏洞變成商業機會。

周德康規劃設計出身,屬於此類。

第三種類型的人叫Hustler,這個詞有一些不雅,中文的翻譯是皮條客。Hustler就是中國古代青樓裡的“大茶壺”,這些人的最大特點是八面玲瓏。他們是一個出色的交際者,對內能做到八面玲瓏,增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對外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能讓每個客戶都覺得賓至如歸,讓每個客戶都覺得自己是VIP。這樣的人在一個企業裡同樣非常地重要,很多企業的CEO就是一位出色的Hustler。

而這正是馮勁義的個性特徵。馮勁義很早就開始創業了,是個運營高手,宇通這條線也正是他搭上的,同時他也是他們仨中的第一個當老大的人。

Hipster敏銳捕捉市場趨勢,Hacker把握產品研發,Hustler負責運營、銷售和對外溝通,這三種類型的人“有機”組合,“有機”互動,才能組成一個創新能力極其強大的團隊。

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仨簡直是絕配。

關於創業,我記得吳伯凡還講過一個“415”原則:創始團隊最初的人,不要超過四個,最好是三個,因為超過四個以後一定會形成幫派;必須一股獨大,一個人說了算;大到什麼程度?必須超過50%。

趙男男、馮勁義和周德康,符合“415”原則的第一個條件——不超過四個合夥人,但並不符合後兩個條件——他們仨貌似是平分股權。對此,他們仨的解決方法是“輪流做老大,一人做三年,如果有分歧,老大說了算。”

以往作為職業經理人時,他們仨做的工作是“從1到N”。而今創業了,他們仨面臨的是“從0到1”。放棄千萬年薪,接受大一個數量級的挑戰,我敬佩他們仨的勇氣。而他們仨今天所做的一切,也不再僅僅是個體的探索,更將給千千萬萬房地產職業經理人的轉型以參照。說遠一點,越來越多像他們仨這個級別的職業經理人投身創業,真的可能會倒逼大房企轉型,從而最終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

趙男男“我們仨”的創業模式 揭示了哪些行業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