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是非常普遍的,厚度較大、砼內部反應強烈,在澆築的過程中,必須對其質量加以控制,才能確保砼的質量。

在大體混凝土澆築是,質量控制的重點就是防止裂縫。

一、下面先介紹裂縫的分類:大體積混凝土的出現的裂縫有表面裂縫、深層裂縫以及貫穿裂縫。

1、表面裂縫:指溫度裂縫,危害性較小,影響外觀質量;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2、深層裂縫:深層裂縫部分地切斷了結構斷面,對結構耐久性產生一定危害;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3、貫穿裂縫: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可能破壞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其危害性是較嚴重的。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1、水泥的水化熱反應: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灰產生大量的熱量,使得砼內部溫度升高,混凝土體積較大,不宜散熱,內外溫差大,就會產生溫度應力與溫度變形,從而導致混凝土開裂;

2、內外約束條件的影響:砼在澆築溫度上升急劇,“熱脹冷縮”原理,前期膨脹受到約束對砼周邊產生壓力、後期溫度下降時就會產生拉力,一壓一拉,導致砼產生裂縫;

3、外界氣溫的影響:砼內部水化熱反應會產生大量溫度,如果外界氣溫驟降,內外產生很大的溫度差,從而使砼產生裂縫;

4、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混凝土自身的正常水化熱反應引起的收縮,導致裂縫的形成;

5、混凝土的下沉:模板的支架變形下沉、過早的拆除模板砼的強度未達到要求就在上部施加荷載,從而導致混凝土下沉產生裂縫。

三、針對產生的原因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控制要點:

(一)、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1、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如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從而降低水化熱反應產生的溫度;

2、充分利用混凝土中後期強度,儘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3、適當摻入緩凝劑、減水劑等外加劑,改善砼的性能;

(二)、澆築混凝土的方法:

1、宜採取分層澆築混凝土的方法,利用澆築面散熱,以大大減少施工中出現裂縫的可能性(在第一層全面澆築完用後,再回頭澆築第二層,這時第一層混凝土未達到初凝時間,逐層連續澆築,直至完畢);

(三)、混凝土養護的要點:

1、砼的中心溫度、表面溫度之間以及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於20C;

2、採用內部降溫法來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在混凝土內部預埋水管,通入冷卻水,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

3、如溫度較低要採用保溫的措施、在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側覆蓋草袋、鋸木等;

4、灑水養護的時間:採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天,摻入外加劑、抗滲要求高以及使用高強度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天。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關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質量問題以及控制要點

謝謝閱讀!我是搬磚的浪子,更多建築工程技術知識分享給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