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十六國時期的皇帝穿什麼樣子的衣服帽子?

飄32223812


大多模仿漢晉制度穿漢服。


西晉八王之亂以後,內遷諸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晉室南渡,南北分途。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民族在北方建立大小諸國(實際上建立者還包括漢、高句麗、丁零等族),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直至北魏統一華北。


不過這些異族政權統治者,很多在塞內活動已久,原本對漢式文化制度就有不少接觸,有一定程度漢化。建立政權,脫離原始遊牧部落環境以後,也紛紛學習模仿漢晉典章制度建立禮制,彰顯自我正統地位,許多統治者也想法設法為自己的族屬尋找正統來源,也穿漢人帝王所穿的服裝。


十六國之初,五胡君主就有使用傳統漢式冕服等,比如前趙皇帝劉曜,曾封石勒為趙王,就予之“冕十有二琉”“如魏武輔漢故事”的待遇,相當於賜給了石勒一套漢式帝王服,那他自己更不用說了。


《鄴中記》記載,後趙皇帝石虎,在大禮儀如元正朝會時,也使用了漢式禮服:

“竊擬禮制,整法服,冠通天,佩玉璽,玄衣纁裳,畫曰月火龍,黼黻華蓋粉米。尋改車服,著遠遊冠,前安金博山,蟬翼丹紗,裡服大曉”。

這裡提到的“法服”“通天冠”“玄衣纁裳,畫曰月火龍,黼黻華蓋粉米”指的就是傳統漢式的帝王禮服朝服和冕服,石虎應該是沿用了晉朝的一套制度。


而且諸國對於傳統禮服的等級和執行也相當重視,比如前燕慕容氏,還曾有官員特別為了太子禮服的等級進行上疏《上言定冠冕制》,“太子有統天之重,而與諸王齊冠遠遊,非所以辨章貴賤也。祭饗朝慶,宜正服袞衣九文,冠冕九旒。”討論太子的禮服應該高於諸王。裡面涉及到的“遠遊冠”、“九旒冕”、“袞衣”也都是漢式禮服。可見前燕沿用的也是漢晉式禮服模式,甚至對細微的等級意義也在反覆討論。


十六國皇帝所穿的漢式禮服,和歷代帝王圖中所繪應大體同類。



至於當時的民眾服裝,則呈現以漢為主、胡漢混雜的情況,西安、咸陽附近的十六國墓葬裡出土的人物形象,其實大多都屬於沿用晉式發展。而東北慕容鮮卑燕國墓葬壁畫,墓主人也多穿著漢服。同時出土各種鮮卑喜用的金步搖飾。



由於此時並沒有特別針對漢人的易服令,反而是胡人漢化的情況更多。最大規模的漢化高潮,就是之後北魏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改革了。


揚眉劍舞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簡稱十六國。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滅北涼為止。

要說起當時皇帝的服飾,那真的非常的怪。因為當時連年戰爭,所以造成了文化的相互融合。所以當時的皇帝大多頭戴白紗帽,身穿大袖衫,手拿如意(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像電視劇裡的那種,多半是導演給設計的,畢竟那個時期真實的皇帝服飾現在看來是這麼奇葩。


更多歷史社會資訊,歡迎關注:政說歷史那些事兒


政說歷史那些事兒


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這個只有36年大統一的時期,諸侯並起。雖然從曹丕稱帝到隋朝楊堅滅掉南朝陳而同一中國,前前後後369年。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帝皇大多頭戴白紗帽,身穿大袖衫,手拿如意。(南北朝的服飾圖實在難找,所以就把胡哥哥的琅琊榜造型拿來用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