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券商私募FOF受寵,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隨著監管政策的開閘,FOF(基金中的基金)正成為眼下基金業內炙手可熱的話題。繼中信證券3月份推出的明星私募FOF熱賣80億過後,5月初,多家券商如

國泰君安、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中金證券都紛紛牽手明星私募而推出FOF新產品。據基金業協會官方資料統計,截至目前,已備案的券商資管產品中私募FOF已達26只。

券商私募FOF受寵,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什麼是私募FOF產品?

所謂私募FOF,即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組合基金,是把各類基金產品作為投資標的基金策略。被投資標的稱為子基金,投資方稱為母基金。

國內的私募FOF投資門檻一般為100萬元,私募FOF的資產規模通常為幾千萬元至幾億元,申購和贖回機制與普通陽光私募基金無異,主要通過券商或信託渠道。

私募FOF主要投資標的是證券類私募基金、信託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專戶等資管計劃的基金,理論上FOF策略不存在像普通基金一樣的資金容量限制。

券商私募FOF受寵,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私募FOF產品的優點在於通過組合投資,進行風險分散,並實現收益最大化,投資風格更為穩健,穩中求勝。私募FOF產品在風險控制和回撤方面的確顯示出了一些優勢,數據顯示,私募FOF回撤較小,87.16%的產品最大回撤在5%以內。

但私募FOF產品也有其自身的不足,比如雙重收費問題:母基金去投資子基金,所以就涉及到費用問題,首先有產品認購費一般1%到2%,分價內和價外,其次有母基金的管理費,和子基金的管理費,雙重收費問題很明顯。另外,私募FOF產品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系統性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

券商私募FOF為何受青睞?

今年以來,多家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密集設立私募FOF產品,大多數產品額度均在一週內就認購完畢,募集規模遠超去年,深受市場的追捧。為何券商私募會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井噴式”發展,管家伯總結出了以下兩點原因:

1、

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的影響,投資者避險情緒嚴重,針對這一情況,各大券商私募FOF產品的私募基金基本上覆蓋了目前市場熱門的明星私募,買基金就是“買人”,私募管理人的投資能力至關重要,有了私募明星的支撐,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比如:中信、國泰君安資管和招商資管三家推出的FOF名單裡,“一哥”王亞偉的千合資本、老牌私募景林資產均赫然在列。

2、從專業性的角度來看FOF管理人在資產配置上的能力比較強,並且將投資者資金分散佈局,利於對沖風險。此外,有了明星基金經理坐鎮,再配合券商廣大的銷售渠道,成為爆款也在所難免。

火熱的背後,隱憂也不斷襲來

雖然近期券商FOF產品推出以後便受到市場熱捧,但火熱的背後,也藏有不少隱憂:

首先就收益方面來看,目前存在的FOF產品普遍收益不高,主要原因是FOF管理人的產品規模比較大,管理半徑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去年的價值風格到今年的成長風格,在規模較大的情況下,調倉換股不是很容易,而且目前中小市值個股所能承受的成交量不是很大,這也是FOF產品收益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次,明星私募過去的歷史業績並不代表未來,雖然FOF管理人過去業績較好,但是並不代表他們能夠快速應對風格的轉變。

據管家伯調查,目前券商FOF產品牽手的私募基金經理多半以上都是公募派,他們的風格一向是偏愛藍籌白馬;但今年上半年,除醫藥股外,一線藍籌白馬股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撤,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市場,私募明星們真的能快速適應市場而作出調整嗎?

券商私募FOF受寵,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另外,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券商在合格投資者的執行標準上也存在分歧,根據新規規定,合格投資者是指:

1、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2、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3、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隻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隻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隻權益類產品、單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但到了實際執行階段,兩年投資經歷怎麼證明,金融資產具體包含哪些,家庭淨資產怎麼算,年收入要以什麼為評判標準?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亟待明確的細則解釋,所以涉及到合格投資者的認定標準這一問題時,中信證券也不得不緊急叫停熱賣的私募FOF產品。

券商私募FOF受寵,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最後,管家伯認為,雖然券商搭上私募明星,憑藉著多而廣的銷售渠道將私募FOF產品推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投資者還是應多一份理性,畢竟良性發展才是FOF產品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