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二00六年的農曆五月初八,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臨清市煙店鎮路莊村方圓幾十裡的村莊傳開了:“路莊的佛顯靈了!”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來路莊佛堂燒香的、拜佛的、許願的、還願的信眾,像趕會一樣熱鬧。也就從那時起,路莊佛堂的廟會,到今天還沒有停辦過。上圖這張石佛像,就是當年老百姓傳得神乎其神的石佛像。

原來,在現在的煙店觀音寺東北角三十米小橋處五米下出土了唐代石佛像、石蓮花座。蓮花座上清晰地刻有“大唐永昌元年、某某信士捐贈”的字樣。觀音寺後面這條小河,開挖於1971年,2006年清淤拓寬時,挖掘機挖出了一尊石佛像、石蓮花座。挖掘機工人驚駭不知是何“怪物”,隨之挖了個坑又埋進去了。路莊佛堂(觀音寺前身)堂主吳桂玲居士聽說後,找人挖出來,沖洗乾淨後,看出是一尊非常莊嚴的石佛像,當即供奉在佛堂的後殿裡。但僅供了五天,就被一夥盜賊搶劫(蓮花座沒搶走)。

從出土的蓮花座上刻著的“大唐永昌元年”推斷,煙店觀音寺是一座千年古剎,始建日期最晚可以斷定在公元689年唐睿宗時期,距今已有1328年的歷史。臨清市博物館館長魏輝先生,曾親臨現場考察過此事。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2017年4月24日下午兩點多鐘,記者去臨清市博物館採訪了館長魏輝先生。魏館長介紹:2006年的一天,也是下午這個時間,有人打電話報警,說煙店鎮的路莊出土了文物。魏館長當即去了路莊村,親自考察了出土的那尊石佛像。他說,路莊出土的那尊石佛像的發綹、衣紋等雕刻藝術,在臨清市所存的文物中,是珍貴罕見的。從出土的蓮花座上刻的“大唐永昌元年”文字斷代,石佛像確實是唐朝的。記者孤陋寡聞,認為石佛像佛的左臂是挖掘機作業時碰掉的。魏館長介紹,此是唐朝佛菩薩造像的特點,佛左臂的方孔是專門做成的,胳膊按照造像人的意願,做成各種手印,然後安裝上。記者百度了一下唐代的佛像,還真搜出了一尊跟煙店石佛像很相似的的石佛像。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石佛像為什麼在清淤河溝時得見天日?記者不得其解。魏館長介紹:這尊石佛像不是被人埋在五米地下的。一千多年前,唐朝人就生活在現代人生活的五米以下。煙店這個地方屬黃河中下游,黃河故道距離煙店很近,是一千多年來黃河於沙淤積成了現代人生活的地面高度。記者依此推斷,現在的煙店觀音寺地下五米的地方,說不定掩埋著一座完整的千年古剎遺址。

記者想親眼目睹路莊出土被臨清市博物館收藏刻有“大唐永昌元年、某某信士捐贈”的石蓮花座,由於臨清市博物館由鰲頭磯搬遷到了臨清市文化中心,魏館長也不知道放在了哪個角落。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煙店鎮過去屬河北省館陶縣管轄。記者追蹤到河北省邯鄲市的館陶縣,查閱了館陶縣檔案局僅存的一部老縣誌。這套縣誌歷經唐朝以後各朝代修撰,最後一次修撰是1936年(民國25年)。第九冊三十三頁宗教志上記載:觀音堂在城東北十五里路家莊村西。就是說,現在的觀音寺在唐朝初期叫“觀音堂”。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記者採訪路莊村當年看護石佛像的劉彥芬老居士。劉彥芬老居士今年85歲,思路敏捷,表達清晰,只是腿腳要靠柺棍。他從十三歲就在當年的觀音堂常住,跟著老和尚休息,唸經,唸佛。老和尚法號釋傳力。老和尚師父法號釋振爐,徒弟法號釋正點,徒孫法號釋德興。劉彥芬老居士至今清晰地記著老和尚敲木魚的情景。當時的觀音堂有前大殿、後大殿各五間,有東西屋,有三門,距離現在的觀音寺二百多米,在正南方向。觀音堂北邊有四五十畝的廟地,一直延伸到現在的觀音寺。觀音堂五十年代末被拆除。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2006年農曆五月十三,劉彥芬老居士跟一個叫憨大小的年輕人看護石佛像,半夜裡來了十幾個人,拿著刀子,用腳踹倒他倆趴到地下,把他倆捆起來。盜賊用刀尖把憨大小的胳膊戳了個眼,血淌得不少,又用透明膠布粘上他倆的嘴,捂上他倆的眼。盜賊用劉彥芬老居士的自行車,把石佛像馱到西北角小橋邊,把自行車扔到那裡就跑了。憨大小年輕有力氣,掙扎著把捆他倆的繩磨開,去開門,開不開。盜賊原來把門鎖上了,踹不開,蹬不開。劉彥芬老居士說:“大小,咱唸佛”。憨大小再一腳就把門踹開了,到前殿喊醒正在睡覺的女居士:“你們還睡裡!快起!咱的佛像叫人家搶走了。”劉彥芬老居士記憶,石佛像跟石蓮花座銜接很好,一頭是孔,一頭是橛,扣上正好。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記者還採訪了來觀音寺燒香的94歲陳福興、83歲文洪群兩位老居士,他倆也跟劉彥芬老居士一樣,能張口說出當年觀音堂幾位老和尚的法號。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觀音寺護法吳桂玲居士回憶,石佛像出土後,他們供了一個集空,就是農村說的五天。四外八鄉的信眾像趕會、趕集一樣,紛紛來這裡燒香、燒紙、跪拜。香灰、紙灰一盆一盆地往外端。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石佛像丟失後,魏館長報案了,還將自己錄製的光盤交給了公安局。

現在的觀音寺已被臨清市宗教局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西方一號”兩層樓的唸佛堂,可供四五百人誦經、唸佛。正在修建的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命名的寮房,可供近百人共修。來觀音寺共修的居士,還可吃上純綠色的蔬菜。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煙店觀音寺唸佛堂的居士們,至今常常懷念那尊僅供了五天的石佛像。

千年古剎臨清煙店觀音寺,尋找十年前丟失的石佛像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為觀音寺尋找丟失的石佛像提供了便利條件。

南來的,北往的各路愛心人,記者接受了煙店觀音寺居士們的委託,懇求你們無論在哪個文物市場,誰見到他們丟失的那尊石佛像,都捎訊給他們,哪怕只是讓他們再瞻仰、叩拜一次,他們也心滿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