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看完最實用機器人盤點,讓你讀懂人工智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的功能將會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一定是基於在創造商業價值上而發展的,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實用型機器人服務於人類。那麼,人工智能機器人到底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呢?

下面是一些實用的機器人排行榜,雖然每篇報道文章等排名各有不同,但也可以用來作為參考。

看完最實用機器人盤點,讓你讀懂人工智能!

1.新型機械肌肉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研究人員近日成功開發了一種強度是人類的肌肉1000倍的新型機械肌肉,其主要構成材料是我們並不常見的“二氧化釩”。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吳軍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製造出了一個微型的雙線圈雙層壓電片用來支持機械肌肉,給二氧化釩的轉變提供能量。使用這一材料製作而成的新型機械肌肉可以在不到60毫秒的時間內提起50倍自身重量的物體。”

2.海洋蜂群吸油機器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感官城市”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名為“海洋蜂群”的吸油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評估海洋浮油的狀況並立刻展開清理工作。機器人之間用納米線傳送帶連接在一起,這種納米線本身不吸水,但能吸收相當於自身重量20倍的原油。而且,這些機器人還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提供的數據相互協調,以制定出最有效的清理方案。

3.水下機器人DepthX

水下機器人DepthX的設計目的便是為了在水下環境中移動,並繪製出被淹沒地區或者礦井的三維地圖。據悉,水下機器人DepthX將在日後被用於探測位於墨西哥中部的全球最深礦井Zacat n Cenote的工作之中。

4.多摩智能機器人

麻省理工學院的亞倫-艾德辛格(Aaron Edsinger)日前研製出了一個有著像人一樣眼睛的新型機器人,它能與人類進行交流、能對周圍的環境做出回應,並能協助人類完成許多工作。目前,多摩能做的工作包括有辨別出物體,靠近它們,然後將它們放在架子上。與其他機器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多摩能夠通過它的“眼睛”(兩個攝像頭)感知周圍的環境,而這兩個眼睛的背後實際上連接著多達12臺電腦。

5.救生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呈圓柱形,造型比較獨特。不過,它的速度不低,能達到20英里/小時,每次能使用20分鐘,足夠來回救人好幾次,而且浮力不錯,足夠支撐5個人。

此外,它還可以為救生員減輕不少工作,意識清醒的人可以用Emily暫時獲救,而救生員就能去救那些已經失去意識的人,充分利用了救援時間。

在機器人救生員E.M.I.L.Y.問世後,現在我們所常見的海岸救生員恐怕將有可能面臨失業的窘境。據《大眾科學》(PopSci)雜誌報道稱,機器人救生員E.M.I.L.Y.已經在去年完成了77192次救生任務。目前,其主要的操作方式還是通過人類進行遠程操作。但一款具備了聲納探測系統的新版E.M.I.L.Y.有望在明天春天問世,並可以完全自主完成救生任務。

6.Mint

對於現代人們來說,恐怕已經沒有多少人會繼續享受做家務的過程了。對於這些人來說,這款Mint的機器人將可以徹底解放你的生活。Mint售價250美元,內置了室內GPS感應器來幫助自己在移動的同時繪製室內地圖,並且可以使用戶徹底從每天的打掃工作中解放出來。

這些機器人已經可以幫助人類完成一些負重大精度高的工作,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省了人力成本。但是它的功能與成本是成正比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智能機器人有很多種,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現在市面上最接近我們普通人生活的一種實用性機器人就是電話機器人,例如:藍點妙語電話機器人,它已可以與初級電話銷售或電話客服相媲美。一個機器人每天撥打量在800-1000通以上,諸如“意向客戶篩選”、“客戶關懷”等簡單、重複的工作完全可以讓電話機器人來做,而且效率遠遠超過人工。

對比於其他6種實用型機器人,電話機器人雖然功能沒有如此強大,但是所實現的功能也已經不容質疑,而且他確是能實實在在解決電銷行業的難題,一定會成為電銷行業的新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