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中華艦影」“保民”號巡洋艦

「中華艦影」“保民”號巡洋艦

1894年5月參加北洋海軍大閱時的“保民”艦

“保民”艦誕生於 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事件發生後。當時負責巡閱長江防務的欽差大臣彭玉麟計劃訂造一種新式的小型炮艦,用於執行在長江等江河上的防衛任務,時任南洋大臣劉坤一擬定委託船政幫助設計、試造一艘,但是繼任的南洋大臣左宗棠改命令由江南製造局負責設計、建造,即“保民”艦,本艦在江南製造局的工廠編號是第8號。

江南製造局最初提交的設計方案是以“超勇”級撞擊巡洋艦為基礎的改型,但是並未被採用,後又參考船政的“開濟”級巡洋艦進行設計,實際成了“開濟”級巡洋艦的改型,採用鐵脅鐵殼材質。

「中華艦影」“保民”號巡洋艦

“保民”艦兩視圖。繪製:顧偉欣

“保民”艦建成後編入南洋水師,是當時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之一,甲午戰爭後改為運輸艦,辛亥革命時曾一度負責從上海運輸軍火補給正在武漢與革命軍作戰的清軍軍艦,後來和“鏡清”等軍艦一起在南京附近舉義,參加了革命軍。

民國初年,廣東設立海防辦事處,“保民”艦被調用至廣東海軍,1913年後駐防海南島。護法戰爭期間,作為海南島軍閥龍濟光屬下的軍艦,曾護衛海南島的龍濟光軍隊至兩廣登陸,後於1917年12月29日在海口附近被護法軍政府的“海圻”艦俘虜,編入護法艦隊。護法戰爭結束後,該艦被發現滯留在越南,1920年3月民國北京政府派員赴越南接收,就地拆除武裝後除役拍賣。拆下的3門艦炮一度委託越南當局代為保管,最後在1926年將這些火炮乾脆贈送給越南當局。

艦 種:無防護巡洋艦

建造時間:1885年竣工

制 造 廠:

江南製造局

排 水 量:1480噸

主 尺 度:72米×11.5米×4.57米(全長、寬、吃水)

動 力:1座蒸汽機,單軸,1900馬力

航 速:13節

武 備:150mm克虜伯炮×2,120mm克虜伯炮×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