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祕笈能更好地保命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秘笈能更好地保命

癌症正變得越來越常見。當你的家人收到醫生的癌症診斷書,別光顧著恐慌和流淚,聰明的你應該在第一時間幫助他規劃“聰明就醫方案”。要知道,大部分早期發現的腫瘤如果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都可以實現臨床痊癒,而再高明的腫瘤專科醫生在面對一個晚期癌症患者時都可能只有束手無策。

張先生一直忙於工作,最近,他終於抽空為爸爸媽媽安排了一次高端的體檢。可當他拿到媽媽的體檢單時,卻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個寫著疑似“癌症”的字眼,讓他完全呆住那裡了。媽媽還不到60歲,怎麼可能呢?以前經常聽到身邊的誰誰得癌症了,可如今真實地發生在自己的家裡了。張先生完全懵暈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才好。

1. 一定找專業的醫院確診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初次就診的醫院通常為當地綜合醫院或體檢中心,大多為初步檢查結果,通常並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確診。因此,當疑診或確診為腫瘤後,應該首先遵循“專病專治”的原則選擇規範的腫瘤專科醫院或者三甲類綜合醫院腫瘤內外科就診。通常他們處於尖端科研的最前沿,不僅會給出最權威科學的診斷,也會從全新的角度分析病情,提出不同的治療措施。

2. 爭取第一時間就診多數的癌症病人的病情都不宜延誤,及時就診非常重要,等專家號很可能耽誤病人的治療。第一次就診腫瘤醫院首先要做的可能都是各類基礎檢查,而這些普通的門診大夫都可以開具檢查單,你只需儘快按部就班地一一做完需要的檢查就好。之後再帶著全套檢查單據和專家商討治療方案,這樣既節省自己的時間,也節省專家的時間。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秘笈能更好地保命

3. 多途徑尋找權威專家一般來說,癌症的檢查結果通常會在一週之後出來。利用這個時間段,家人可多方尋找治療該疾病的權威專家。如果在醫療界有親朋好友幫忙介紹是最好不過的,如果身邊沒有這樣的資源,也不要灰心,不妨通過網絡來蒐集資料尋找最理想的醫生,或者通過患同樣病症的病人進行打聽。

4. 瞭解醫療常識做到有效就診家人患上癌症之後,需要在第一時間查資料儲備相關的醫療常識,和醫生的談話重點就能集中在關鍵的問題上,找到想要的答案,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重點,浪費時間。在治療過程中,通常醫生會徵求家屬的意見,只有提前充分了解疾病,才能夠和醫生一起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秘笈能更好地保命

5. 治療後跟定一個醫生即便是標準治療,不同醫院不同級別不同專業的醫生難免理解有偏差,患者完全可以諮詢2~3名經驗豐富治療規範的醫院和醫生,綜合各種意見深入理解並作出決定,但並非看的人越多越好;請選擇治療規範的醫院,觀察比較後,選擇一名自己信賴的醫生,然後儘量“從一而終”,避免中途隨意改動和嘗試其他治療方案,因為沒有醫生願意為其他醫生的治療收拾“爛攤子”。

6. 帶齊病例儘可能少折騰患者儘量帶患者本人就診,就診時攜帶全部與患者相關的病情資料,可以避免不必要重複檢查,包括與腫瘤相關資料,如既往手術紀錄、手術後病理、化療方案、藥物不良反應紀錄、腫瘤指標等化驗檢查、每次複查CT等影像學片子,必要時應攜帶病理切片。甚至數十年前的相關病史也要能清楚提供。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秘笈能更好地保命

7. 積極爭取多學科治療多學科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不可缺少的理念。簡單說,就是內科、外科、放療科、麻醉科、營養科、臨床藥理等多個學科的醫生,針對同一個患者,互相協商,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動的“跟著腫瘤走”,“轉移到哪兒治到哪兒”。

TIPS:癌症是慢性病,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最好請專業的護工幫忙照顧病人,而不是自己請假或者請沒有護理經驗的保姆,這不僅難以讓病人得到專業的照料,也會打亂整個家庭的正常運轉秩序。在家庭分工方面,儘量做好明確的分工,在經濟上也要提前做好全盤的規劃。

接到癌症通知書,別怕,這些聰明就醫秘笈能更好地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