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本文為鹿茸在蘇州大學附屬中學演講稿全文

許未來今年五歲,她媽媽經常給她讀《詩經》,她會背誦些句子,這樣的小技能,我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會。書舍的院子有一個小水缸,裡面養著幾隻金魚。有一天,她繞著水缸跑了好幾圈,然後在那邊看魚,她說:我想給金魚取個名字。那叫什麼呢?她媽媽問

就叫桃之吧。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是《詩經》的句子。我聽了心裡挺高興,我問她,那給爸爸也取一個名字好嗎?

她想了想,說,爸爸,你就叫碩鼠吧。我頓時不知道怎麼接話了。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她很喜歡看繪本。有天,她忽然說:天空的夢是藍色的,樹的夢是綠色的,花兒的夢是粉色的。我們問,那你的夢呢?她想想了說,我的夢是五顏六色的。這一次,我又激動了,我問她:那爸爸的夢是什麼顏色的呢?是黑色的,她說。

有一個這麼會黑自己爸爸的女兒,我真是沒辦法了。我用這兩個故事開頭,是想和大家分享,閱讀,讓心靈充滿著多彩的想象力,不斷的閱讀,最終會讓我們能成為心靈豐富的人。

我是一個廣告人,廣告人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大家還在學校裡,是沒有辦法理解的。簡單的說,就是每天加班到凌晨,可能都做不完工作。我做了八年廣告,就開始心生退意,準備辭職離開這個職業。後來陰差陽錯開了書店。書籍的世界,重新給了我巨大的力量,通過書店我看見,其實我的工作並沒有那麼糟糕,只是我的內心不夠明亮。現在,我已經這行做了第13年了,不僅沒有想辭職,還想更好的做下去。我想說的是,書,讓我們更陽光,不再憂鬱悲觀。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今天,我講的主題是《為什麼我們要閱讀?》。這個話題,我想結合我幾個親身經歷,再聊聊閱讀對我的作用。

我不是蘇州人,離開家很多年。我也不是那麼愛回老家,因為家裡的老人少了,親人也都搬遷了。故鄉對我來說,非常的陌生。我甚至覺得,我是一個沒有故鄉的。

前年我還是沒有回家過年,正好讀到了《追故鄉的人》,是熊培雲先生的書。他大概意思是:故鄉未必是地理上的故鄉,也會是精神上的故鄉,如果你把故鄉想成地理範疇的,那是永遠的走不出去。但為什麼,我不是我的故鄉,我的思維,我的未來,為什麼不能是故鄉嗎?我猛然想起蘇東坡先生的詩句“心安處皆是吾鄉”,我在哪裡心安,我有我的思想存在,我還在為未來奮鬥著,我就是有故鄉的人。真心,這本書,就像是我的藥,解了我很多年的故鄉病。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書店有很多作者來分享,唐小兵老師有一本書叫《與民國相遇》。他在書的後記裡,寫著一段話:寫作是為了在歷史中找尋那些我們願意與之為伴的人和事,凝聚成一個絃歌不輟彼此溫暖的精神共同體以使我們的存在變得真實、真誠和喜樂。我想,閱讀與寫作的體驗是相通的。讀書,就是為了和與自己心靈相契的人對話。春秋的孔子嘆息說:逝者如斯乎,宋朝的蘇東坡說:大江東去浪淘盡,他們都是在感慨時間的流逝,那麼,當你有一天正好站在一條河邊,看著流水逝去,你心裡一不小心,也偶發感慨,說,哎呀,時間真的好快啊。就在這個瞬間,你和孔子,蘇東坡便是相似的靈魂。這就是讀書的奇妙,讓你的心靈和古人重合了。

可以想象的出,我們都在忙碌著學業,並沒有太多時間看見外面的世界。有一位教授曾經在書店問書友,他問,你為什麼要讀歷史書,為什麼要讀地理書?他的答案是:讀歷史書,就是為了知道,以前的人經歷了什麼,生活是如何的?讀地理書,就是為了知道在我生活的地方之外,世界是什麼樣子的。當我們的內心,好奇發問時,說明我們有了求知的慾望,從哪裡來求知呢?讀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通道。他不僅僅可以解答你對世界的所有發問,也會給你所有問題的答案。所以,在書店裡的分享老師常說:今天,我們人生遇見的所有問題和困難,他的答案早早的就在書裡,只是你還沒有找到而已。

讀書就是有這樣美妙的作用。讓你的心靈變的豐富,讓你可以和過去的人重逢,讓你的疑惑,困悶得到解答,有時候,還會治療你的心病。

所以,我期待各位同學們,在學業繁忙的時間裡,也能抽出一些時間閱讀,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你會一一感受到我今天所說的好處。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讀書,是為了與喜歡的人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