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松浦彌太郎被稱之為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他的《100個基本》我會放置在枕邊,時而翻一下。


《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買回來有段時間了,在這個長長的假期,傾向於翻閱一些看起來更容易讀的書,把這本書拿了出來,才發現,原來看起來簡單的口袋書,很有深意,並且特別適合這個疫情之下的長假。


在這本書的封底,寫著“你每天在外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你情商破錶,但你不懂如何與自己相處。”舉頭看到不得不宅家的我們口口聲聲喊著無聊,不知道該幹什麼好……瞬間體會到了一點心被針扎的感覺。


對未來感到不安,害怕失去朋友,得不到別人肯定,害怕失敗、孤獨、衰老、疾病、貧窮……

你所有的煩惱,

其實都源自內心的“不安”與“寂寞”

學會擁抱和珍愛這兩件事,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


在這本書的開篇,有特別為中國讀者寫的長文《成功的別名叫失敗》,說實話,我一開始挺反感的。

觸摸一下內心,實際上我對失敗這個詞,是不大敢正視的。失敗、成功、失誤,彷彿回到了中學寫議論文,去論證、辨析和尋找例證。靜心看第二遍的時候,彷彿才觸摸到自己對失敗的恐懼。

他說,沒有比不失敗的成年人更沒用的人了。不失敗,就等於什麼都不做,不失敗,就失去了為人的意義。

作者說他自25歲起,一直堅持寫失敗筆記,到現在積累13冊了,成功的事可以忘記,但是失敗不能忘。

作為人類,我們既會失敗又容易犯錯,看透這一點,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麼、考慮什麼、改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想起前不久參加的一個分享,阿里VP彭靂琦,在加入阿里之前是前獵聘網COO,從寶潔高管去到互聯網企業獵聘網,她坦言在面試的過程中,被問到她這段經歷自己如何看待的時候,她說不能打高分,算是一次失敗的經歷,面試官彭蕾反饋說我們並不需要一直都成功的人,有失敗是難免的,我們只是想知道你如何看待自己這段經歷。非常有趣也很有啟發。

想來,這種反應,也是作者想把這篇長文放在開篇的原因吧,對失敗的恐懼,影響了我們許多。


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翻閱,直至這次拿出來看,才發現作者所言的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是不安(其實為恐懼,用不安代替表述)和寂寞。不安和寂寞是策動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原動力。


全書分為去凝視、接受、原諒和熱愛“那兩件事”四個章節。這是一本工具書,簡短精煉的表述之後都會有小小的練習。


摘錄一小部分


那些無法拋開“對將來的不安和寂寞”的人,往往是因為不想去面對“此時此刻在眼前發生的問題”,因而選擇了逃避。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別人手裡的東西,我永遠得不到。只有接受這個事實,你便會開始看見自己擁有的寶物。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如果你想要夥伴,就去製造一個敵人。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孤獨令人不安,令人感到寂寞。但會有這種感覺,是人心自然的反應。

——只要接受這一點,孤獨帶來的痛楚就會緩和一些。只有你知道“所有人都是孤獨的”,向其他揣有同樣痛楚的同伴友好示意,此時孤獨便會轉化為你的優勢。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觀察眼神,也就是在觀察自己的心。在鏡子面前審視自己的心——我認為這便是消除“衰老帶來的不安和寂寞”最關鍵的秘訣。

讀書《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你猜是什麼?

……


每個小章節之後,有一個小小的練習,譬如你有一百億,你會怎麼花?譬如寫下你的夢想單……


知道為什麼不安和焦慮還比較好弄,最難弄的是那種“不明所以的不安和寂寞”。恐怕這世上大部分人都都有一顆柔軟的心,都揣著各自的不安和寂寞。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棒的練習,在這個長假,我會嘗試去做,也推薦給你。

試著做一張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年表吧。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客觀地認識自己。

寫下發生過的人生大事,以及你當時的想法。

寫下別人做過什麼令你很開心,別人又做過了什麼事令你很反感。

從舊到新,把這些時間從回憶一一挖掘出來吧。

剛開始的一小時,你可能只能想起兩三件事。

就慢慢地花時間回想吧。就算只能想起片斷的回憶,只要一一補上,打結的絲線便會漸漸解開,往事又會浮現眼前。

記憶會進行對自己有利的“編輯作業”,你就就可能地客觀地陳述事實吧。

認清真實的自己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並非都是壞事。

當然,也不盡然全都是好事。

你就對經歷了一切好事、壞事一路走來的自己,說一聲“今後也好好努力吧”,好好疼愛自己吧。

*這個練習的關鍵就在於,慢慢去還原客觀,去掉對自己有利的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