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植保無人機的十年發展歷程

植保無人機的十年發展歷程

本文系極飛科技出品,點擊關注,獲取更多農業科技資訊

從植保無人機產品維度看:

2008 年,植保無人機從日本傳入中國,當時的植保器械基本是油動飛機。一直到 2013 年,油動飛機都是植保無人機的主力。2013 年,電動無人機開始出現,植保無人機是油動好,還是電動好?這個問題引起了大量的爭論,爭論一直持續到 2016 年,現在,電動無人機已經基本統治了市場。

植保無人機的十年發展歷程

油動無人機更關注發動機、製造精度、遙控器、保養與維修,培訓等技術點,到了多旋翼時代,技術點發生了很大變化,關鍵點成為了飛控、電池管理系統等。在電動無人機開始可以穩定作業後,精準噴灑、地理信息將成為關鍵點。

植保無人機的十年發展歷程

從農資農藥、植保技術維度看

早期,國內大部分的農藥企業對無人機表現出了非常高的興趣,大部分農藥企業都購買了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植保無人機,由於當時植保無人機的各種不成熟,又紛紛放棄了嘗試,到2015年基本都持悲觀態度,認為植保無人機不太可能成為植保工具。

初期,很多學術界人士對植保無人機也基本持保守或反對態度,因為植保無人機的農藥使用方法是全新的,農藥濃度非常高,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需要進行的實驗驗證也非常多。

從農戶的維度看

中國經濟發展的這幾十年,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農村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從事傳統農活的農戶也希望“懶一點”,自動化的工具逐步被他們接受。

對待植保無人機,2016年之前,農戶基本上是看熱鬧的態度,無人機在哪裡打藥,他們都在哪裡圍觀,問的問題都是初步的好奇心問題,如:能飛多高、飛多遠這類。到 2016 年後,很多農戶開始跟你討價還價,“能不能便宜點”,“每畝地打多少水”,這說明農戶開始接受並認知無人機打農藥的情況,逐漸接納植保無人機。

總結來說,2016 年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拐點,電動植保無人機開始變得成熟靠譜,植保無人機不僅可以長時間穩定飛行,它噴灑系統與電池系統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有一部分用戶開始通過無人機植保服務獲得了利潤,植保無人機開始成為植保的重要工具。

植保無人機的發展趨勢

首先,植保無人機噴灑的精準性,一定會成為關鍵詞,精準包括飛行的精準與噴灑的精準。其次就是智能,從手動遙控、到全自主飛行再到能夠自動避障、多機協同的智能飛行。

由於精準與智能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大部分以配件組裝但沒有研發核心競爭力的植保無人機企業會被淘汰。最後,數據也是重點,如極飛的植保無人機可以幫你存儲各類數據,如被存儲的航線數據可以多次使用,還有極飛地理提供的精準定位數據服務等,會在未來給用戶提供極大的便利性與提高作業效率。

植保無人機的十年發展歷程

相反,價格將不會成為一個競爭的核心因素,這不是說價格不重要,而是指隨著產品更大規模的量產,產品會越來越便宜,只要能進行規模量產的企業,成本控制能力相差無幾,產品體現出來的價格差主要來自於新技術使用的多少,以極飛 P 系列植保機為例,帶RTK的價格就比不帶的貴了近 1 萬元。對於用戶而言購買更先進的產品被淘汰的概率就會降低,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競爭力。

2018 植保無人機的前進之路

站在極飛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植保無人機行業要健康發展,設備的銷售總額與植保無人機服務農田收費的總額至少要滿足 2比1 的關係。換種說法就是全國範圍內,購買無人機的用戶平均 2 年收回設備投資成本。否則將出現大量產品積壓在經銷渠道里,或者在用戶手裡沒有運轉起來。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情況,所以極飛會從官方的角度,幫助用戶,尤其是新用戶接更多的訂單,降低使用無人機的風險,快速回籠購機成本。

過去幾年,植保無人機服務是沒有分級的,這說明無人機飛防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因此,在2018年,植保無人機的分級化服務勢在必行。如同酒店的分級一樣,飛防服務一定要分檔次,不要單純地列出價格,而是要標出不同價格下不同的服務質量(飛行參數,如飛行速度、高度、噴幅寬度、畝用量都是決定服務質量的因素),按這些標準讓農戶自由挑選,這樣即專業化、也會讓農戶覺得更加明白靠譜。

一種模式解決客戶需求,今天使用了無人機植保的耕地面積還達不到 10 %,這個行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飛手不應該把飛行技能當成競爭力,這也不是一門真正的技術與門檻,對無人機用藥理解、植保技術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文章來自 極飛科技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需要了解更多極飛科技官網:http://www.xaircraft.com/

微博@極飛科技,有深度的農業科技資訊,歡迎與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