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高考狀元不算啥,此人連中三元,而且六個第一被譽為考神!

已經進入六月了,每年6月的7-9號是高考的日子,全國上百萬莘莘學子多年苦讀,就是為了高考出一個好成績。俗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每年高考都會出幾十個高考狀元,他們會受到全國人民的矚目,從此自負光環。

高考這種形式源自於古代的科舉制度,這種制度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使得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改變自己的人生。

高考狀元不算啥,此人連中三元,而且六個第一被譽為考神!

在古代,讀書人的最高榮譽就是“連中三元”,所謂三元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

解元是鄉試第一,會元是會試第一,狀元是殿試第一。在古代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中,達到這條件的人也不過十幾個,難度可比現在的高考狀元難多了。而有一人,他不但連中三元,而且在之前的縣考、府考、院考中也都是第一名,時人稱“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他就是明朝初期的“學神”黃觀

高考狀元不算啥,此人連中三元,而且六個第一被譽為考神!

洪武二十三年(1390),黃觀以貢生入太學。同年八月,在南京參加鄉試,中解元,次年三月參加會試,中會元。是年四月,黃觀參加殿試,朱元璋親自出題考核。黃觀在策論中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無擾,邊境無虞”。從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許,取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至此,黃觀參加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人稱“六首狀元”,而他年僅27歲。

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朱允炆登基,黃觀任右侍中,與方孝孺等人一起受到重用。當時,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態度傲慢,入朝不拜皇帝。文武百官中唯獨黃觀當面頂撞朱棣:“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禮;龍顏垂地,宮中敘叔侄之情”,並密奏建文帝扣留燕王,致使朱棣懷恨在心。

高考狀元不算啥,此人連中三元,而且六個第一被譽為考神!

後來朱棣起兵造反時,黃觀還草擬了詔令,把朱棣一頓臭罵,頗有點陳琳罵曹操的氣概。朱棣後來攻入南京,擬定了一份50多人的“奸臣”名單,黃觀名列第6,可見朱棣對他的痛恨。

而朱棣派人抓黃觀時,被人告知黃觀已帶著皇帝玉璽,前往長江上游募兵勤王。朱棣抄了黃觀的家,還將黃觀妻女發配給象奴為妻妾。黃觀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嘆道:“吾妻有志節,必死。”果然,不堪此辱的黃觀妻子翁氏,帶著兩個女兒和十位家屬投河自盡。

黃觀得知妻女已死,建文帝又不知所蹤,明白大勢已去的他穿好朝服,向東方拜了拜,然後在羅剎磯投江自盡。

高考狀元不算啥,此人連中三元,而且六個第一被譽為考神!

黃觀死後,朱棣餘怒未消,黃氏九族受誅,受牽連者達百餘人,連黃觀的功名檔案也一併消去,以致《登科錄》中沒有黃觀的名字, 諸多作品也被銷燬。直到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黃觀始得昭雪,補諡“文貞”。

方孝孺因反抗朱棣被“誅十族”而千古留名,而同樣忠誠貞烈的黃觀卻由於各種原因在歷史上沉寂多年。

但他的一生是光彩奪目的,雖然死時年僅38歲,但他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六首狀元”;他是讀書人,一生的志向就是治理國家;他忠於自己的信念,不畏強權……他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代表,也是我們做人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