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上英國是否採取過措施阻止美國的崛起?

陶金武


均勢政策,是歐洲人從希臘古典城邦時代就開始的國際事務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把強的削弱,把弱的遏制住,然後自己做強做大。


英國是採取了措施的,只不過七師弟說,英國並沒有特別用心,也沒有特別奏效。

首先,英國一直就沒有將美國視為真正的對手。對於英國來說,剛剛成長起步的美國不過是蠻夷之地,無論是經濟科技軍事文化來說,美國落後英國的都比較明顯。

看看數據:

1800年,不列顛帝國的人口是1600萬,佔有世界財富是47%;而美國人口則是500萬,佔有世界財富是12%,這個差距是土豪和乞丐的差距。

在1812年第二次獨立戰爭打完之後的第十年,1832年不列顛帝國的人口是2400萬,佔有世界財富是53%,而美國是1400萬,佔有世界財富是15%。


由此可見,當時的日不落帝國,無論是人口數量,GPD,都是美國的倍數級別,且中間相隔大西洋天塹,且不說無論人種和語言上,都一脈出自央格魯薩克孫。


當時英國最大的敵人,是拿破崙的法國。

不過英國確實採取了一些措施,遏制美國。

超高關稅貿易遏制

如同今天的美國用關稅進行保護主義一樣,英國當年也用了高關稅遏制美國的經濟發展,關稅集中在國家工業化的所有領域,其中包括鋼材、鍊鋼設施、蒸汽機等等。不過這一政策不光針對美國,對於後起的中歐國家等,英國的關稅也不低,所以對於美國而言,既需要英國的技術與物資,又不得不與英國政治周旋,高關稅和海運成本使得美國長時間難以實現財富積累。


海上軍事遏制

英國強大的皇家海軍能力自然不是蓋的,在於法西爭霸之中稍顯領先之後,也對美國開始了海上遏制,1812年以前,英國一直對美國採取海上劫掠,使用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國王授權的海上劫掠船,這些人之前是海盜。與此同時,英軍在海上以各種藉口滋事美國商船,終導致1812年的戰爭。1814年以後,英國雖然在陸地戰爭上沒有佔優,於是就開啟了海上封鎖,強大的皇家海軍隨時會突襲美國港口,攪亂美國的正常海上貿易,美國的海上貿易一度低至25%。此後雙方還是戰爭不斷,最終是在沙俄的調節下實現和解,共同對抗法國。





七師弟一直認為,英國一直沒有真心實意要打壓美國,一方面,在北美大陸還有西班牙的勢力,英國是想以打促盟。另一方面,英國雖然建立了全球殖民體系,但是從根本上,由於英國的地理環境資源與人口問題,英國一直難以建立全球霸權體系,也就是說,日不落帝國雖然世界聞名,但是不是世界霸主,當時英國的主要精力,一直是忙於對付自己東面的法國,沒有更多精力應付西面相對落後的美國。


七師弟


英國沒有阻止過美國崛起,美國也沒有去挑戰英國的地位,所以英美關係還比較和平。

英國最大的威脅來自歐洲大陸,西班牙、荷蘭、拿破崙、希特勒、沙俄等等,所以英國的精力都是在如何平衡歐洲大陸的勢力。

美國也很聰明,自從美國想吞併加拿大結果自己白宮被英國人燒了之後,美國就知道,挑戰英國的地位不是好主意,最後倒黴的是自己,於是奉行中立政策,嚴格來說是跟隨同文同種的英國。

如果沒有一戰二戰,可能殖民體系還會維護很長時間,結果一戰二戰,把英國從不敗的神壇上拉下來了,加速了英國的衰落。

而美國利用兩次世界大戰迅速崛起了,也沒有國家能阻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