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日照高考陪讀家長: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6月7日,2018年高考拉開大幕,今年的高考主力由“90後”變成了“00後”。2000年出生的考生們,作為“千禧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備受關注。高考對家長來說也是一次歷練。在高考前夕,記者專門去日照一中附近探訪了兩位一直在全職陪讀的家長,去看看他們這幾年是怎麼度過的。

陪伴無怨無悔 希望孩子盡力就好

上午9點半,44歲的王安若正提著大包小包的水果蔬菜往回趕,王安若告訴記者,她老家在濤雒鎮,在學校附近陪讀已經一年多了,每天這個時間,她都會風雨無阻地去市場購買最新鮮的瓜果蔬菜。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記者跟隨王安若來到了她陪讀的出租屋裡,記者注意到,這個陪讀屋只有五六平,整個小房子裡被塞得滿滿當當,一張上下鋪的床幾乎佔據了整個房間,旁邊桌碗瓢盆緊湊地摞成了一摞,王安若說,為了孩子安心準備高考,他們一年來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環境簡陋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陪在了孩子的身邊。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在這裡也學到了很多,人生感悟很多,在這裡陪讀確實覺得比在家裡強,上班確實是掙錢,但是孩子耽誤了。”王安若認為,孩子其實在高二的時候就是叛逆期了,父母如果來會好很多,所以在這裡有好處,她在孩子高三時才過來就感覺有一點晚了。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在孩子身邊,照看孩子的生活起居,做好一日三餐,成了王安若日常生活的全部。

王安若說,陪讀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從早到晚,每一天都被嚴密地計劃好,一刻不停地忙碌,她見證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也收穫了母子間的親情和溫暖。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嚐到了各種各樣的辛酸,孩子的不容易也體會到了,孩子也很累,以前在家裡真不知道孩子學習這麼吃苦。”王安若說,她在這裡幫著,孩子身體等各方各面要比不在這裡強多了,這樣孩子回來,有什麼事情還可以跟她說說,以前不來陪讀,就沒辦法及時溝通,而說完後孩子心裡痛快。

家住濤雒,陪讀在一中,雖然離家的距離很遠,但在王安若的心裡,這一年多的陪伴她無怨無悔。為了孩子的未來,她放棄了外出務工的機會,雖然她也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但更多的,她希望孩子盡力了就好。

今天高考的孩子們,都十八九的年紀,已經成人了,家長們默默付出的這麼多,相信他們其實也是看在心裡,疼在心裡。現如今一家兩個孩子相當普遍,對於家裡有一小的,學校有一個高中生的,這樣的陪讀家長可就更不容易了。

二胎媽媽:陪讀就是陪伴孩子成長

這是二胎媽媽胡珊珊給女兒做的的午飯,冬瓜排骨,胡珊珊告訴記者,只要在這裡陪讀一天,她都會給女兒精心做好每一頓飯。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胡珊珊告訴記者,女兒的脾胃不太好,所以做飯要格外講究,由於家裡還有一個兒子,所以她為女兒陪讀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說起陪讀,胡珊珊說,陪讀其實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長,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孩子每天的點點滴滴,母女倆都會記錄在心裡,鎖進彼此的記憶裡,每一幀畫面都是滿滿的溫暖與感動。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可以跟她說說話,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減輕一些壓力,高三真的是壓力特別大,五點半起床,十二點回來吃飯,一點半走,五點半放學,吃晚飯之後到十一點才回來睡覺。”胡珊珊說,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嵐山做點小買賣,雖然收入很可觀,但都是血汗錢。

她希望女兒可以考上心儀的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為了這個目的,她暫時放棄了生意。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看完這些,記者腦子裡還是不停的出現這些陪讀家長在摘菜、洗衣服,做好飯端到孩子面前,熱了用扇子給扇扇,小心翼翼陪伴著的這些畫面,心裡還真有點酸酸的。

轉眼間,高考的第一天已經結束了,明天是最後一天,希望所有的考生再努力加把勁,堅持到最後,考出好成績,希望所有含辛茹苦的父母心都不被辜負。(社會零距離/直播日照記者:麗輝 家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