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6月7日,2018年高考拉开大幕,今年的高考主力由“90后”变成了“00后”。2000年出生的考生们,作为“千禧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备受关注。高考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历练。在高考前夕,记者专门去日照一中附近探访了两位一直在全职陪读的家长,去看看他们这几年是怎么度过的。

陪伴无怨无悔 希望孩子尽力就好

上午9点半,44岁的王安若正提着大包小包的水果蔬菜往回赶,王安若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涛雒镇,在学校附近陪读已经一年多了,每天这个时间,她都会风雨无阻地去市场购买最新鲜的瓜果蔬菜。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记者跟随王安若来到了她陪读的出租屋里,记者注意到,这个陪读屋只有五六平,整个小房子里被塞得满满当当,一张上下铺的床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旁边桌碗瓢盆紧凑地摞成了一摞,王安若说,为了孩子安心准备高考,他们一年来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环境简陋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陪在了孩子的身边。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在这里也学到了很多,人生感悟很多,在这里陪读确实觉得比在家里强,上班确实是挣钱,但是孩子耽误了。”王安若认为,孩子其实在高二的时候就是叛逆期了,父母如果来会好很多,所以在这里有好处,她在孩子高三时才过来就感觉有一点晚了。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在孩子身边,照看孩子的生活起居,做好一日三餐,成了王安若日常生活的全部。

王安若说,陪读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从早到晚,每一天都被严密地计划好,一刻不停地忙碌,她见证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收获了母子间的亲情和温暖。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尝到了各种各样的辛酸,孩子的不容易也体会到了,孩子也很累,以前在家里真不知道孩子学习这么吃苦。”王安若说,她在这里帮着,孩子身体等各方各面要比不在这里强多了,这样孩子回来,有什么事情还可以跟她说说,以前不来陪读,就没办法及时沟通,而说完后孩子心里痛快。

家住涛雒,陪读在一中,虽然离家的距离很远,但在王安若的心里,这一年多的陪伴她无怨无悔。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虽然她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但更多的,她希望孩子尽力了就好。

今天高考的孩子们,都十八九的年纪,已经成人了,家长们默默付出的这么多,相信他们其实也是看在心里,疼在心里。现如今一家两个孩子相当普遍,对于家里有一小的,学校有一个高中生的,这样的陪读家长可就更不容易了。

二胎妈妈:陪读就是陪伴孩子成长

这是二胎妈妈胡珊珊给女儿做的的午饭,冬瓜排骨,胡珊珊告诉记者,只要在这里陪读一天,她都会给女儿精心做好每一顿饭。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胡珊珊告诉记者,女儿的脾胃不太好,所以做饭要格外讲究,由于家里还有一个儿子,所以她为女儿陪读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说起陪读,胡珊珊说,陪读其实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孩子每天的点点滴滴,母女俩都会记录在心里,锁进彼此的记忆里,每一帧画面都是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日照高考陪读家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可以跟她说说话,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减轻一些压力,高三真的是压力特别大,五点半起床,十二点回来吃饭,一点半走,五点半放学,吃晚饭之后到十一点才回来睡觉。”胡珊珊说,她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岚山做点小买卖,虽然收入很可观,但都是血汗钱。

她希望女儿可以考上心仪的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这个目的,她暂时放弃了生意。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完这些,记者脑子里还是不停的出现这些陪读家长在摘菜、洗衣服,做好饭端到孩子面前,热了用扇子给扇扇,小心翼翼陪伴着的这些画面,心里还真有点酸酸的。

转眼间,高考的第一天已经结束了,明天是最后一天,希望所有的考生再努力加把劲,坚持到最后,考出好成绩,希望所有含辛茹苦的父母心都不被辜负。(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丽辉 家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