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央行降準幅度大,利好中小創走勢

2018年4月17央行宣佈對部分金融機構降準100bp,置換MLF,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本次降準幅度較大,達到100bp,統計歷史來看,類似幅度的降準只有四次,分別是:

<table><tbody>

日期

降準幅度

降準原因

1998年3月21日

5%

亞洲金融危機、銀行壞賬高企、國內去產能

1999年11月21日

2%

亞洲危機後進一步刺激

2008年12月5日

1%

次貸危機

2015年4月20日

1%

地方債置換

/<tbody>/<table>

根據央行測算,本次降準釋放資金1.3萬億,但是置換MLF需要消耗9000億左右,所以實際向市場淨投放量為4000億左右。從投放原因上來看,近期公佈的201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較為穩健,消費對經濟貢獻率逐漸加大,投資及出口對經濟的邊際影響在逐漸減小,因此宏觀經濟基本面並非此次降準的主要原因。

薛掌櫃

認為

對於債券而言,此次降準屬於利好,降准將進一步拉低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流動性的進一步緩解將帶來債券的上漲,不過薛掌櫃建議投資者儘量多配置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畢竟近期公佈的工業數據、投資數據均大幅度不及預期,低等級信用債仍有較大違約風險。

對於A股來說,此次降準主要利好銀行以及中小創,2014-2015中小創的大牛市就是由流動性驅動的,雖然此次力度及後續的政策不會持續放鬆,但是短暫的降準仍會利好中小票的走勢;同時降准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存款壓力,提升銀行的淨利潤,有效對沖近期市場傳言的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利空。

整體來說,此次降準利多國債、高等級信用債、銀行及中小創,其中債券的受益幅度最大。近期中美貿易事態升級,創業板受此影響短期有所回調,投資者持有單個板塊風險較好,建議以基金組合為投資標的,有效的分散風險,獲得穩健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