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對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父母們希望能給孩子準備好一切:從小的時候伺候吃喝,到大了之後安排上學,再到孩子大學畢業之後的工作、結婚……父母們總想在有生之年為孩子做的更多、更好,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本能的愛。但是身為父母,我們除了儘量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教育之外,我們到底在孩子的成長中要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夠讓他們受用一生的技能或是品質呢?

隨著大家對教育的重視,市場上的教育機構和教育類書籍也越來越多,更不要說形形色色的“教育專家”了,這讓很多就對孩子教育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家長們更是無從下手,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用之才,在沒有父母的庇護下能夠有一個好的生活,能夠面對自己的生活。前段時間馬伊琍在微博上發了一條有關親子教育的微博,引發了很多父母的共鳴,在孩子的教育上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捷徑可走,身為父母也要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摸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教育類書籍是父母們在尋求教育知識父母的首選,孩子的性格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很難有一本書教育類書籍是能夠適應所有孩子的,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樹立的書籍卻不一樣,因為教育理念不會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有很大區別,因為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品學兼優的人,幾乎沒有父母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社會敗類。隨著現在諸如女大學生在去學校的火車上被騙失身、大學生火車上被騙入傳銷組織的消息層出不窮,一方面我們在擔心孩子的出行安全,另一方面我們也該從中吸取教訓:為什麼孩子都到了大學還會被人騙,為什麼沒到自己該下車的地方就跟著陌生人下車?也許由知名教育家洪蘭所著的成功家教讀本《學會思考》可能為有這方面困惑的家長們給出一個答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雖然“減負”的口號已經喊了多年,但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好像不但沒有減下來,反而課餘生活被壓的完全沒有了,興趣班、補習班、游泳班、愛好班……父母和孩子的課餘生活不是在課外班就是在去課外班的路上,更有那些能把父母“逼瘋”的家庭作業,父母們好像已經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了,更別說讓孩子學會思考了。很多人可能和我想的一樣,“思考”這件事兒不是大腦決定的嗎,當父母的也幫不上忙啊?那麼《學會思考》這本書要給父母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翻開《學會思考》的目錄,你就會看到作者洪蘭為什麼會起這個書名了,在《學會思考》中分別從教養、教育、態度、心、腦和年齡為父母介紹了從六個方面介紹了培養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對我而言,非常重要的幾點是:

1、要從小為孩子畫出道德那條線,現在熊孩子致人傷或是死亡的事情層出不窮,作為父母要從小就要在孩子心中畫出那條道德線,這種事情不能全指望老師,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父親要提早的加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研究發現,父親越早參與到孩子的照顧中,對孩子的影響越,父親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影響遠大於母親的影響。

3、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可因心態的改變,而改變生命”,一個人的心態如果不對,那麼他看什麼都不會順眼。

在《學會思考》這本書的封面內側寫著一句話:教育影響未來,思考關乎一生。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識上的教育,還要注重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和出境,都會做出最好的判斷,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的過好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