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明代首位潮籍進士林遜跟現在茂業集團創始人是同鄉

林遜,字文敏,號誌宏。惠來縣周田鎮獅石裡(當年尚屬潮陽縣酉頭都,明嘉靖三年設置惠來縣,酉頭都才歸惠來)人,生於元朝順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時值元朝末季,朝政糜爛。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社會動亂,四處兵荒馬亂。林遜正值少年,聰穎好學,便於獅石裡西南的一處景色幽雅的銘湖岩石室中,潛心讀書,在石室刻下他的詩篇。

明代首位潮籍進士林遜跟現在茂業集團創始人是同鄉

到了明朝洪武初年,大局穩定,天下昇平,林遜便負笈遠遊,外出求學,以開闊眼界。來到潮州,這是當年粵東首府,見人文薈萃,志士都集於此讀書,他便拜在潮州名士蔡希仁先生門下,向他學習古文《尚書》經義,並潛心研討當時社會政治,希望有朝一日能學致使用。蔡希仁先生稱譽他有匡時濟世之才幹。

洪武十七年(1384),林遜上省參與鄉試,中了舉人。第二年到京城參與會試,中進士,時年僅21歲。林遜為人孝道,登第之後,見父母體弱多病,便不出仕,在家侍奉父母,一面潛心攻讀,達15年之久,直至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大孝已盡,才授命為福建閩縣縣丞。林遜孝養父母,邑人打動。因而,後來把他列入縣中孝悌人物,牌位奉入“忠義孝悌”祠中,享用後人春秋祭奠。

明代首位潮籍進士林遜跟現在茂業集團創始人是同鄉

林遜在閩縣為官四載,造福一方,政績卓著。康熙年間修的《惠來縣誌》在“政績錄”中以及乾隆時期編的《福州府志》“名宦”中,都有記載其事。

林遜在擔任閩縣縣丞期間,有一年遇到嚴重的災荒,民眾飢餒,餓死者甚多。林遜目擊現狀,立刻上書朝廷,懇求開倉濟民,言詞誠懇,打動朝廷,得皇帝恩准,及時發糧賑濟。災民得活,渡過生死難關,林遜之功,怨聲載道。其時適逢戶部右侍郎夏元吉擔任採訪使,巡視福建,親見閩縣人民對林遜的愛戴,因而對他非常賞識。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夏元吉升任戶部尚書,這一年,林遜跟郡吏們一同入京朝覲皇帝。林遜本是小官,因有特殊政績才幹跟府中大吏上京。由於夏元吉的舉薦,上朝拜見皇帝,得明成祖的敕命封獎。歸來後,見當地居民常逢海盜、倭寇侵擾,痛災難堪。究其緣由,都是由於當年奸民作先導,盜寇才敢悍然上岸。所以林遜向朝廷上書,懇求增強海禁,不準沿海漁民隨意捕魚,以防奸民乘機胡混出海,與盜寇勾搭,為患於民。奏書陳說利害,非常詳盡,又得到朝中不少大臣的贊同,朝廷照準,並優詔貶責他。

明代首位潮籍進士林遜跟現在茂業集團創始人是同鄉

林遜在閩縣為官4年,惠民無數,人民頌聲載道,明朝政府便提升他為福州府福清縣令,但當任命抵達之時,林遜曾經病逝於任上,來不及拜受了。卒時僅40歲。靈柩由其長子扶歸,葬於獅石裡。他為官雖時間短暫,但政績卓著,閩縣、福州志書對他有較高評價。萬曆年間,惠來知縣遊之光為他申請列入儒學鄉賢,牌位奉入祠中,與歷代鄉賢同享千秋祭奠。

林遜不但是位好官能吏,其詩文也早就傳名。在南京國子監學習時,與友人唱和寫了不少佳句,傳誦一時,惜乎多已流失。唯存青年時於石室題刻的詩,便可見其詩才俊雅超逸,其詩云:“巖穴神仙宅,山門向頂開。白雲閒不鎖,留與鶴歸來。”他的著作《古文尚書經義》,被潮安縣出名的私人書屋“翁氏梓園”收錄於《千頃堂書目》中,“翁氏梓園”昔年珍藏了許多名著,可惜後來遭於兵火而流失。林遜在生時,有潮陽縣桂山大族吳氏修譜,想方設法託人請林遜作序,其序至今尚存。由此可見林遜當年是出名遐邇的。

而且他的出生地也是惠來縣周田鎮,跟現在深圳茂業集團董事長兼CEO是同個地方。#潮汕文化#

明代首位潮籍進士林遜跟現在茂業集團創始人是同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