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在華設廠真能救特斯拉嗎?

在華設廠真能救特斯拉嗎?

亞太日報評論員 馬堯

作為一個汽車品牌,特斯拉可謂是“享譽全球”。近日,關於這家高新汽車企業可能在華設廠的新聞又一次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獨立投資,於5月10日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億元。特斯拉在公佈今年一季度財報時,創始人兼CEO馬斯克透露最早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公佈中國工廠的選址,最遲不會晚於今年第四季度。市場普遍認為,特斯拉離本土化生產更近了一步。

在華設廠真能救特斯拉嗎?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關於特斯拉的截圖

而5月21日,“駕駛特斯拉墜崖身亡”的新聞引發輿論關注。21日晚,加州華裔工程師基斯·梁駕駛著特斯拉運動型多用途車回家途中,車卻突然偏離烏鴉峽谷路,跌落山崖,最終在一個池塘中撞毀,司機當場死亡。人們不禁要問:特斯拉未來前景如何?即使在華設廠,是否挽救其危機?

談起特斯拉的前景,不得不說它目前面臨的困境。首先,安全事故頻出影響品牌聲譽。除上述事故外,繼3月、4月Model X 出現兩起車禍事故後,本月10日,Model S 在美國猶他州高速公路上與一輛卡車相撞,在短期內集中出現如此多的事故,對特斯拉的品牌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使人們對特斯拉的安全性能感到擔心和質疑。

其次是不容忽視的資金鍊問題。儘管一季度公司淨虧損達7.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97億美元擴大了97.7%,馬斯克依然樂觀地表示下半年特斯拉將實現盈利。與此同時,特斯拉現金流已連續5個季度負增長,至3月31日,特斯拉現金額僅為27億美元。彭博近期也指出,特斯拉平均每分鐘就要燒掉 6500 美元,除非車輛生產有明顯提高,或者有新的大筆資金注入,否則年底前資金將耗盡。因對產能及資金鍊問題產生懷疑,穆迪將特斯拉的整體評級從B2下調至 B3,比“投資”級別低出六級,並表示對該公司的展望為“負面”。

最後是產能及管理問題。特拉斯的產能問題一直遭人詬病。然而近來傳出特拉斯的生產管理方面也存在問題。近日GE前中國區副總裁許正爆料說,特斯拉所謂的汽車製造工廠,並沒真正意義上的連續的自動化生產線,而是由很多碎片化小段組成的、非常不連貫的一個生產車間,其中有些工序依舊靠著手工作業來完成。當時帶領許正參觀的解說員略帶尷尬地解釋到,他們的車輛之所以這麼昂貴,正因有手工打造的成分。

在華設廠真能救特斯拉嗎?

危機重重的特拉斯選擇了中國市場作為救命稻草。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日前發佈的預測報告,2018 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接近 150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有望佔據一半以上。中國市場對於特斯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華建廠因此成為特斯拉全力以赴的目標。

可問題在於,在華建廠要花費大量資金(據稱需要至少50億美元),而且特斯拉麵臨困境的根源,比如管理問題、安全性問題等等是無法通過在華設立所謂超級工廠來解決的。此外,隨著中國降低汽車關稅以及中國本土品牌的成長,特斯拉在華銷售情況可能不及預期。種種情況說明,通過在華建立所謂超級工廠不是挽救特斯拉的有效途徑,唯有在安全性、企業資金管理和生產管理方面狠下功夫才是特斯拉的出路,這方面除了自己,沒人能夠挽救它——包括“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作者簡介:馬堯,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關係專業博士,著名時事及軍事評論員,從事國際安全、地緣政治思想和軍事裝備及戰略戰役戰術理論研究,澎湃防務軍事顧問。

亞太圓桌會由亞太日報聯合旗下亞太智庫,以不同領域專家的內行視角評析時事,關注社會問題、行業經濟,引發關注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