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綠專資本:借殼上市獲批 A股新能源第一股即將誕生

6月1日,北汽新能源借殼SST前鋒獲得證監會批准,預計將在今年6-7月內完成上市,如果進展順利,北汽將成為國內新能源第一家股。

根據證監會已核准的方案,SST前鋒將向北汽集團置出公司全部資產及負債,併發行股份購買北汽新能源100%股權,以及募集配套資金20億元。其中,北汽新能以288.5億元注入SST前鋒,SST前鋒全部資產和負債作價1.87億元置出。抵消後的286.69億元,由SST前鋒按發行價37.66元/股,向北汽集團等35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7.61億股。

北汽新能源的借殼要從去年開始說起,2017年12月,SST前鋒發佈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同意將首創資管公司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

而四川新泰克是SST前鋒控股股東,佔總股本的41.13%,擁有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的北汽集團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SST前鋒的控股股東。

為何要借殼上市?

根據北汽新能源公告,其2016年才實現盈利,按照A股上市條件,連續三年盈利是硬性標準,倘若北汽新能源通過IPO上市,首先要保證2018年實現盈利,2019年才有申請上市的權利,因此,為加速上市的進程,北汽新能源選擇借殼上市。

SST前鋒在被“ST”之前叫前鋒股份,前鋒股份於1997年8月上市,2007年轉型進軍房地產行業,但由於缺乏競爭力,業績一直不好。同時,前鋒股份也是A股的兩大“股改釘子戶”之一,是A股市場上僅有的兩家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之一。

有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SST前鋒主營業務幾乎全部暫停,2015年、2016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17年靠賣房套現才保住“殼”資源。想要上市的北汽新能源成為SST前鋒的一根“救命稻草”。另一方面,SST前鋒負債不多,資產負債率不到40%,同樣也是國有控股,對北汽新能源來說是一個理想的“殼”。

此次交易完成後,SST前鋒主營業務由此前房地產開發與銷售變為純電動新能源乘車與核心部件,而北汽新能源有望成為國內新能源第一家股,對於兩家企業,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綠專資本:借殼上市獲批 A股新能源第一股即將誕生

上市雖是好事,但對於目前的北汽來說,還要更重要的問題要解決,一是銷量過渡依賴低端車型,忽視中高級車型的發展,北汽新能源前期銷售最好的純電動低端橋車銷量持續下滑,被比亞迪、上汽紛紛趕超。

二是純電動技術發展路線單一,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坡,補貼降低帶來的成本壓力必將會向銷售端傳導,電動車零售價格面臨一定幅度的提高。

此外,今年下半年,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企業將迎來首批產品交付,大眾、福特、日產等外資品牌也已紛紛進場,這對於北汽新能源來說,能否保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優勢,壓力不小。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競爭不可避免,關鍵在於如何應對,北汽新能源能借殼上市後否跟造車新勢力們取長補短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