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華海財險頻踩監管雷區 成立不到4年累虧超4.5億

長江商報消息 保險業務收入近九成依賴車險

□本報記者 但慧芳

財險公司華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海財險”)成為近年來首家被禁產品備案的財產險企。

中國銀保監會〔2018〕43號監管函顯示,禁止華海財險在6個月內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費率,要求其對公司產品開發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問責。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這家成立於2014年12月9日,總部位於煙臺的財險公司,成立不到4年時間,已累虧超過4.5億,深陷產品噱頭不斷、股權紛爭、增資違規、特色經營缺乏、承保利潤虧損明顯等多重泥淖。

“差異化、細分化和非車險業務的嘗試,成了中小財險的一個客觀需求,但真正深度開發出成熟的專業細分市場還需要在費率的釐定、數據的儲備、運營的經驗等方面下功夫。”華中地區資深保險專家段文軍表示。

增資關頭被禁6個月備案新產品

繼華海財險在4月8日和5月17日兩次公佈最新增資事項之後,5月29日晚,中國銀保監會成立以來,首次向保險公司發監管函,該監管函直指華海財險報送的產品違規問題。

監管函稱,前期華海財險報送的多款產品存在保險責任表述不清晰、不符合保險原理、違背公序良俗及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將對華海財險採取6個月內禁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等處罰,並要求對公司產品開發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問責。在相關人士看來,禁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勢必會對華海財險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進程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今年2月13日,華海財險就陷入股權違規被查的泥淖。原保監會向華海財險下發《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顯示,華海財險兩家股東神州萬向文化和樂保互聯科技,在2016年增資申請中隱瞞關聯關係、提供虛假材料,決定撤銷這兩家公司的違規增資的許可。這致使華海財險1.8億的增資出現股東變化。

3年獲政府補助高達2.37億

事實上,華海財險自成立以來經營業績情況一直堪憂。2017年年報顯示,華海財險營業收入為18.29億,比2016年同期增長187.58%;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5.64億,同比增長31.10%;淨虧損3053.89萬,相比2016年的虧損幅度實現大幅縮窄。

數據顯示,華海財險2014年剛成立之時該公司虧損1087.64萬元,2015年和2016年分別虧損1.22億元、2.89億元。到今年一季度,華海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66億元,虧損250.77萬元。成立不到4年時間,華海財險虧損累計已經超過4.5億。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2017年華海財險虧損狀況有所改善,但營業支出不斷上漲。在賠付支出上,2017年賠付額度高達7.87億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2.68億,增長193.66%;而2016年2.68億的賠付支出,相比2015年的2044.42萬元,增長幅度達1211.15%。另外,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由2015年的0.59億元漲至2016年的1.91億元再漲至2017年的3.45億元;業務及管理費也由2015年的1.45億元漲至2016年的3.53億再至5.96億元;這兩項費用的支出兩年間分別上漲484.75%和311.03%。

長江商報記者還發現,華海財險2017年度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貼為150萬,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貼高達2.35億,這兩項構成了華海財險相比2016年多增加2.36億的淨收入。顯然2017年這筆政府“紅利”,大大扮靚了其2017年的年報報表。成立3年多來華海財險獲得的政府補助高達2.37億。

海洋保險相關業務佔比下降

華海財險是全國首家以海洋保險和互聯網保險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型財產保險公司。但3年多過去了,目前的華海財險業務構成中,車險佔絕對的優勢。與海洋保險相關的船舶險、貨物運輸險等,業績起色並不明顯。

華海財險2017年年報顯示,其15.64億的保險業務收入中,機動車輛及第三者責任險(即傳統的“車險”主要險種)保費收入高達13.86億,佔比高達為88.61%,相比2016年同期增長80.94%;短期健康險的保費收入僅為6317.65萬元,相比於2016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此外,企財險、意外傷害險相比2016年同期上升幅度不大。而2017年華海財險船舶險的保費收入僅1817.51萬元,佔比僅1.16%,相比2016年同期的1.57%,所佔比重進一步下降。

“海洋險等特色保險,在沒有充足的經驗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對風險點的出現、出險率的高低等的把握都不一定能夠掌握。而且這些領域客戶有限、市場蛋糕也有限。當然,它增加了中小財險創新發展的可能,值得鼓勵。但公司自身還需要長期的專業數據的積累和儲備。”段文軍分析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