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繼續鼓吹“學區房”價格堅挺,不可取

繼續鼓吹“學區房”價格堅挺,不可取

近些年來,不少地方喜歡通過鼓吹“學區房”可怕的價格,來博取世人眼球。如果這只是自媒體觀察或房地產買的軟文宣傳,不置可否也罷,但如果是出自官方安排,就值得商榷了。

至少,從目前各地激烈競爭情況看,我覺得是不可取的。

不可取的理由有三:

一是,時下各地正為了加快地區新舊動能深度轉換展開“搶人大戰”。這種情況下,高而堅挺的“學區房”宣傳容易把荷包不夠充實的人才嚇跑了,影響人才爭奪政策效果。

二是,“學區房”價格堅挺,反映的是一個地區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分佈的不均衡和短缺,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到位的結果。再細想下,其地方在配置教育資源方面的規劃前瞻性不足就暴露無疑了。此時講“學區房”價格堅挺,多少有點自曝家醜的味道。

三是,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大政方針指引下,越是宣傳“學區房”堅挺,就越是從一個側面告訴世人我們這裡兼顧各收入水平階層利益的住房長效機制依然沒建立起來。這也會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區改革創新發展的步伐滯後現狀,實在不宜多講。

講得越多越是暴露自己的不足,越是畫蛇添足。

哪一天,這些地方開始宣傳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學區房了,所有的適齡兒童都可以就近 2-3 公里範圍內入托、入學了,我覺得這個地區的發展就很不得了了。解決了子女上學問題這個普遍性痛點後,誰又會不喜歡、誰又會沒事兒找抽去那些刺痛人心和浪費寶貴時間精力的地方去發展呢?

而當一個地方能讓人心生歡喜、留下來安心工作的話,這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貌能不好嗎?

即使現在不好,未來隨著聞風而來人口的淨流入、來的人不想走,這個地方人氣越來越高,各方面情況也會好起來,充分驗證“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第一要素”真理的。

你們說,是不是呢?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