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七國集團峰會面臨重重挑戰 加拿大竟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七國集團峰會面臨重重挑戰 加拿大竟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2018年七國集團峰會於6月8日至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夏爾瓦舉行。在峰會舉辦前一週,美國政府宣佈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鋼鋁產品關稅,引發各界關注。此次峰會是否還能繼續為設定的議題諸如發展、平等、就業、氣候以及安全等提供解決方案,抑或自顧不暇疲於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記者會前就此專訪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學院七國集團研究項目主任約翰·柯頓(John Kirton)。

  • 呈現“6+1”格局

在經歷了幾次反覆之後,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5月31日,正式宣佈自6月1日起,對其三大貿易伙伴——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出口鋼、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歐盟貿易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隨即發表聲明稱,“這對於世界貿易來說是很糟糕的一天。我們一直努力避免這個結果的發生”。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更是表示,“完全無法接受”。

在美國宣佈對盟國加徵鋼鋁關稅不久,加拿大在隨即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對美國出口產品從鋼鋁產品到楓糖漿等價值128億美元的產品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據報道,歐盟也準備對橙汁、花生醬、威士忌酒以及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等價值約70億美元的美國對歐出口產品加徵總額高達16億美元的關稅。

很多觀察人士認為,此次峰會除了劍拔弩張的貿易戰陰影,各國還面臨國內外壓力,因此如何維持統一性將是七國集團面臨的最大挑戰。柯頓表示,貿易將成為此次峰會的主要分歧所在。美國對鋼鋁產品徵收關稅是造成七國集團出現“6+1”格局的根源。

  • 性別、安全等問題成亮點

儘管成員國之間存在爭議和潛在分歧,但是依然有積極的方面令人期待。柯頓稱,關注性別平等問題會是此次峰會一個亮點。相比以往,此次對性別問題的討論更深刻、廣泛並更有新意。同時,安全問題也是核心討論議題,一些危及七國集團成員國的安全問題,需要成員國團結一起、合作應對。此外,他還表示,加拿大為此次峰會做了很多創新性的努力,包括與不同非政府機構進行大量商討、擴大了參會人員及邀請嘉賓範圍等。

隨著二十國集團的成立,有人認為七國集團會逐漸被取代並消失。但柯頓認為七國集團依舊不可替代,如對於《巴黎協定》等存在的不足等問題,七國集團可以發揮彌補作用。此外,他認為七國集團為成員國領導人提供了一個以更獨特的方式、在更小範圍進行互動的機會。

但是,柯頓也承認,二十國集團為應對全球治理挑戰帶來了獨特的視角,可以讓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國際事務中發出更強聲音。相比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允許更多元化的觀點,特別是近年來,議程涉及範圍越來越廣。他認為這兩個組織性質不同,因此很難完全以一個取代另一個。

  • 美國給全球治理帶來不確定性

特魯多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加拿大和美國是現代史上最成功的夥伴、聯盟,沒有任何國家像美加一般如此聯繫緊密、如此相互依賴,可是突然之間加拿大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這讓他很困惑。他稱特朗普此舉對這種傳統友誼是一種“侮辱”。

柯頓表示,特魯多對特朗普非理性的加徵關稅舉措所作出的批評是正確的。由於兩國存在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特朗普此舉也會危害美國自身利益。

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一再宣揚自己的談判能力,但是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都對他的出爾反爾感到困惑。柯頓稱,特朗普的“商人戰略”將會給全球治理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特朗普在“美國優先”的原則指導下采取冒失行動,正在挑戰西方世界的基本關係與秩序安排。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朗普的就任使西方世界陷入嚴重困境,在之前的七國集團峰會上,這一點已經很明顯,而且在此次峰會上再次凸顯。同時,由於特朗普退出貿易協定和氣候協議,也為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大國提供了在這些領域發揮更大領導作用的機會。這可能意味著全球治理中權力安排和領導地位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駐波士頓記者 馮黛梅

(中國社會科學報波士頓6月9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