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綏芬河重設中俄邊民假日大集,受到廣大市民和中外友人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因此也特別想知道當年綏芬河人與俄羅斯人“欠欠”的那些事。本報記者採訪到了經歷過“欠欠”時代的綏芬河人,聽他們講了當年“欠欠”的故事。

現在就一併奉獻給廣大讀者朋友。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19)92年,綏芬河就是個大市場”,本地人和來過的外地人都這麼說。文人墨客當年有過這樣的描述,如潮的人流,如潮的車流,擁滿了明顯狹窄的大街小巷,從白晝一直延續到深夜的嘈雜與喧鬧,昭示著小城已投入了廣闊的商品經濟的海洋。晨曦初明,交易所周圍的場地早已經黑壓壓的人頭攢動了。這裡每天早上都聚集著數千之眾,中國人與俄羅斯人緊緊地擠在一起,簇擁著、湧動著,摩肩擦踵,他們肩上扛著、手裡舉著、腋下夾著、兜裡揹著全是拿來“欠欠”的東西和“欠欠”換取的物品。中國人“欠欠”來的東西再轉手賣給中國人、俄羅斯人“欠欠”去的東西則帶回國去。這種交易的結果,一是可以從中漁利賺到錢,二是換回自己所需的物品。無論是中國商販還是外國來客,從“欠欠”中得到了實惠,便經常往返、樂此不疲,逐漸成了“倒爺”,促進了民貿的發展。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這段文字來自老幹部、老科協會長李恩泰的《綏芬河旅遊發展紀實》,形象生動地介紹了當年“欠欠”的場景。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圖為李恩泰 記者 尹金嬋 攝

李恩泰介紹說,“欠欠”最早萌芽的地方是俄羅斯波格拉尼奇內。1988年5月,我市的農民到波格拉尼奇內的巴蘭諾夫卡農場種果蔬,在農場建了三座大棚,很多俄羅斯人去幫忙,中國人有個傳統,就是對待幫忙的,會給一些禮物。俄羅斯人收到禮物不好意思,第二天再從家拿著自己認為比較有意義的東西進行“交換”,這也許就是“欠欠”早期的萌芽形式。8月份,我市在波格拉尼奇內建磚廠,俄羅斯人送原料,有時候也會與中國人交換一些“東西”,“欠欠”便由此應運而生。

李恩泰說,當時在綏芬河“欠欠”有兩個地方,最初是在青雲市場門前的原東西方向的小街巷道。還有一個地方,是現在北海公園小湖附近有一個體育場,每到交易時,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欠欠”,是對話雙方用來表示“交換”的意思,中國人以為是俄語,可俄語詞典裡也查不著。俄國人以為是“欠欠”是漢語,可中國話裡壓根沒這詞兒。即便不知道“欠欠”是哪國的詞,可是卻絲毫不影響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易”。

記者瞭解到,有位懂英語的人士最後這樣認定,說“欠欠”既不是俄語,也不是漢語,而只是一個英語單詞,具體從哪淘換來的不得而知。據猜測,“欠欠”大概是英文“change”的諧音。因為英語單詞“change”就有交換之意,但是具體是怎樣流傳的,就不得而知了。

據李恩泰回憶:俄國人“欠欠”回去的商品基本上是中國貨,中國人“欠欠”來的商品絕大部分是俄羅斯東西,也有第三國的物品,如英國法國產的香水、印度產的茶葉、韓國產的夾克衫、美國產的香菸、意大利產的長皮衣、南斯拉夫產的呢大衣、日本產的照相機等。俄羅斯本國的貨物也很多,如電剃鬚刀、電熨斗、電茶壺、木製工藝品、電熱水器、禮帽、男女式樣大衣、圍巾、望遠鏡……如果把這些物品分門別類的話,大致可分為:服裝鞋帽、裘皮製品、五金家電、家用器皿、文化體育、樂器玩具、罐頭飲料、菸酒糖果、藥材、鐘錶。除了鋼材、木材、化肥、水泥這些大宗原材料搬不動拿不走的不能直接用來“欠欠”之外,俄羅斯人從家裡能拿來的東西,差不多都拿來“欠欠”了。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圖為趙志國 記者 尹金嬋 攝

退休幹部趙志國說,當時“欠欠”特別熱鬧,恢復中俄邊民假日大集,重設大市場,讓“欠欠”盛景重現的想法特別好。“欠欠”給綏芬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起綏芬河人的懷舊情懷。建議在兩國的通關、兩國邊民出入方式等具體細節問題上多探索。建議在開設大市場的基礎上,更增添一些具有人文情懷的東西,進一步豐富中俄文化交流,也可以找到一些不一樣的點,來豐富“大集”的內容。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資料片

市民劉先生說,當年“欠欠”盛行的時候,他才只有十多歲,還是個懵懂的少年,但是多次和父母去過“欠欠”大市場,在他的記憶裡,大市場人很多,中俄男女老少,不管會不會俄語,都可以拿著自己的寶貝和俄羅斯人“欠欠”。他記得當時“欠欠”的地點是現在博物館附近,俄羅斯人拿的最多的是軍大衣、手錶、碗罐等,中國人拿的是酒,泡泡糖等,至今家裡還有當年“欠欠”留下來的寶貝。他記得,當時為了起到引領、示範作用,時任市長還在休息的時候到大市場“擺攤”,與俄羅斯人“欠欠”。如今“欠欠”盛景重現,他特別期待,希望能找回兒時的記憶。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資料片

“欠欠”是綏芬河特有的符號,承載了兩代人的記憶,也記錄著綏芬河邊貿的發展歷程。

綏芬河當年“欠欠”的那些事兒

資料片

5月1日,中俄邊民假日大集,將與您相約綏芬河,我們不見不散。

本報記者 尹金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