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嫉妒詹皇般优秀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詹姆斯带领着可能是NBA总决赛历史战绩最差的一支队伍,在东部与勇士第三次相遇的时候,人们不能不钦佩这位战士冲刺冠军的雄心。

但即便是100场比赛出勤记录,季后赛场均超过41分钟出场时间,5成两分球命中率和35%的三分命中率,都依然无法避免,很多球迷对詹皇的抨击。

八年前的决定让他背负的重压超出任何人的预想,也让他在谩骂、质疑和嘲笑中忍受了六年,直到2016年带领骑士完成1:3的惊天逆转。

生如詹皇,纵然已经在个人记录上超越前辈,现役中再无第二人媲美,依然背负心存嫉妒之人的质疑。

打不过就抱团取暖、决定反复没有终老一支球队、一直不敢去西部,这是詹黑们最喜欢谈论的三个理由。

时光回到2010年,当骑士交易詹皇到热火后,全球媒体一片哗然,当家球星为了拿下总冠军选择“抱团取暖”,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但是这并非是什么污点,如果上了些年纪的球迷,依然还记得湖人“F4组合”,卡尔·马龙和加里·佩顿当年可是看到了科比和奥尼尔组合一直雄踞西部,抱着躺赢总冠军而来的。还有2007年的加内特和雷·阿伦加盟凯尔特人,同样是巨星抱团,为何独赖詹皇?作为一名巨星,为了追求总冠军,为何不能彼此联合呢?

和杜兰特的打不赢直接加盟对手相比,我觉得詹皇八年前的行为无可厚非。他更像去年夏天的保罗,当执意要完成人生梦想时,也会给曾经心爱的球队带来尽可能多的弥补。

但是,NBA就是一个生意场,这里的30支球队经理每天想的是如何将球队变得更加赚钱,而不是让忠心耿耿的战士终老一世。如科比、诺维斯基一般一个人终老一座城的球星凤毛麟角。即便是篮球之神乔丹,也不曾将所有篮球生涯都给与芝加哥,曾经创造了单场100分记录的张伯伦也在费城与洛杉矶之间辗转。

嫉妒詹皇般优秀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在媒体无孔不入时代,詹皇八年前的决定让他成为了过街老鼠。因此,他拼命在用自己的努力去救赎。终于为迈阿密带来了两座总冠军,再次回到家乡克利夫兰,为这座城市带来历史上首座冠军奖杯。

我算不上一名勒布朗的球迷,甚至在2011年总决赛小牛击败三巨头的热火时,还曾经幸灾乐祸过。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33岁的詹皇给我们带来的是,篮球运动中“孤胆英雄”的重新定义。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改变了一座城怀疑者们的态度。

给乔丹这样的阵容,篮球之神进不了总决赛,但是詹皇做到了。因此,那些抨击詹皇不敢去西部的人,或许应该深刻思考一下,无论在哪里,都无法阻止詹皇前进的雄心。

我们为什么一直“嫉妒”勒布朗?也许你不想承认这样的态度,但你可能更不能接受的是,詹皇这样的无所不能。

在最新赛季,詹皇创造了无数可能是后来者都无法超越的记录:连续八年杀入总决赛,季后赛30+得分次数比肩乔丹,连续40+得分次数并列历史第一等等。这些数据早已成为其伟大的注脚。

或许正因为如此无所不能,他一直被我们“狭隘地嫉妒着”。

嫉妒詹皇般优秀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不论你是在球场上,还是在职场上,亦或者是在喝酒聊天的休闲场所,你会不会对“无所不能”的人产生一种自然的反抗心理?会不会对特别优秀的人产生一种“嫉妒”心理?心理学里将这种讨厌人的原因归为自我保护机制和内在安全感丧失,对嫉妒产生的原因则是自己的某些方面(比如才能、地位等)被超越产生的负面情绪。

因此,看上去我们狭隘地嫉妒詹皇般优秀的人,其实是一种无能力赶上的负面情绪不断放大。这种情绪在现实中无力改变,或许就转化为一种诋毁和嫉妒性批评了。

“如果我们球队也有一个勒布朗·詹姆斯的话,我们也能这样赢球”,当猛龙2017年再次被詹皇的球队淘汰,心怀嫉妒的德罗赞依然嘴硬地说道。这位被誉为目前科比接班人的球星,总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样,被比他更优秀的人以相似的方式击倒一次又一次。

与两年前詹皇在总决赛中完成的1:3大逆转不同的是,这次的詹皇身边更加孤单,脑子时常短路的JR刚刚将骑士可能锁定总决赛胜局的一球变成失误;“爱神”乐福时打时停不能指望;内线格林与汤普森难堪大用;老迈的外线射手科沃尔不复当年之勇;就算是交易来的几大外援,希尔和小南斯还算能够提供稳定输出,可难耐群狼的攻势。这一年,詹皇完全是将骑士抗在自己肩膀上前行。

与步行者大战七场,一记绝命三分拿下天王山战役提振骑士士气;碾压猛龙再次打得“垃圾兄弟”无话可说;与凯尔特人继续鏖战七场,输掉第五场关键战役依然力挽狂澜。

巨星与普通球星的根本区别,或许就是在面临绝境与质疑之时,巨星选择用行动让所有人闭嘴,普通球星则是突然消失。这些年的詹皇,选择成为前者,成为了力能扛鼎的那位巨星。

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詹皇,尽管他的无所不能,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