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新華社刊發:英德打造“鄉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區農村宣講“三難”瓶頸

新華社刊發:英德打造“鄉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區農村宣講“三難”瓶頸

新華社刊發:英德打造“鄉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區農村宣講“三難”瓶頸

核心導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於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

這些重要任務的落實,需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時代的教育載體,努力達到理論宣傳大眾化、時代化、本地化、通俗化,將“虛”的理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在破解農村宣講“三難”(深入難、持續難、接受難)方面,廣東英德市委宣傳部開展了有效的探索。

現場:英德決出首屆十大“鄉村名嘴”

5月10日上午,廣東英德市2018年度農村宣講員十大鄉村名嘴宣講大賽決賽在英德市區精彩上演,主題凸顯“鄉村如何振興”。從鎮(街)初賽、片區複賽脫穎而出的十五位優秀選手,在總決賽賽場上比拼宣講才藝。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決賽精彩瞬間

參賽選手們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選取一個或多個關鍵詞,結合身邊的人和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驚喜不斷的高質量宣講,得到了市委講師團及現場觀眾的高度認可和陣陣掌聲。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聯主席、市委講師團團長朱增化為參賽選手頒發“英德市2018年度十大鄉村名嘴”獎;

經過緊張而精彩的角逐,最終,黃花鎮徐智鵬、石牯塘鎮朱寧寧、大灣鎮林神葵、英城街道辦肖立鑫、東華鎮賴雪初、白沙鎮蘇國棟、英紅鎮吳文廣、西牛鎮劉廣應、九龍鎮常靜儀、西牛鎮劉永警十位農村宣講員摘得“英德市2018年度十大鄉村名嘴”榮譽;東華鎮巫萬銀、橫石塘鎮詹志豪、英紅鎮劉建軍、大站鎮馮伍金、望埠鎮吳玉婷榮獲“英德市2018年度十大鄉村名嘴”優秀獎。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市委講師團副團長熊成帆為參賽選手頒發“英德市2018年度十大鄉村名嘴”優秀獎

這是廣東英德市在探索如何用好“鄉村名嘴”,讓農村宣講更接地氣,讓政策解讀更深入人心而開展的一種新嘗試。英德的理論實踐,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聲音:讓農村宣講員把黨的好政策推介到最基層的神經末梢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英德市委講師團副團長、市委黨校副校長範敏瓊對宣講比賽決賽進行點評

英德市委講師團副團長、市委黨校副校長範敏瓊對本次宣講比賽決賽進行了點評,她認為本次宣講決賽總體感受精彩紛呈,驚喜不斷!比賽選手宣講主題鮮明,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清楚闡述主題內容,結合實際,講身邊的人舉身邊的例,引起群眾的共鳴;宣講選手精神飽滿,聲情並茂,語言樸實自然,表達清晰順暢,講老鄉的話,說老鄉的事,談老鄉的情。

“就是通過我們基層的鄉村名嘴、鄉村能人,用他們的語言把我們黨和政府好的政策及時全面準確傳到百姓中去。”英德市委講師團副團長熊成帆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鄉村振興其中的20個字要訣,把它推介到我們最基層的神經末梢,讓廣大的農民群眾能夠去認同它,接受它,並且積極的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的話這個鄉村振興的實現那就指日可待,並且帶來讓我們的廣大受眾特別是農民群眾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很直接的感受到好的政策帶來的福利。

而在英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聯主席、市委講師團團長朱增化看來,該市首屆“十大鄉村名嘴”比賽,至少發揮了這三個作用:一是農村宣講員全員培訓、參賽、學習,做到以賽代訓;二是推進農村宣講員宣講常態化、制度化;三是發揮農村宣講員的引領作用,把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到基層。

賽後,現場參賽選手表示:“農村宣講員首先必須懂得黨的政策,我們應該多關注黨的政策風向標,多點到農民的身邊去,學習他們的特點和語言特色。我覺得既然是鄉村十大名嘴,主要靠的是一把嘴,應該深入群眾;其次就是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舉止來引導農民發揮正能量”。

來自英德市東華鎮雅堂村的農村宣講員賴雪初認為,通過參賽,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宣講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比之前懂得了更多的宣講方式和表達技巧,這是很有意義的比賽。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學習的機會,大大提升了東華鎮乃至英德市農村宣講員的整體水平。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黃花鎮徐智鵬在基層宣講

調研:清晰梳理出農村宣講的“瓶頸”

“三難問題”這樣迎刃而解廣東英德市探索農村宣講之路,並非一蹴而就,也經歷了種種“陣痛”。數年前,英德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為加強農村宣講員隊伍建設、提升農村宣講針對性實效性,開展了一系列的深調研。調研中,農村基層反饋回來的情況,共性的問題顯而易見:

——“吃得飽、住得好,比啥都強,學理論能有啥用?”

——“專家在臺上講得一套一套的,可我們聽不懂、也不愛聽”

——“領導說完就走,我們聽完就忘,去聽過一次就沒人去的了。”

……這是在調研時聽到的來自於農村群眾的聲音。

老百姓的大實話擊中了基層理論工作的難點和痛處。如何讓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和方針政策走近百姓、紮根基層?如何破解理論宣講“深入難、持續難、接受難”的“三難”問題?如何用更接地氣的方式,提高宣講工作有效性?通過深入調研,英德市梳理出當前農村宣講工作的現狀:

——隨著農村改革發展的新變化和新需求,傳統媒體在基層的作用被削弱。自媒體時代悄然而至,以往的農村宣講工作,主要依靠傳統媒體進行。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手機用戶呈“井噴式”增加,不論是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在偏遠的山區農村,傳統的宣傳思想工作傳統模式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論工作進村入戶成為一大難點。

——英德市大部分農村仍處於較為落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由於受正規教育程度、接觸科學知識普及的機會不多,部分農村群眾的思想認識存有偏差。受眾群體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對政策理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較為缺乏。

——少數基層幹部素質不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深、掌握不準,更缺少做好新形勢下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辦法,骨幹作用發揮不好。基層條件有限,宣講陣地和人才資源相對匱乏,且單一的宣講人員知識範圍窄,不能滿足群眾多方面的知識需求。——理論宣講內容的理論性過強,宣講語言缺乏感染力,造成群眾在理解上出現困難;宣講內容的實用性不強,遠離百姓生產生活實際,群眾參與積極性普遍不高。且宣講形式的單一,難以和群眾拉近距離,促進溝通。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下太鎮鄧秀清在基層宣講

破局:依託“鄉村名嘴”創新基層宣講新模式

近年來,英德市積極探索創新,依託“鄉村名嘴”、“鄉村能人”組成農村宣講員在農村宣講的做法,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更靈活多樣的形式、更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黨的創新理論及時有效地傳播到廣大基層幹部群眾之中,破解了農村理論宣講工作“深入難、接受難、持續難”問題,探索了農村宣講新模式,特色鮮明。

“鄉村名嘴”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破解了農村宣講“深入難”問題

英德市改變了傳統宣講員來源於黨委指定任命的行政化做法,選人模式由“自上而下”轉變為“自下而上”,各鎮(街)選拔群眾基礎紮實、政治素質好、熱心公益、能言善辯的“鄉村名嘴”“鄉村能人”,或村兩委幹部、理事會成員、農村致富帶頭人等組成農村宣講員隊伍,然後進行分片區、分內容、分層次的系統培訓,培訓後向“鄉村名嘴”頒發“英德市委講師團農村宣講員”聘書,使“鄉村名嘴”農村宣講員更加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擔起農村宣講的重要職責。“鄉村名嘴”宣講員來自於農民,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狀況有很深的瞭解,對農村也充滿了感情,老百姓對他們有較高的信任度和依賴度,在農村鄰里之間具有很高影響力。因此,老百姓想什麼,需要什麼,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弄清楚,也最能掌握老百姓喜歡以什麼樣的宣講方式。通過他們向廣大基層農民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身邊人來講身邊事,使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更容易深入到群眾心中,從而達到農村宣講的目的。目前,英德市由最初的49名農村宣講員拓展增加到302名,實現了“一個行政村有一個農村宣講員”目標。其中,“鄉村名嘴”付偉國、李春鋒、鍾雪花、鄧秀清等均因為出色的農村宣講工作,成為當地農村百姓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大明星”。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望埠鎮吳玉婷在基層宣講

立足農村實際,採取“六不定”原則,破解了農村宣講“接受難”問題

英德市農村宣講員按照“六不定”要求,即不定時間、不定地點、不定語言、不定方式、不定人數、不定內容,不斷創新宣講工作方式方法,針對不同對象多層次、多樣化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定位、組織和載體安排,以群眾易於接受的形式、豐富深厚的內容,擴大宣講覆蓋面、延伸教育鏈,推動科學理論普及到每一戶、深入到每一位村民心中。在不同階段,“鄉村名嘴”結合農村綜合改革、農田整治等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用群眾最熟悉的語言傳達到群眾中,使廣大基層群眾樂於聽講、易於接受與消化。比如,英德市在舉辦的首場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農村基層宣講活動中,錦田村黨總支書、“鄉村名嘴”李春鋒結合身邊的人和事,以群眾熟悉的客家方言,把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講明白,把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農村綜合改革、農田整治等送達到群眾中,當地村民樂於聽講、接受,起到了正面傳播聲音、解答群眾疑問、引導方向和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的作用。而英德市浛洸鎮魚水村委堅強村小組村民,為改善進村道路水淹問題,計劃將進村道路橋樑加高1.8米,但在召開村民大會徵求意見發動村民捐款時,四戶村民堅決投了反對票,村民理事代表多次入戶勸說無效,“鄉村名嘴”張成輝得到此事後,充分發揮其在村民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帶上村民組長以“逐個擊破”的方式,主動上門宣講道路橋樑建設、村民和諧對村莊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四個“釘子戶”主動交出了捐款。

同時,為擴大“鄉村名嘴”宣講的影響力,英德市積極為“名嘴”宣講員搭建平臺,創新形式,吸引群眾。利用文化室、文化驛站、理事中心等資源,不斷加強“鄉村名嘴”基層理論宣講工作陣地建設;在市廣播電視臺開設“名嘴講堂”專欄,邀請“鄉村名嘴”生動解讀重要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署;結合農村實際,推廣“小課桌”“小載體”,並採取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快板、小品、相聲、花燈等多種寓教於樂的形式,組織“鄉村名嘴”進村入戶,在田間地頭、茶餘飯後開展宣講,極大地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引導群眾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廣大基層群眾從單純的“受眾”變為主動參與者,有效擴大了“鄉村名嘴”宣講的深度和廣度。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英紅鎮李春鋒在基層宣講

抓住關鍵,提升宣講實效性,破解了農村宣講“持續難”問題

宣講既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學問,理論宣講也如此。在農村宣講大量實踐基礎上,準確把握理論宣傳規律,才能推動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持續進行。英德市針對當今農村常住村民的現狀,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外出務工,留下的就主要是兒童、婦女、老人,以“分時段宣講”的形式使基層宣講普及面更廣,破解基層宣講受眾“單一化”和宣講“持續難”問題。每逢年過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農村最為重要的節日,也是人口迴流最多的節日,外出的人都回來了,一年之中難得回來,大多數人都想聽聽家鄉的新政策新發展,因此,“鄉村名嘴”宣講員就抓住“時節”這個關鍵點,重視利用節日的契機,做好農村集中宣講的活動安排,真正實現農村宣講的全覆蓋,有效地推動了理論宣講的持續深入開展。

新华社刊发:英德打造“乡村名嘴”品牌,突破山区农村宣讲“三难”瓶颈

東華鎮巫萬銀在基層宣講

建立長效機制,加強農村宣講員培養使用

英德市制定了《英德市農村宣講員管理辦法(試行)》,對農村宣講員實行統一管理,強化指導,建立健全各項保障機制。邀請清遠當地名家作示範宣講,給各鎮(街)的“鄉村名嘴”宣講員提供學習借鑑的榜樣,提升全體基層理論宣講員的政策理論素養。

同時,在充分尊重、引導的前提下,以“激勵制度”和“目標管理”為抓手,進行人性化、全程化管理,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農村宣講工作中來,確保農村宣講能更好地開展下去。通過探索農村宣講的創新路徑,英德市自2014年組建“鄉村名嘴”農村宣講隊伍以來,“鄉村名嘴”宣講員深入村民小組開展各類宣講活動已有40000多場,參與受眾超過50萬人次,助推解決一大批問題。英德市多位“鄉村名嘴”被鳳凰網、南方日報、清遠日報、清遠電視臺等省市及海外權威媒體關注報道,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英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羅振宇表示,“理論工作是宣傳思想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英德市將繼續解放思想,大力破解農村宣講‘深入難、接受難、持續難’三大難題,不斷創新理論工作,力爭早日形成百姓真懂、真信、真用理論,理論工作有為、有位的喜人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